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体验“顶流”熊猫猪猪驯猪师的一天

“演员猪”是这样诞生的

2025-10-28 09:28:3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金华传媒记者 张丹楠/文 俞佳妮/摄

 

  在金华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一群憨态可掬的小猪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动物明星”,它们不仅会赛跑,还能娴熟地玩滑板、打保龄球、转呼啦圈,与游客亲密互动。这些精彩表演的背后,是一群年轻驯猪师的默默付出。近日,记者走进牧场,体验驯猪师是如何将普通小猪训练成“演员猪”的。

  亲近训练: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90后驯养员范洪珺是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萌宠部主管,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带着两头小猪玩耍、训练,负责全天候陪伴。范洪珺会根据每头小猪的特点、情绪、行为模式制订合适的训练计划与表演项目,每天训练十余头小猪,为游客表演起立、坐下、转呼啦圈、跨栏等多种技能。

  在正式训练项目开始前,每名新手驯猪师都需要和小猪进行亲近训练,这是能够顺利进行其他训练项目的基础,也是和小猪建立信任的关键。“猪猪不像猫狗,它们天生不太主动亲近人类。所以我们要通过摸头、投喂零食、带它闲逛等方式,提高亲密度。只有当它足够信任你,才愿意配合训练。”范洪珺一边亲抚一头两个月大的小猪一边解释。

  作为新手驯猪师,我换上工作服,信心满满地走进训练场。驯养员郑郑牵出一只名为圆圆的小猪,准备让它学习第一个动作:坐下。“圆圆,坐!”随着他的口令和手势,圆圆乖巧地坐到垫子上,郑郑数秒到10,让圆圆站立,并立即投喂奖励零食,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曾经有过训练警犬的经验,看完这个训练项目,我心想:这还不简单。于是,我自信地站上场地,然而与圆圆目光接触的一刹那,它却立即扭开了目光,转身去寻找熟悉的驯养员,我顿时手足无措。范洪珺笑着说:“你和圆圆还不够亲近,它的注意力不在你身上,你需要用方法让它集中注意力,才能顺利完成训练动作。”

  原来是这样。我注意到驯养员手上通常有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响片”是他们和小猪交流的“秘密武器”,当小猪完成正确的动作,按一下响片,发出声音,它便知道完成了正确的动作,而后给予小零食奖励。

  除周一、周五小猪休息外,牧场工作日一天有两场小猪表演,周末有3场。一场表演15分钟,这短暂的精彩,背后却是无数次的重复训练。“大家都对两头乌也能表演觉得不可思议、很新奇,这背后可能是上千遍、万遍的练习。”范洪珺说,表演舞台区域的小猪经过驯养,是“会思考”的猪,相较于其他区域同伴来说,它们更能听懂指令,也更聪明。

  从一只懵懂的小猪到十项全能的“演员猪”,大概需要2个月的时间,一个项目通常要重复上百次、上千次,需要极大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去帮助小猪完成训练。“猪猪也有情绪,有时候不开心扭头就走了,我们只能根据它的状态去调整我们训练的过程。”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关注小猪的健康,“比如突然降温它容易拉肚子,我们及时观察治疗。要想胜任驯猪员这个职位,不仅需要一定的训练技术知识,还需要专业的畜牧护理知识。”范洪珺说,成功训练一只小猪,对于她来说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观众的掌声和笑声弥补了工作的辛苦。

  突破难关:从拾玩具到转呼啦圈

  每只小猪的性格和兴趣都不一样,驯养员要根据不同小猪的特点,训练不同的“绝活”。“聪明的小猪7天就能学会一个技能,学会之后也不需要重复训练。目前总共有5只猪参与表演,年龄在2个月到9个月之间。小猪有时候也会叛逆,甚至会耍些小聪明。我们让它进笼子,它偏不进去,就站在笼子门口等吃的,喂了才肯进去。”范洪珺笑着说。

  要成为一只能表演的小猪,门槛不低,主要是2个选拔标准。“第一是挑选外观好看、体形匀称的小猪,第二是观察小猪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15分钟是训练的黄金时间,而判断小猪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可以看它的尾巴。尾巴立着就说明它在思考,如果尾巴晃晃悠悠,就说明它此刻比较放松。”原来“演员猪”也不是这么好当的,既要会思考也要会表演,可谓全才。

  训练的第二个动作是拾起玩具,郑郑丢出一个小铁锤,圆圆精准用嘴叼回,送到驯养员面前。范洪珺说:“你看,它真的很聪明,一般的小猪能找回玩具就很不错了,它能一直咬着玩具没有松口,完整送还。前段时间,它还只能把玩具咬到半路,扔掉再捡起,现在已经可以完成连贯的拾起找回动作。”她带着欣慰的目光看向圆圆。

  等到我上去训练小猪,却发现怎么也不能让它读懂我的指令。“驯养员和猪之间需要把握节奏感。”范洪珺示范跨栏训练,她的脚步时快时慢,在关键处停下脚步。

  我很好奇,驯猪师是如何琢磨出这一套训练方法和标准的?

  范洪珺是白龙桥镇下窑村人,在嘉兴学习过驯养小猪的课程。最让她引以为傲的是她独创的呼啦圈训练项目。“我当时在网络上看到视频,就想让牧场里的小猪学会。尝试过很多次让小猪的鼻子朝上转起呼啦圈,但都没有成功,后来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和视频,摸索出正确方法,终于解决了小猪的鼻子很难套住呼啦圈的问题。”范洪珺说,对于这份工作,她很有成就感。“每天和猪打交道,幸福感还是很强的。在这里上班的150多名员工,多数是来自周边白龙桥镇、长山乡、琅琊镇的村民,大家朝夕相处,就像一家人。”

  记者手记

  经历了初次尝试训练的自信,遭遇小猪“不配合”的尴尬,也体会了小进步带来的喜悦,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坐下”“拾取”指令背后,都凝聚着驯养员的无数心血。他们不仅要懂训练技巧,更要懂猪的心理,还要有无限的耐心。

  近年来,熊猫猪猪IP和两头乌文化正在走向全国,金华高速服务区变身“熊猫猪猪主题服务区”,这个独属于金华的城市IP正成为连接世界的窗口,而驯猪师们是其中重要守护者。

  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看似单调的训练,却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无数快乐。这个职业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无论多平凡的工作,只要倾注热爱,都能成就非凡的精彩,就像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演员猪”。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