近日,记者走进中国邮政婺城区白龙桥寄递物流共配中心,跟随邮政快递员,体验高温下包裹的“最后旅程”。
分拣中心内一片繁忙景象。“最近日处理量约一万两千件,上午高峰就占七八千件。”站点负责人章果平指着忙碌的分拣区介绍道。卸货区车辆穿梭不停,包裹被迅速搬上传送带。工人们熟练地将每个包裹的二维码朝上摆放,确保分拣机能够高效扫描识别。随着机器的运转,包裹如溪流般精准落入对应快递员的货篮,这便构成了快递员们半天的“路线图”。
快递员汪利华是土生土长的白龙桥人,黝黑的皮肤无声记录着他十一年风雨无阻的快递生涯。记者在他的送货车上注意到几盒藿香正气丸和一瓶风油精。“这几天太容易中暑了,必须多喝水。”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朴实的言语中透着职业的坚韧。
从王路荡村到郑岗山村,记者跟随汪师傅穿越十个村庄。三轮车上装载着各式各样的期待:便利店的生活补给、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居民订阅的报刊,还有厂区企业的小件货物。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工装,但每到一处,门卫的招呼声总能带来片刻清凉——“老汪来啦!”“今天包裹不少啊!”这些日积月累的寒暄,编织成了一张用汗水浸润的信任之网。
中午十一点,烈日依旧炙烤着大地。汪师傅从快递车里拿出1.5升装的大瓶饮用水仰头“咕咚咕咚”灌下,喉结上下滚动,水珠顺着下巴滴落在被汗水浸得发亮的工作服上。“最热的时候还没过去呢!”他笑着说,“记得一定要多喝水啊,你不够喝我这还有。”
【体验后记】
当回望一天的体验时,汪师傅挂着汗珠的笑脸让人动容。在这个夏日,正是无数个像汪利华这样的快递员,用他们的坚守保障着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畅通。他们黝黑的皮肤、湿透的工装和朴实的笑容,构成了这座城市动人的风景线。
(记者 吴秉瀚)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