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金华传媒记者 陈月丹)10月26日,一批价值70多万元的永备通信电缆装车完毕,从位于婺城区的浙江尖峰通信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称尖峰通信电缆)启程发往新加坡。这是该公司为新加坡客户生产的“定制版”电缆,预计订单总量超2000万元。
当然,这并不是尖峰通信电缆生产的唯一一批“定制版”。
电线电缆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动脉”与“神经”,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通信、制造等行业。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迅速崛起,线缆行业也迎来全新发展风口。作为深耕线缆市场32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尖峰通信电缆顺势而上,不断开展技术革新,进行细分领域差异化产品研发,以众多“高精尖”产品抢占新赛道,向价值链中高端市场加速迈进。
在尖峰通信电缆,记者在产品展示区看到众多颜色、规格各异的电线电缆产品,其中最细的直径只有1.2毫米,最粗的则达82毫米。“电缆直径与回路有关,我们目前可以从1对回路最多做到2400对回路,在国内电线电缆行业,目前有能力做到2400对回路以上的企业不超过两家。”该公司技术总监卢超芳告诉记者,尖峰通信电缆是浙江省信息产业100家重点企业之一,每年投入500多万元技改和研发资金,多年来凭借行业领先的生产线和专业的技术人员不断研发差异化产品,截至目前已取得16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项发明专利证书,并参与了多项团体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其中,专门针对地铁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绝缘环保终端地铁通信电缆凭借先进生产工艺和创新的技术方案,在绝缘性能、环保指标、信号传输稳定性等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绝缘电阻指标达到常用电缆标准的40倍以上,于今年入选“浙江制造精品”,成为浙江制造业的品质标杆。
得益于不断创新提质的细分产品,尖峰通信电缆在国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竞争力之余,更将视野投向广阔的全球市场。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但海外市场广阔且价值高、利润空间大。”尖峰通信电缆总经理汪德波介绍,受益于电网改造、新能源项目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全球电线电缆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经过几年蓄力,去年起,该公司不断承接海外订单,外贸销售额迅速增长。
外贸市场体量大,但指标要求与国内相差很大。为精准匹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缆质量标准,尖峰通信电缆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凭借几十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强大技术实力,研发相应的特殊类产品,巩固其在全球通信电缆领域的竞争优势。截至目前,该公司通信电缆已远销至中东、欧洲地中海沿岸、澳大利亚、东南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今年1~9月,公司外贸订单额近2000万元,同比增长150%,预计明年还会有20%~30%的增幅,3年内海外市场能占据公司一半左右份额。”汪德波介绍,尖峰通信电缆新近研发了核电通信电缆,成为全新市场增长引擎,预计会在明年迎来品牌和营收双重突破。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