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卢晓飞)今年5月,婺城区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近日,记者走进红湖路社区,探寻其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
从“无人管”到“全员治”
“多亏了网格员耐心协调,我们楼的楼道清理工作才能这么顺利。”四季花园小区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前不久,居民因为楼道堆放杂物问题,意见不一,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红湖路社区党委书记吕桂彦介绍,社区创新推行“微网格”治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53个微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和若干网格员。“我们充分发挥老党员、志愿者的作用,让他们成为微网格的主力军。”吕桂彦说,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组建了12支志愿者队伍,党员占比超过60%。
社区居民姚宗元是最早一批加入微网格队伍的志愿者。“过去小区事务靠社区干部跑断腿,现在我们在自己住的楼道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姚师傅边说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社区治理微信群,“群里反映的问题,基本当天就能得到回应。”
从“养老”到“享老”
每周五上午,社区活动室内墨香四溢,由红湖路社区组织的鸿鹄学堂准时开课。十几位老人正专注地练习书法,70岁的书法爱好者洪振国担任志愿指导员。洪振国笑着说,“这里不仅让我重拾爱好,还能发挥余热教其他老人。”
吕桂彦告诉记者,鸿鹄学堂是红湖路社区专门为退休老人打造的学习平台,开设剪纸、书法、国画、布艺粘贴等课程,全部采取志愿服务模式。社区为辖区内有意向的专业老师提供平台,为有不同爱好的居民开设课程,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资源,丰富业余生活。
此外,为了让老人有更好的上课环境,社区还创新推出“红色合伙人”机制,与邻近的邮政储蓄银行、红湖路小学等单位共建共享。“共建共享弥补了社区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了辖区群众的教育需求。”吕桂彦补充道。
从“老旧破”到“美而优”
在锦绣东方小区,不久前完成的电梯正在平稳运行。75岁的居民李奶奶高兴地告诉记者:“原来的电梯已经使用二十年了,经常出问题,现在好了,电梯更新后,我们可以随时安心下楼散步,生活品质大大提高了。”
红湖路社区是金华市最早开展电梯更新工作的社区之一,吕桂彦回忆道:“电梯更新过程中,我们挨家挨户做工作。虽然辛苦,但看到老人们现在上下楼方便了,一切都值得。”截至目前,社区已经成功更新了21台电梯,惠及数百户居民。
“我们社区内老年住户较多,因此电梯安全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吕桂彦介绍,社区于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无障碍社区,通过增设无障碍通道、配备便民轮椅等一系列改造措施,极大方便了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此外,社区还引入了政务一体机,提供社保查询、服务预约等便民功能,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多项业务。
“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吕桂彦表示,社区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让每位居民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