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琳婕)在婺城区城北街道青年路上,有一条不长却充满故事的“火腿街”。从1996年几十家火腿店聚集的市场雏形,到如今十余家品牌林立的特色街区,这条街走过兴盛与沉淀,成为金华人心中难以割舍的“老味道”。
1996年,青年路悄然兴起一个火腿市场,几十家火腿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尽管没过几年,火腿市场拆迁,但仍有许多老店延续着生意与记忆,“火腿一条街”的烟火气始终未断。
“金华火腿是金华的‘城市名片’,以前很多人来金华,不买别的,就冲着一只火腿。”金字火腿青年路门店的店长曹征回忆道。2002年,曹征在青年路开设店铺,正是看中了这里的人气与地理优势。“当时,青年路是通往火车站的必经之路。旅客去买火车票,通常会来我们这儿捎上一只金华火腿作为伴手礼,那时候人流量大,火腿生意自然就火。”
曹征在这条街上一待就是二十多年,见证了青年路从喧嚣到沉静,也见证了火腿生意从“赶集式”售卖到品牌化运营的变迁。“我们一家都是做火腿的,父亲、叔叔、表兄弟,有的在工厂,有的开店,这是家族的事业。”曹征说。
而在青年路,像这样的“火腿人家”不在少数。青年路的火腿生意,早已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一种代际传承的生活方式。
“野外野土特产”店的老板陈良军,便是其中之一。1996年,他在青年路开起了火腿店,销售东阳的“老汤火腿”,一做就是二十几年。
“那时候,火腿用油纸一包,绳子一捆,顾客拎着就走。”陈良军笑着回忆,“现在不一样了,包装要讲究,要精美。”
2023年6月,陈良军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销售新品牌“熊猫猪猪”,主推金华两头乌火腿系列产品。新品牌不只有传统火腿,还开发了即食火腿、香肠、腊肉、午餐肉等现代产品,包装设计更年轻化,营销方式也更贴近当下消费者。
“还是那个味道,火腿的工艺没变,但包装和表达方式要跟上时代。”陈良军说。
如今的青年路火腿街,聚集了金华地区前十的火腿品牌,不少品牌曾借力上市扩大影响力。曾经简陋的门面,如今多了几分雅致与格调,有的店铺融入了本地文化元素,有的则采用现代极简风格,但不变的是那一块块悬挂的金华火腿,散发着岁月沉淀的醇香。近年来,金华火腿整体市场趋于平稳,火腿的品质与口碑,始终是这条街的底气。
曹征望着街上来往的行人说,“很多人回来,不是为了买火腿,而是为了找记忆。”
这条街,承载的不只是火腿的买卖,更是几代金华人的生活印记。烟火不息,传承不止。青年路火腿一条街,正以它特有的节奏,在时代的洪流中,守护着属于金华的那一份“老味道”。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