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篇:邻里和乐居自在
在张洪棋给记者的“资料”中,翠竹山居有4位主人:张洪棋夫妇,以及他们的两个女儿。大女儿擅绘画,正合翠竹山居的文化主题,所以屋内的绘画作品相当丰富,也是翠竹山居内的特色之一。当然,此间“最大”的主人毫无疑问是张洪棋。
对于张洪棋,该自然村的村民绝大多数都竖着大拇指赞一声“好”!这个“好”字,既指其人品,也讲其手艺。原来,张洪棋返回老家常住时,抱着好好回报乡邻的心思。正式搬进翠竹山居后,他经常会制作锄头柄、洗衣槌、扁担、小圆凳、木头锅盖之类的物什,送给乡邻。他的妻子给他做过粗略统计,至今,他已经为乡邻做了40多张小圆凳、60多根锄头柄、60多支洗衣槌。这些东西,有些是乡邻拿来木料请他制作,更多的是由他自己购买材料,制作好后送给大家。
张洪棋所做的小圆凳,凳面上总有一些花草之类的雕刻,显得相当雅致。他做的锄头柄,因为刨得仔细又进行过两道油漆,所以既直且光,被许多农户称为“精品锄头柄”。甚至连洗衣槌,他也要仔细上漆,惹得村妇们竞相前来索讨。
难得的是,对于张洪棋的大方和随心所欲,妻子张菊鸳全心支持。她说:“晚年生活不就图个自由、愉快么?!写诗、雕刻、做木工,虽然看起来费脑力、体力,可做自己喜欢的事很高兴,这就值了。”
相信翠竹山居实现了张洪棋的文化梦想,这个梦想不在于技术水平的高低,在于他执着追求的态度。
张洪棋作品
翠竹山居风花雪月歌
春花艳丽婺女乡,生态寺前沐芬芳;
依山傍水仿古居,翠竹梧桐引凤凰。
夏月迷人好乘凉,搂竹夫人躺竹床;
山垅吹来细细风,茉莉白兰喷喷香。
秋风伴舞精神爽,桂花佛手透金黄,
文化带来山村乐,锄头扁担也争光。
冬雪纯洁盖兰房,银花妆点马头墙,
溪水常奏迎宾曲,客人来了主人忙。
山居楹联
翠竹红楼为山村增添秀色
绿水青山凭老夫消磨岁月
山居前梧桐树刻联
梧桐落凤,银杏益寿,任门前黄叶铺阶,
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
翠竹叠峰,水杉屏障,就眼下小桥流水,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
建新自然村村名歌(快板词)
婺城区的罗店镇,北山沿头的建新村。七沟八梁一面坡,小村多得象满天星。建设新农村,小村并大村。下山来脱贫,记着自个小村名。祖辈生活过,多少有感情。到底有多少村,我把村名编个歌:(以下用金华方言发音)寺山、寺前、香油田,西垅、庄屏、三丘田;半垅水库交椅首,对岩山上毛铺头;高笋塘沿住明水,张美仙住过老王坞;新春老货住过毛栗坞。凉亭头有茶亭,水碓头有水碓;大堰头,造石桥,黄檀根头茅铺火烧掉。石门峡,种桂花,黄泥达有人家;罗盘坞,通汽车,野壶坎住财发;里罗盘,退伍军人养鸡鸭,外罗盘,屋基还留大油茶。水库里,黄包地,大涧、小涧隔山背;车门头住个长个头,平原头小富杀猪拷牛头;大涧口,小涧口,鸡母山口,进山出山过门口。郑有洪住大平地,下垅住老义;伟根赖赖住荒田,田垅屋后有山背;中垅、后垅、大涧垅,一份人家田一垅;兔儿岗爬到岩前,寻不着芦村落那天。野猪坎,住驼背,张弓坎,住老妹;苦株树下、彼西岭,留份人家看竹笋;庄头基住过吴德林,殿外住过陈根春。石塔背开石炭,乌珠山背住老哑;黄面山,鸡母山,黄鼠狼拖鸡跑得快;广塘埯路最远,隔壁就到向家源;香尚疗,老板多,赞助老人发红包;金竹林住着陈桂进,小殿脚住着张阿明;黄塘岗下,住着跷脚老太,三角田梅吾说书是祖传。温州铺、珠风铺,金明铺,根土铺,早年都是茅草铺。里大柜、外大柜、上大柜、下阁柜,个个有人住。只有庄屏寺、和尚寺,只坐菩萨没人住。
建新新班子有干劲,带领村民建新村。寺前小区已建成,修溪造桥装路灯。新增村民也不少,听听也是有味道。寺山桥头,竹林四斗,花园八斗,住着人家都说好。建新建新,七十多个自然村,脱零拉落数不清。建新村民报一段,欢迎朋友来作客。毛村岗是村口,要到建新往上走。我来给你带带路,跑遍建新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