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想通了,这几天马上腾空,全力支持西郊征迁。”5月29日下午,当征迁干部西郊村退休老书记程姣媗第三次走进征迁户陈宝福家中,陈宝福一扫以往的苦闷,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喝水。想起自己在过去几天里执拗地不愿意腾空,老爷子语带歉意地说道:“真是辛苦各位干部了,一次次耐心地开导我,帮我做思想工作。”
家住河盘桥路的陈宝福大爷今年已是85岁高龄,对于一早就在房屋征收协议上签下名字的陈宝福来说,困扰他的不是是否立即签约、支持征迁,而是能不能不马上腾空,搬出这栋屋子。陈宝福的妻子告诉记者,就为了能在老屋里再住上几个月,老人已经接连几天茶饭不思,就是想不通其中的“关窍”。为了推动签约腾空,西郊征迁特别为快速签约、腾空的征迁户设立了签约奖、腾空奖,那么,面对这些“给力”的激励措施,老人又为何固执己见,在签约后迟迟不肯搬走呢?陈宝福给出了答案:“一时半会儿还舍不得。”老人抚摸着屋中立柱,眼前依稀还能看见五十年前一砖一瓦、一木一石建造起来的场景。
“五十年前造房子太不容易,买不到造房用的房梁立柱,就只能自己去山上伐木,再搬运回来。”回忆起年轻时一点一滴造起老宅的场景,陈宝福顿时精神焕发,充满活力。在五十年前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造起一栋四间的屋子,足以自傲。
对于耄耋之年的陈宝福来说,无论是国人安土重迁的观念影响,还是自己对老屋五十多年的感情,都令他对这里难以割舍。所以,一开始当征迁干部前来督促腾空时,老人一脸不愿,“能住几天是几天,能拖一阵是一阵。”但随着干部们一次次地来到家中,倾听他的诉说,体会他的情感,还一桩桩一件件帮助他消除搬家顾虑,陈宝福有些“绷”不住了。
“一次来是拒绝,两次来还是不乐意,第三次看到干部们来‘家访’,嘘寒问暖,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反思自己签约后还是迟迟不搬,延误了征迁工作,给大家添了麻烦。”说到这里,陈宝福连连致歉,在征迁干部和家人开导下想通了的他像是突然撂下了一桩心事,言语间都是对西郊征迁工作的理解:“城中村改造是西郊发展的大好机会,就算不为我们自己,也要为子孙后代好好考虑。”
从难以接受到大力支持,陈宝福身上发生的暖心征迁故事只是西郊征迁中的一个缩影,而其中折射出的征迁干部愈挫愈勇、迎难而上、暖心服务的精神正不断感染着西郊群众,带领大家一起参与到西郊城中村改造的浪潮之中。据了解,截至29日晚10点,西郊征迁已累计签约33户,腾空7户。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