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第三批金华市非物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已于11月18日公布,我市又添85名非遗传承人。其中,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工会副主席蒋伟强被评为“金华市婺剧脸谱非遗传承人”。近日,记者来到了中国婺剧院,听蒋伟强讲述自己与婺剧的渊源以及婺剧脸谱的发展史。
和婺剧结缘三十五年
今年48岁的蒋伟强出生于武义县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都是“文革”前的大学生。1964年,身为上海人的父亲响应党的号召前往武义县工作,就这样,一家人便在武义这个小县城里扎下了根。
也许是继承了父母的优良传统,蒋家姐弟二人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好。1977年,“文革”结束以后,高考得以恢复。父母便想着让两个孩子努力学习,以后去参加高考,但当时,蒋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好,要想供两个孩子读大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1980年,全国恢复古装戏演出。当时正值浙江婺剧团(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前身)招生,蒋伟强的父亲便想着把儿子送去学婺剧。早年间,蒋伟强在武义当地的一个婺剧团里跟着老师学吹笛子。父亲便跑到婺剧团去咨询老师,“把儿子送去学婺剧怎么样?”老师一听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就这样,才13岁的蒋伟强便开始走上了婺剧之路。
来到金华艺术学校以后,蒋伟强从基本功开始学起,唱念坐打全都学齐了。虽然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婺剧,可小小年纪的蒋伟强凭借着一副先天的好嗓音在艺校里脱颖而出。每每有领导来学校视察,蒋伟强总会作为学生代表被推荐出来表演一番。
在浙江婺剧团工作35年,蒋伟强是看着婺剧团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他告诉记者,早在几十年之前,婺剧团的条件远没有现在好。常常下乡演出不说,还什么活都得演员去做,搬道具、布置舞台……每一件事都要演员们亲力亲为。
199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国家对于文化的发展也是愈发重视。那时候,婺剧团为了提高知名度,常年在金华八个县市(区)进行演出,一年365天几乎没休息时间,一整年下来,剧团要演出400多场次。
蒋伟强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婺剧,在《狸猫换太子》、《昆仑女》等多部作品中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在舞台上,蒋伟强不论角色戏份的多少,他都会把这个角色的眼神、表情都表演到位,他说:“一个优秀的婺剧演员,不在于戏中角色戏份的多少,而在于是否能把该角色演到位。”
婺剧脸谱极具文化内涵
婺剧已有400余年历史,有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等6大声腔,3000多个曲牌,并有极其丰富的脸谱,是全国众多剧种中最具代表性的古老剧种之一。
近年来,许多热心人为收集整理脸谱做了大量工作:浙江婺剧团第一任舞台设计师阳朗留下100多张脸谱;从事研究脸谱的贾祥龙从武义婺剧团何芳生、孔祥铭,义乌婺剧团吴秋生、陈良友、陈巧云及东阳老艺人欧阳香春等处经20余年收集整理,精心绘制了400多张脸谱。之前,金华市婺剧团王建华从家里拿出的一份折页上,有手绘20多张脸谱,他是从上一辈徐三汉先生师傅的师傅手里接过来的。在此基础上,艺术研究所还邀请老艺人、专家、学者座谈,将收集的脸谱逐一遴选出280张,编印成《中国婺剧脸谱》,其中,蒋伟强的多幅婺剧脸谱作品也被收集在内。
