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静姝)日前,“杨思岭社区艺校”第三期招生工作正式启动,八段锦、柔力球、少儿美术、短视频拍摄制作、形体走秀等16门特色课程,一经推出便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关注。这所备受欢迎的社区艺校,正是婺城区文化特派员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据悉,该艺校项目由派驻杨思岭社区的文化特派员、区文联干部邵玉婷负责。邵玉婷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围绕“文艺+社区+特派员”创新模式,积极链接各类文艺资源,成功促成社区艺校项目落地。截至目前,社区艺校已顺利组织两期教学,累计招收400余名学员,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居民的文艺素养,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婺城区,像邵玉婷这样深耕基层的文化特派员还有不少。省级文化特派员徐贤飞聚焦“门球家园”项目,以婺城区竹马乡方下店村门球场地为基础,已成功举办6场省、市级门球赛事,为当地门球爱好者搭建了交流竞技的平台。同时,为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娱生活,徐贤飞还牵头成立乡村夜校与大讲堂。截至目前,已开办两期乡村夜校,吸引200余人次学员参与,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实用知识、享受文化服务。
市级文化特派员余美娜则将工作重心放在“炫彩卢家”乡村农文旅品牌打造上。她结合卢家村特色,策划举办纳凉晚会、荷花手作等特色活动2场,仅今年暑期就累计带动游客2000余人次。此外,余美娜以文化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打造色彩主题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培养新农人等举措,不断激发乡村旅游产业活力,以文化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她还与当地“农创客”紧密合作、频繁互动,将文化元素深度融入产业规划与运营,共同挖掘卢家村的文化特色,打造出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农业景观。
自去年5月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创新开展文化特派员工作以来,婺城区积极响应,选派了一批具备高水平文化素养和专业特长的人员奔赴基层一线。目前,婺城区共有省级文化特派员1人、市级文化特派员5人、区级文化特派员12人,他们活跃在全区18个乡镇(街道),认真履行“摸需求”“送服务”“种文化”“立品牌”的职责,全力推动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润村的文化使命,让优质文化资源真正走进基层、惠及群众,为婺城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