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退休后,她靠微薄收入资助学生五人、照顾老保姆二人

耄耋老人李瑞林,善良和慷慨的最美老干部

2015-01-30 10:00:43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郦莎

  前段时间,记者报道了《郑毓汉:我和我的三个二十年》一文,记录了一名97岁老人耗时30多年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21万字小说的故事。报道一出,许多读者纷纷致电,表示被郑毓汉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其实,在郑家,品德高尚的并不止他一人。去年,郑毓汉85岁的老伴李瑞林,还因资助5个学生读书、成才,并照顾两个老保姆的事迹,获得了2014年金华市最美老干部的荣誉称号。日前,记者再次来到郑毓汉家中,采访了这位古道热肠的山东老太太。

  年轻时的坎坷经历

  李瑞林出生于山东东平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家中兄妹六人。李瑞林9岁时,参加抗日游击队的父亲被日本人打死。哥哥李柏林16岁时,又参加了八路军。弟弟年幼,剩下孤儿寡母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李瑞林的记忆中,童年是在繁重的农活中渡过的,捡柴、拾粪、吃菜根……从没读过一天书的她,生活很是凄苦。

  1947年,全国解放战争局势紧张。这一年,17岁的李瑞林在大伯的介绍下,嫁给了村中的小学老师郑毓汉。“大伯和毓汉都是地下党,当时村里游击战打得紧,已经很不安全,大伯让我赶紧嫁了,跟着共产党北上打敌人去。”18岁时,李瑞林在郑毓汉的推荐下入了党,因为女党员不多的关系,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李瑞林还是被当成重点培养对象,担任了妇女干部一职。

  1949年,上级通知郑毓汉调往南下干部大队(共70余人)。临行前,李瑞林已有三个月的身孕,怕路途颠簸,李瑞林与队里另外两名怀孕家属一起被送回老家东平县待产。走之前的那晚,郑毓汉语重心长地对她嘱咐:“这次南下,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先把孩子的名字取好吧。明天我就要过长江了,到时你抱着孩子来找我也要过江,要么就叫郑长江或者郑过江,如果我牺牲了,就叫郑南下。”李瑞林含泪答应,战争年代,两人都明白,这样的离别可能就是永远。

  所幸,几个月后,生下孩子的李瑞林与郑毓汉再次重聚。1949年9月,来到杭州的李瑞林成了正式党员。2年后,她又随郑毓汉来到兰溪,担任了兰溪县妇联主任一职。期间,她还在兰溪产下三儿子郑建军,一家人也搬到了兰溪定居。李瑞林的工作能力很强,山东人爽朗、古道热肠的性格也让她备受妇女们的喜爱,但因为文化程度不高,秘书写的文件也看不懂,工作上难免有所影响。因此,上任三个月后,李瑞林就被派到杭州党校学习三年的文化课,“当时,建军还小,我就请了奶娘金阿娇过来照顾他”,就此,李瑞林和金阿娇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李瑞林介绍,金阿娇生在农村,家境很苦,李瑞林在杭州读书期间,金阿娇就在兰溪家里照顾建军和其他孩子。但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多久,金阿娇就辞职回家生孩子了,李瑞林只能把山东的老母亲接过来料理家务。虽然主仆情谊不久,但在李瑞林眼中,可怜的金阿娇就像自己的家人,她有什么苦难,李瑞林都愿意倾尽全力帮助。“那时,我的杭州同学正好怀孕了,也需要奶娘照顾,我就把阿娇介绍给了同学。”李瑞林说,生完孩子后,金阿娇留在了农村当奶娘,一个月不过7元钱,到了杭州后,工资就涨到了每月15元,让她有了衣食保障,顺利把孩子抚养成人。李瑞林还通过棉纺厂书记,将金阿娇推荐入党, “后来,阿娇的孩子长大后当了托儿所的所长。”李瑞林笑道。

  如今,金阿娇已经90岁高龄,每次见着李瑞林,还会激动地拉着老主顾的手,连连感谢:“我的恩人,没有你,我入不了党,拿不了退休费,现在一个月三千多元,都是享你的福啊!”

