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下午,由婺城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文联、新闻传媒中心、文体局、文化馆、图书馆、卫生局等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送文化、送温暖进山区”活动落下帷幕。从1月22日开始,四天时间,辗转箬阳、塔石、莘畈、沙畈四个山区乡7个村庄,共为山乡村民送出7场文艺演出,1000余册图书、光盘,1200余份年画以及几千副春联,这一组数据的背后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温暖与感动。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灿烂的灯光,在山水环绕的小山村,一抹背景台布,一张喜气红毯,一出简单、朴实、亲民的节目,在新春到来之际,给山区农民带来了深深的祝福,浓浓的暖意。
“送文化、送温暖进山村”活动所到之处,随着音乐声的响起,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聚到了一起。“哟,今天什么日子这么热闹”“听说是婺城区来咱村搞活动,你看那边有送财神画,写对联,待会还有表演呢”……
在灿烂的阳光下,几张桌子一字排开,一叠叠红红的年画搬上了桌子,村民们喜笑颜开地排队领取。另一边,3位书法家挥毫泼墨,为村民写下新年的美好愿望,写好的对联铺了一地,有的飘逸,有的厚重,有的大气,满满的喜庆,满满的热闹。
77岁的虞河凤奶奶,拿着刚写好的对联看了又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天很高兴,这对联写得真好,我本来在家门口晒太阳,一听邻居说这边在免费写对联,就过来凑凑热闹,你看两幅对联往家里门上一贴,过年儿女回来也喜庆。”虞奶奶说,自己5个儿子、1个女儿常年在外打工,每年回来的次数都很少,自己每天砍砍柴、种种
菜,日子过得挺舒坦,“现在政府好,大家日子也好了,不愁吃不愁穿,就是喜欢过年过节的全家聚聚闹闹。”
几位书法老师给村民写了一天的春联,问他们累不累时,他们开心地说:“累并快乐着!想到春节这里家家户户都贴着自己写的春联,疲惫感就一扫而光了。” “马上
就过年了,书法家们写的春联正好能派上用场,这也体现了党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心里都觉得暖融融的。”一位领取过春联的村民高兴地说。
“大爷,您血压有点高,要注意饮食,还要记得按时吃药哦。”下乡巡诊的医生贴心的提醒着邹大爷。82岁的邹爷爷在老伴的牵扶下笑呵呵地说:“医生态度真好,像
自家人一样。现在党的政策好啊!我这么大年纪,眼睛看不见,腿脚又不便,如果不是到村里给我们做体检,我得自己坐车出去多不方便!政府想得真周到。”说到现在的生
活,邹爷爷的话匣一下子打开了:“公路通到家门口,老人坐车还免费,每个月还有钱领,不愁吃不愁穿,我们算是赶上了好时代。”说完,老人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
做客。
“阿郎金华哎,好地方咯……”一曲原汁原味山歌《金华是个好地方》拉开了文艺演出的序幕。穿着棉布粗衣,系着围裙,用村民耳熟能详的方言,演唱者蔡玉辉一字
一句打开了村民的心扉。之后还有《二十分可乐》演员带来歌曲、婺城才艺秀选手送上的舞蹈以及本地村民自己带来的《喜乐年华》……一次次带动了现场的气氛,老人咧
嘴笑,小孩欢快跳,一派喜闹祥和之气。
“宝宝,快看”,年轻妈妈冯天程推着宝宝推车带孩子来看节目,小娃娃虽然才1周岁多,但看着又唱又跳的表演也是“咯咯”笑,冯天程说自己是贵州人,随家人来金
华这边打工,因为喜欢这个地方就准备长居下来,家人也陆陆续续跟了过来,以后过年过节便都在金华了。
“阳春三月风送爽,,两老夫妻回家乡……”表演唱《逛新村》一开唱便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个节目讲的是两位退休的老夫妻,拿着相机回乡看家乡的新面貌,条
条大路宽敞明亮,幢幢新房又高又漂亮,还有一辆辆小车来回穿梭,村民们美好的生活像天堂,农村城市一个样。60岁的胡志梅和搭档金光锋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生动的表情,将喜悦传达给了在座的每一位观众。
胡志梅说,《逛新村》这个剧改编自《逛新城》,属于老调新唱,里面的一词一句都是自编自导的,因为年轻时自己就喜欢唱唱跳跳,退休后就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办了个青春俱乐部,平时没事大家就聚在一起发挥兴趣所长,晚年生活多姿多彩。“去年大家排的节目还获得了金华电视台草根春晚一等奖,大家热衷公益演出,去年就演
了36场,自己开心的同时也给别人带去了快乐。”
一场简单亲民的表演很快在村民的掌声中结束了,在大家刚上车准备奔赴下一站时,这边的村民竟跟着赶上了车,她说很喜欢今天的节目,都想跟大家走了。“过完年
我一定去找你们青春俱乐部,我也要成为你们的一员!”说话的是位喜欢唱歌跳舞的村民,她说如今孩子们都出息了,自己忙活了半辈子也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儿了,在大
家离去之前,她还给我们送上了一曲《走进新时代》。
在熟悉歌声的催动下,一车子人纷纷跟着唱了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在喜悦的歌声里,“送文
化、送温暖进山村”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