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友是戏曲界的行话。指的是会唱戏而不专业以演戏为生的爱好者。在金华,也有这么一帮婺剧票友活跃在婺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喜欢婺剧的老一辈都知道,每一个星期六星期天上午,在市区人民广场,都有这么一帮业余婺剧团的演员带着全套行头,化着精美的妆容,给城里的婺剧迷带来了精彩的节目。“唱得好,观众的热情都给带动起来了。”75岁的资深婺剧迷在听完婺剧《水擒庞德》片段后,连声叫好。在广场进行义演的票友帮很多,但是每一个社团都有关于自己酸、甜、苦、辣的经历和故事。
天下同婺剧公社(青年戏迷社团):成立于2011年1月25日。九洲婺剧团(民间业余剧团)几经转战活动时间已有5年,剧团成立时间为2012年2月。虽然不同一个社团,但他们都在履行着同一件事:婺剧的传承和弘扬,2012年6月,九洲、天下同联谊之后一直紧密地合作着,不管是前台演员到后台乐师,比之前更加完善,艺术水平也有着很大的提高。
去年,天下同婺剧公社迎来一批优秀的年轻社员,现在新老社员已有三四十人,能够粉墨登场的也有二十余人,他们来自和行各业,有做会计的、有在银行工作的、也有汽车厂的、还有公务员、画家、设计师、老师等等等等。就是这么一帮年轻人凭着对婺剧的痴迷,一个个都在默默地付出着,即使有一些社员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唱腔还不够老练,动作还不够到位,即使现在他们还不能登台,也愿意为整场演出做所有幕后琐琐碎碎的杂事。
“我们宁愿放弃休息时间,也要坚持下去,把最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这是整个团体共同的心声。星期天早上很多人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们便早早地起来,整理行头、道具、服装,赶到人民广场。公共厕所是广场上唯一一个能给他们化妆的场所,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大家很开心,在这个节奏紧张的信息时代能真真的开心一次已经很不容易了。一场场的赶装、一次次的演出,已经坚持了近一年,除天气恶劣或有其他重要的群体活动,几乎无一中断。偶尔也有下乡演出,因为都有各自的工作,工作日几乎很难安排,只能利用晚上时间一起相聚在体育馆,或者练唱或者练身段,如这两日在排大戏《秦香莲》,每到排戏时间都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刻,白天工作上的不悦、烦恼全都抛在脑后,排完戏,一觉到天亮第二天又开开心心地去上班。
对于这一支痴迷婺剧的团队,很多老师都很关心,也经常主动回来指点,如专业剧团退休的老艺术家许秋峰、叶玉堂老师、现浙江婺剧团的一级演员黄维龙老师。对于学生提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谈起辛酸往事,天下同婺剧公社的发起人之一石禅子回忆道:“应该说前两年的‘流浪’对于我们印象特深,也最有感情,这类情况两个团队都有出现过。”社团里最艰巨的就要数活动场地,为了活动方便想在城区找场地相当困难,找了相关部门也没有得到支持,最终不了了之。早时候,在还没有确立天下同婺剧公社时,有老一批社员在,经过各显神通发挥各项所长,在江南董宅的一个仓库活动了近一年,之后也就是在2010年的时候辗转到南苑社区办公楼,最后因为内部的一些问题没处理好团体解散,当时我们召唤回部分戏迷重新创社。不停地“搬家”,多年来总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让石禅子内心觉得对这么一批热爱婺剧的票友有一些愧疚。“好像在我们眼里再不管再辛苦,只要人在就很开心,”石禅子笑道:“当时天下同婺剧公社刚创办,或者说创办前期,就剩下四五个人,没场地、没行头、没乐器,楞凭着一股劲在撑着,当时我们一直念叨的一句话就是‘东西没有没关系、只要人在就好’。就是这么一股热爱婺剧的劲儿,从四五个人壮大到了现在四十多名社员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