  被错划为“右派”,苦日子里,她遇见了恩人邵小奶

  1959年,对于郑家来说,是最黑暗的一年。这一年,身为金华市(县级)市长的郑毓汉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撤掉市长职务,下放劳动改造。郑毓汉的“政治错误”还牵连了一家人,原任职金华县妇联主任的李瑞林也被一同下放到农村,还带着三个孩子和老母亲。自此,一家人过上了二十年疾苦磨难的“改造生活”。

  李瑞林说,下放第一年,她被送到了当时的新狮乡鹿村,一个人住在一间放寿材的空房子里,晚上阴森恐怖,她一个小女子吓得哭起来。鹿村妇女干部邵小奶得知后,就把李瑞林安排在自己家里住。当时,李瑞林已经身怀六甲,农事繁重,营养也跟不上,总是饿得面黄肌瘦。唯一的一点口粮,就是去村里的食堂吃些咸菜煮玉米糊,但每次闻到咸菜味,怀孕的李瑞林就吐得厉害。见此情景,善良的邵小奶就帮她买来玉米粉,单独烧给她吃。

  李瑞林生老四小英英时,邵小奶更是细心照料,还帮助她带小孩。李瑞林说,最小的女儿出生时,因为怕沾上“右派”的罪名,都不敢姓郑,而是跟着她姓了李,取名李英。可想而知当时一家人的境遇有多悲惨,但邵小奶却从不在意外人目光,对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李瑞林一家照顾有加。这样雪中送炭的扶持让李瑞林分外感动。她说:“在鹿村一年多,邵小奶不怕受‘右派家属’的牵连,千方百计帮助我,使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是我在苦难日子里感受到的唯一的温暖。”

  邵小奶的这份恩情,李瑞林也时刻铭记心中。一年后,李瑞林被下放到别的村,期间,她的老母亲带着三个子女投奔了远在南京的儿子,只留郑建军跟在李瑞林身畔。这样的日子,直到1979年3月,郑毓汉的“右派帽子”摘掉后才得以结束。“1979年,毓汉终于平反了,但我的户口还在农村,一年后才迁回来,我们还分到了新华街一套县委离休干部的房子,那一年,我们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一起”。

  日子好了,李瑞林和郑毓汉也老了,但他们却从没怨恨过生活,内心总是充满感恩,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回馈社会。尤其是帮助过他们的邵小奶,50年来,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李瑞林必定会带上礼品去农村看望她。她不在金华过年的话,就托人把礼品提前捎给邵小奶。

  在邵小奶90岁生日那年,李瑞林一家还特地带上蛋糕和礼物为老人祝寿,既表达自己的心意,又教育子女知恩图报。李瑞林一家人的行动,也为邵小奶的子女们树立了尊老敬老爱老的榜样。

  退休后,她资助了五个贫困学子读书、成才

  1980年,李瑞林退休了。因为以前在农村下放干农活太过劳累,导致她的身体不是很好,需要请保姆在家中照料。

  起初,李瑞林回到山东老家找了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女保姆,但干了一段时间后,保姆觉得工资太少,转而去工厂打工了。后来,夫妻俩回乡探亲,听说村里一个14岁的小女孩叫张莉,从小没了父亲,母亲也改嫁了。日子过得很苦,李瑞林和郑毓汉一商量,便把女孩带回了金华,名义上是“小保姆”,帮家里买菜、洗碗,但实际上,他们都将张莉视作自己的孩子,不仅供她读书,还把她的户口迁到了金华,改名“郑晓莉”。17岁时,郑晓莉想学电脑,李瑞林二话没说买了一台小霸王回来给她练习打字,等到郑晓莉操作熟练之后,她又花费一万多元为她配备了一台高级电脑。可是随着年龄渐长,郑晓莉越来越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一日,她找到李瑞林,说有一个工程师,愿意把她带到北京学习两年的电脑技术,虽然心有不舍,但李瑞林不愿意阻碍郑晓莉的前程,临别前,郑晓莉介绍了自己的表妹李艳华来金华。

  李艳华17岁,初中刚毕业,但家里穷,供不起她念书。李艳华还有2个弟弟,都辍学在家。得知情况后,李瑞林又十分照顾这个“小保姆”,不仅出资供她上完高中,每个月还给她500多元的工资,让她供完两个弟弟上学。李艳华成年后,想出去工作,李瑞林又积极帮她联络相熟的朋友。

  李艳华走后,李瑞林还帮助过在儿子厂里打工的工人李春玲。李瑞林说,李春玲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子,她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希望李瑞林能资助自己读书。李春玲高中毕业后,李瑞林又资助路费,让她回南京考上了平安保险公司的工作。如今,工作出色的李春玲已经是南京平安保险公司的副经理,靠自己的能力在南京买了车买了房,生活十分幸福。

  除了帮助她们,李瑞林还帮助过一个小“男保姆”张辉。张辉来金华时也是17岁,初中毕业。李瑞林看他挺聪明的,就出学费让他去技术学校学修车,将他培养成才。

  说起这些年为何要无偿资助这么多学子,李瑞林说,自己是过过苦日子的人,以前在农村没机会读书,现在有了点退休工资,就想要救助跟自己一样的穷人。“毓汉是吃素的,他说我们吃不了喝不了,钱留着不如做好事,所以他很支持我的做法。”如今,李瑞林又资助了一个汤溪的小姑娘去重庆读大学,她的爱心也通过一个又一个学子传递下去。

责任编辑:郑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