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抓好集镇建设,省市区三级都十分重视,并提出了有关工作要求。近期,笔者对我区的集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针对集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就如何加快我区集镇建设,进行了思考和探索。笔者认为,要加快我区集镇建设,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集镇规划编制。规划是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如何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主要体现在规划的编制上。在规划的编制上,我们要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市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各园区的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专业规划相结合。同时要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定位要准。每一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特点,规划的定位就是要抓住这些特色和特点,并充分加以运用,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集镇的发展。二是操作性要强。因此,在编制规划时一定要摸清乡情镇情,使规划符合当地实际,真正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品位要高。在编制规划时聘请高资质的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借助他们的智力、技术、水平和经验,编制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高水平的规划。同时,我们还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切实提高建设水平和品位。 
    大力发展集镇经济。一个城镇要建设、要发展,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在集镇经济的发展上要根据乡镇定位、特色,着重做好第二、三产业文章。一是发展工业经济。我们要规划好工业功能区,建设好工业功能区,并提供一流的服务,用好的创业平台,用好的服务理念来吸引人、留住人。二是发展第三产业。重点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我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双龙景区闻名遐迩、黄大仙名扬海内外,天宁寺、城隍庙、铁店窑等文保单位历史悠久,沙金兰、安地、莘畈、九峰等水库景观优美;花卉苗木之乡、桂花之乡、茶花之乡特色众多,可以说是山好、水好、景好。最近在全国具有发展旅游业前景的排行榜上金华位列全国第3位。目前,要将我区的山水游、农家游、红色游、历史游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推动我区集镇经济的发展。其中特别是要研究好、策划好、宣传好、开发好“农家乐”,让百姓受益。 
    完善集镇功能设施。集镇的辐射、带动作用靠的是完善的功能和设施。目前,我区电力、通信、通讯、广播电话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备,但道路、供排水等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建设便捷快速的道路交通网络。我区完整的区域交通网络仍未形成,下步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建设速度,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发挥快速通道的交通功能;二是加快供排水设施建设。目前大多数集镇仍在使用地下水、山塘水,无法喝上洁净、安全的沙畈水或其他饮用水源。我们要加快供水管网建设,并加快自来水改造工程,将市区的供水管网向广大集镇和农村延伸,推进供水城乡一体化步伐;三是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范标准,配齐配足垃圾箱、中转站、果壳箱、污水处理、公厕等环卫设施设备,实现集镇垃圾和污水处理无害化。 
    创新集镇管理方式。目前,我区所有乡镇都已成立集镇办,集镇办要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来。一是创新环卫保洁方式。借助环卫保洁公司等专业队伍的技术、设备、人员等优势,有条件的乡镇可以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将集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委托给环卫部门。其他乡镇也要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尽可能将环卫管理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操作,降低管理成本;二是加强执法力度。采取联合执法的形式,强化日常管理,依法取缔马路市场 、乱搭乱建等方式,使集镇面貌有较大的改善、改观。 
    建立多元投资机制。我们要积极运用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走多元化投资建设的路子。在集镇建设过程中,要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变向上级要钱、向群众集资为向市场要资金,向政策要资金,积极探索加快集镇建设的新路子。一是在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逐步使土地收益成为城镇建设的主要来源。二是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民营企业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集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如用基础设施经营权、商业街道经营权、道路冠名权等措施,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并对进入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民间资本,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采取多渠道、多途径,以经营集镇的理念,积极解决集镇建设中资金缺乏的问题。三是用足用好用活政策。积极争取,与省市有关部门有效沟通,将政策落实到位,为加快集镇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作者系婺城区城建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