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婺城用好森林大数据平台 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5-10-13 09:07:0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马晓芬 通讯员 毛心妍

  本报讯(记者 马晓芬 通讯员 毛心妍)近日,金华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森林生物多样性大数据平台的动植物生态习性实时监测系统,接连查看到底片般鲜活的猕猴影像——这些来自南山保护区多个地点的红外相机画面里,数十只猕猴在林间灵活跳跃、追逐玩耍。动态影像均通过高清红外相机实时传输至平台,成为南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鲜活“答卷”。

  近年来,南山保护区高度重视以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为主的科研监测工作,初步建成了智慧化科研监测网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撑。

  此次猕猴活动影像的实时捕捉,得益于南山保护区今年建设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大数据平台。作为提升生态监测能力的核心项目,该平台打破传统红外监测“需定期上山回收存储卡”的局限,实现了“影像实时传输+智能归集”功能:红外相机布在保护区关键区域,一旦捕捉到动物活动画面,便能第一时间将数据传回管理平台,工作人员无需奔波即可掌握野生动物动态。

  “目前,我们已在野生动物栖息地布设22台红外相机,开展全天候近距离监测。”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科研宣教科科长庄前进介绍,这种科技监测方式不仅大幅提升效率,还减少了人为干扰,为野生动物营造了更安全栖息空间。

  平台传回的多段猕猴影像,也从侧面印证了南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优质。画面中,猕猴种群状态活跃:有的结伙在林间穿梭追逐,有的蹲在石头上捧着板栗啃食,单独活动的个体则不时驻足观察,尽显对环境的适应。“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栖息地要求高。它们频繁自然活动,说明南山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庄前进补充道。

  如今,从“翻山找卡”到“实时传图”,森林生物多样性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让南山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入“科技化新阶段”。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