多年从事婺剧工作,让蒋伟强对婺剧脸谱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蒋伟强告诉记者,一般剧种讲脸谱都是指大花和小花,而婺剧不仅大花、小花如此,二花、四花、小生、老生、老外、副末,甚至有的花旦、武旦、作旦也有脸谱。“《铁笼山》中的姜维是小生扮演的,额上画圆八卦;《探五阳》中的王英是老生扮演的,脸上画白蝴蝶;《断桥》中小青是武旦扮演的,脸上画阴阳面,一面画条小蛇,寓意蛇精的化身,另一面画粉红色,以示入凡少女。”
蒋伟强给记者看了几幅自己所画的脸谱图,细看婺剧脸谱,更偏向于写实。脸谱表现人物的出身、职业、性格及德行,其中有通过动物表现的,如《玉麒麟》中的张顺,绰号浪里白条,他的脸上左边画条白鲤鱼,右边画条黑鲤鱼,也有画一条鱼的,鱼跃江河,水性极好;《金蝴蝶》中的蛇精,脸上画条蟒蛇,使人一看便知是凶狠毒辣的角色;有通过图案表现的,如《三结义》中的张飞额头画一个桃子,以示“桃园三结义”;《审乌盆》中的包公,黑脸,额头上画一轮弯月,说明他“日断阳,夜断阴”,故“日月同辉”;还有用文字表现的,如《鱼藏剑》中的专诸,额上写“孝”字,不仅是个侠义之士,还是个孝子;《大香山》中的达摩,额头上写“佛”字;用武器表现的,在《九龙阁》中的焦赞,脸上画一把利斧;有通过风花雪月表现的,在《绿带罗》中的铁瑞英,脸上画梅、兰、竹、菊等等。
蒋伟强介绍说:“不同人物不同性格不同脸谱有不同的勾脸。有整脸,如包拯、关羽、姜太公;有歪脸,如《郑恩闹殿》中的郑恩;有象形脸,如《水擒庞统》中的周仓脸似水獭;有会意脸,如贪官画成元宝脸,大贪画大元宝,小贪画小元宝。各种图案,让人一目了然其身份,有的则需要慢慢品味其寓意。”
婺剧与京剧的脸谱是不同的。蒋伟强说,婺剧有一定地域性,它为适应农村广场演出,音调高昂响亮,唱腔粗犷豪放,脸谱鲜艳夺目,讲究生活来源和戏剧的故事情节。如《十五贯》的娄阿鼠,脸上画只老鼠;张顺脸上画条鱼。京剧是在地方剧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在大城市演出,面对有文化层次的市民,脸谱讲究精美细腻。娄阿鼠脸上的老鼠图案变成豆腐干,小青脸上的小蛇都改为粉红脸蛋了。
“尽管婺剧的脸谱五光十色,千变万化,但它强烈反映了真善美与假恶丑,达到扬善鞭丑,寓教于乐,这便是脸谱的真谛。”蒋伟强说,“同时它是为特定人物而设计的,每个图案,每根线条都有一定寓意,内涵丰富,其趣无穷。你看,如张顺脸上画一条鱼,鱼嘴与人嘴吻合,鱼尾两翅与两道眉毛一致,演员演唱,鱼嘴一开一合,眉毛皱聚像鱼尾游动。又如小青脸上的蛇图,蛇的嘴与人嘴衔接,演员演唱时,蛇嘴一张一闭,活灵活现,颇有观赏性、艺术性。”
让更多的人理解婺剧脸谱这门艺术
会画婺剧脸谱是每个婺剧演员所具备的基本功,蒋伟强告诉记者,自己从学婺剧开始就跟着老师学画脸谱。这么多年来,蒋伟强扮演的都是花脸的角色,所画出来的脸谱自然也是更为复杂。“刚开始的时候怎么也画不好,只能一遍遍重复着练习。”从老一辈艺术家手中传承下来的画脸谱这项技术活,如今已经被蒋伟强画得惟妙惟肖。
35年的艺术生涯,在年轻一辈的婺剧演员看来,蒋伟强算是一个“老艺术家”。蒋伟强骄傲地告诉记者,之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杨霞云便是自己的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他总是会给学生们一些自己的建议,哪个角色脸上的脸谱怎么画会更好,怎么画更能突出该角色的性格特点……“婺剧脸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现在很多年轻的演员虽然会画,但却很难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蒋伟强说,“我想把婺剧脸谱这门艺术发扬光大,能够被更多的人所理解。”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