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期间,婺城游人如织,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与这热烈景象相呼应的,是一幅交通提档升级的生动画卷:虹戴公路上,机械轰鸣声与施工人员的忙碌身影交织;罗店镇新朝线上,平坦通畅的道路串珠成链,将沿途景点一一串联,让八方游客得以轻松直达,畅享婺城山水人文之美……
大道通衢,婺城出行再提速
“道路途经白龙桥、蒋堂等多个乡镇,项目建成后沿线居民出行将更加便捷,相比以往可节省约20分钟。”近日,在金衢快速路(婺城段)项目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张锋告诉记者,目前项目进度已过半,预计将于2026年7月完工。届时,提升后的金衢快速路设计时速将达80公里,全程不设红绿灯,大幅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实现安全、快速的全线通行。
同样如火如荼推进的,还有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雅畈编组站。“现在正在进行路基附属工程、复兴街框架桥和东市街框架桥施工。”中铁上海工程局雅畈编组站金华一工区技质部曹志雄告诉记者,项目从去年8月进入主体工程,计划于2027年7月建成投用。
雅畈编组站是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项目的支撑性工程,建成后日均作业编组能力达7000辆,将大幅提升金华铁路场站解编能力,可全面满足来自杭州、宁波等6个方向列车的快捷编组服务,对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高质量发展和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提升金华铁路通道及站点的运力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个个项目的加速推进,正是婺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这几年,杭金衢高速公路金华至衢州段改扩建,金兰快速路、上华至琅琊公路、龙乾北街等重点项目竣工通车,甬金衢上高速金华城区段、建德至武义高速婺城段等项目也在火热建设中,呈现“多点开花”“火力全开”的强劲态势,逐步织就一张覆盖广泛、高效联通的立体交通网络。截至今年上半年,婺城区公路总里程已达1650公里,位居全市第二。
物流升级,港产城融合蓄动能
在金华港婺城港区罗洋作业区,轨道吊车升降腾挪,无人卡车载着集装箱来回穿梭。今年以来,罗洋作业区已陆续开通了罗洋-江阴、上海木材港等15条散货航线和罗洋-乍浦、太仓港等6条集装箱航线。
同时,位于婺城港区的乾西作业区也加快建设步伐,一个年吞吐量超600万吨的多功能现代化港口作业区正加速成型。其中,金华国际陆港婺城航运服务集聚点成功入选首批省级航运服务集聚点试点,婺城“水运赋能”的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实现从内陆港到出海通道的华丽转变。
在港口建设大步迈进的同时,婺城山区的物流体系也在全面升级。“我们村位置偏远。如今,快递服务直达村里,农特产品也能搭上这趟‘顺风车’走出去,大家对未来产业发展更有信心了。”日前,沙畈乡银坑村党支部书记陈凯良站在新开通的琅琊—沙畈客货邮线路旁欣喜地表示。
如今,像这样的客货邮融合线路在婺城已开通4条,累计运输农产品及快递包裹超20万件,惠及汤溪镇、琅琊镇、罗店镇、沙畈乡、塔石乡、莘畈乡等6个乡镇及多个行政村。
此外,婺城区还在全省率先构建“轨道+低空”联运物流体系,推动生鲜农产品从采摘到送达消费者的全流程时效压缩至2小时以内。目前,该服务网络已覆盖盘前村等8个高海拔村落及英特制药等3个产业节点,惠及山区居民超2万人,进一步打通了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下转4版) (上接1版)
路通民富,幸福加码暖民心
沿着罗电线缓缓骑行,一侧是茂密的山林与翩飞的鸟群,另一侧是错落的农家小屋与潺潺溪流。途中,农家乐、民宿和果园点缀其间,为旅途增添不少惬意。“这条路行驶起来非常顺畅,让整个游玩体验都变得更好了。”游客黄萍在自驾途中不由得感慨。这份畅通与舒适的背后,正是婺城区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婺城区坚持“建、管、养、运”全方位统筹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模式,大力发展“路衍经济”,推动农村公路与产业、旅游、农业、文化高品质融合,村民的幸福感节节攀升。
对于盘前村种植大户章根卫而言,这种变化尤为真切。“以前路不好,很多收购商不愿进村,农产品想卖出去真是难上加难。”近年来,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推进,盘前村周边的道路一次次给他带来惊喜:从石子路、水泥路,再到如今直通农户家门口的沥青路,村里的生意也跟着翻了几番。“我们下山方便,收购商也愿意上来,盘前村的高山蔬菜品牌越来越响亮,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章根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罗电线、新朝线成功获评“省级绿化美化精品道路及特色精品道路”,双龙仙养环线也入选金华市首批“十大最美农村路”。如今,一条条“美丽公路”正成为婺城乡村的崭新名片,串联起风景、产业与希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此外,“十四五”期间,婺城区累计新建及改造路灯6000余盏,覆盖道路总长度超过160公里,有效改善了城乡居民夜间出行条件。同时,新增优化城乡公交线路20余条,直接受益人口达20万人……
接下来,区交通运输局将紧扣“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目标,持续深化陆港枢纽能级,加速港产城融合发展,完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区域经济腾飞和民生福祉提升注入更加强劲的“交通动能”。(记者洪珊)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