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90后姑娘妙手生“绒花”

2025-09-23 09:14:44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金华传媒记者 吴越悦

  在金华,有一位手工艺爱好者,擅长制作各种类型的发簪,她还将发簪跟非遗绒花、缠花等工艺相结合,手工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她叫王凯琳,是一名90后。

  每一支发簪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在婺州古城鼓楼里的一个小摊上,记者见到了王凯琳,她正招呼着客人。在她的摊位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发簪,不少人驻足挑选,其中有一种最受人喜爱。王凯琳说,这款发簪采用的是非遗绒花工艺,发簪上面的花,有的看起来娇艳欲滴,有的清新淡雅,每一支发簪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记者了解到,绒花在唐代就是贡品,在清代达到鼎盛。著名的江宁织造局,采买清单里就有绒花。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宫里作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儿”,指的就是绒花。

  到了清末和民国年间,绒花流传到民间。鲁迅在小说《在酒楼上》中对绒花的描写,《白毛女》中唱词“人家的闺女有花戴”,都是对当时民俗的真实写照。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鲜花变得易得,纯手工制作的绒花渐渐被各种工业生产的饰品取代。

  不过近几年,绒花装饰通过热门影视剧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比如《延禧攻略》里,秦岚饰演的富察皇后头上佩戴的就是绒花,这让更多人了解到它的美。

  王凯琳接触到绒花是在3年前,她看了《延禧攻略》后,被剧中的发饰“种草”,原本就喜欢做发饰的她,决定自己做。

  上网查询后,她才知道这种叫绒花,于是,她通过看书、网上视频学习等方式,开始自学。

  每个人都可以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传统绒花制作需要经过染色、软化黄铜丝、勾条、打尖等近十道工序,制作工艺难度大,特别是在梳绒、拴绒、搓绒、打尖的过程中,需要时间和耐心去一点点完成。好在王凯琳上高中的时候,就加入了学校的动漫社,做过不少发饰,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起来会快一些。

  想要制作出栩栩如生的绒花作品,往往需要精确的手感,还有技巧。她将古代绒花抽象的设计转为具象花卉造型,如牡丹、竹叶、银杏等,配色上采用冷色调和低饱和度色系,这样的创新赋予了绒花新的设计表达,兼具文化内涵和时代审美,获得了大众喜爱。

  在制作的过程中,王凯琳也会遇到一些如蚕丝线梳不开、梳不通、易打结的情况,她会将其做成夹扁款发簪,以减少损耗,避免浪费。

  绒花做久了,王凯琳走在路上都在时刻观察: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花是单瓣还是重瓣……她还从网上下载很多花花草草的图片,照着做。

  “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不能只存在于博物馆,要让更多人看到并了解。”王凯琳说,挖掘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2023年8月,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绒花,她开始设摊将绒花作品推向市场,绒花发簪的设计更多样化,也更适合平时佩戴。恰逢国风流行,中式美学实力“圈粉”,绒花也再次迎来了兴起的契机。“很多游客路过摊位,都会停下来看一看,聊一聊。”

  王凯琳说,完成一件作品的用时有长有短,但不断尝试、搭配也是个很有趣的过程。这片“花花世界”是她全力想要做好的一份事业,也让她找到了展示自己的一方舞台。她表示,每个人都可以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金华传媒记者 吴越悦)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