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解放军“白衣天使”与沙畈百姓的“鱼水情”

2021-05-27 09:27:29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周胜明

  122医院援建的平房

  2012年,拆了122医院援建平房,造了这幢三层用房。

  当年医疗队的穆世田与吴敏医生

  作者周胜明

  1975年3月,通沙石公路不久的婺城区沙畈乡周村(当时叫金华县高儒公社),迎来一批解放军“白衣天使”——122解放军医疗队,他们响应毛主席号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为当时高儒公社突发的“脑膜炎”病情而来,为帮助偏远落后缺医少药的贫困山区百姓而来。

  直到1977年10月,在约两年半的时间里,122解放军医疗队每六个月换一批人,共来过五批军医,每批约二十人,在交接班时为了工作,有的多留几个月,也有因急事提早走,也有前面来过后面又来的。他们住在沙畈百姓家,自己动手烧饭或与当地人员搭伙,除了上班工作,就与沙畈百姓一起生活。这些可爱的军医,在婺南山区沙畈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在大山深处各个小山村里,演绎了一段段美妙动人的故事,留下一曲曲英雄豪迈的赞歌,沙畈百姓至今津津乐道传为美谈,解放军“白衣天使”与沙畈百姓的这份“鱼水情”,是婺城乃至金华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史上精彩的一页!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1965年6月26日,当时的卫生部长钱信忠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医疗经费城市占去75%,农村只有25%……”他刚说完,毛泽东主席说:“我看把卫生部改成老爷卫生部好了!它不是人民的卫生部,卫生部只给15%的人工作,这些人主要是老爷,老百姓看病难,一无医、二无药!”“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就是著名的“六二六指示”。

  这是解放军122医院为什么会派医疗队、长达两年半驻扎在偏远山村的基本历史背景,哪里有特别需要,他们就到哪里。针对当时农村穷,农民连饭都吃不饱,没有余钱治病的现实,毛泽东主席曾这样说:“医疗机构应该本着医者仁心,它不应该把赚钱放在第一位嘛!假如我们的工人、农民朋友生病了,把他治好,这是最重要的。人发挥的价值,不能用医疗用品来衡量,我看我们的医疗机构要好好反思一下!”当时各城市医院下派医疗队,普遍实行基本免费制度,就是因有毛主席的这一指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场医疗卫生下乡运动,至今为百姓所称赞,它在全国范围内造成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促进是有目共睹的。

  据高儒村江云悌等人回忆,1975年初,当时高儒公社有许多人得了“脑膜炎”,高烧不退,很难医治,有多人因此去世,大人小孩都有,前一两年已有这情况。面对可怕的“脑膜炎”,大山中人心慌慌。情况上报后,金华地区行署也非常重视,122医院组成解放军医疗队火速下乡,调查并处理沙畈山区这一特别病情。

  经当年医疗队穆世田副队长回忆,那是1975年3月,122首批解放军医疗队一行18人,奔波八十余里来到高儒公社周村卫生院。当时的带队队长叫刁文杰,是内科主任,还有一个副队长叫耿忠林,是外科主任,指导员是宋月玲。122医院外派的这支医疗队由行政副院长徐志新主管,日常工作由刁文杰队长负责。122医院为了让医疗队更好地开展工作,带去一套小型X光机——当时是稀罕物,一套常用的手术器械,还有抽血化验的一些设备器材及药品。为了方便群众就诊,医疗队下设三个医疗点,分别在周村、山脚、高儒。当时金华县卫生局长陈昌桓对这支下乡的医疗队特别重视和关心,多次下乡关心医疗队队员的工作和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医疗队员们也特别感动。

  救死扶伤,展示精湛医术

  当首批122解放军医疗队在队长刁文杰的带领下,一行十八人来到周村,当地百姓兴奋异常奔走相告,解放军军医来了,“脑膜炎”不再可怕了!长期缺医少药,山里百姓有病难医,苦日子总算有盼头了。

  当年才20岁,在高亭完小担任民办教师的储爱萍,讲述了一件她亲身经历刻骨铭心之事。她说:“我去周村医院看脖子疼,已疼了几天,医生说是肿块,还太硬、过几天再说。我走出医院大门时碰到一军医,他一看就说早点治,应该马上手术。我扑在桌子上他就给我动手术了,周村虞彩琴医生做助手。他们当时用了一点点麻药,一把平常的剃须刀。”

  一把剃须刀做手术,不可思议!我问她是否记错,应该是像剃须刀一样的手术刀吧?她肯定地说:“没错呀!”后来,我采访当年医疗队穆副队长,问起此事,才知确实是先用剃须刀刮头皮的,这在医学上叫“备皮”,只有先把那片头皮刮干净,消毒之后才好做手术,做手术当然是专用器械,只是储老师扑在那里没看到而已。还有就在医生平常开方用的桌子上进行的手术,也太不规范了吧?可是当时破旧的医院里哪有手术室手术台呢?也是实在没办法呀。

  手术很成功,一星期后储老师完全康复正常上班。事实证明,那位军医准确判断、及时治疗对储老师是至关重要的。

  据高儒村人李荣森回忆,高儒村王根法因患阑尾炎,痛得不会走路,用躺椅抬到周村卫生院,122军医立即为他做了手术,据说住院总共花费不到二十元。他还说起自己脚上当年生个疮,化脓了,是驻高儒的一位军医给他一支药膏,叫他每天用盐水清洗伤口后擦,然后就治愈了。我还记起,我爷爷患白内障,也是他们治的,手术不要钱。

  穆副队长说:“当时医疗队下乡,是免费帮助乡村卫生院开展工作,并通过‘传帮带’方式,努力提高当地医生技术水平,我们的工资都由原单位发放,乡村卫生院收取病人药费及住院床位费等,当时是很便宜的。”

  这基本免费医疗的事实至今我还感到很神奇,当时国家那么穷,却能这么做,并且在山村里长达二年半之久,救治了那么多病人。

  随着122解放军医疗队到来,在他们精心努力下,许多患者从死亡边缘被拉回来,重拾健康,高儒公社群众“脑膜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老百姓拍手称好,大山中不再有各种谣言,人们生活重新归于平静。解放军医疗队从此驻扎下来,继续为沙畈百姓救死扶伤。

  “送医送药还得送钱!”122医院资助改善医疗条件,送医到最偏远山村

  当122医院主管医疗队的行政副院长徐志新来周村考察,他发现周村卫生院条件是如此简陋,只有一栋木结构民房,又看到山村群众是如此贫困,感叹说:“到这里不仅要送医送药,还得送钱呀!”

  在徐副院长的协调支持下,1975年10月从周村第五生产队征得医院后约一亩地,动工兴建了一排平房,包括两间手术室、两间妇产科用房、四间病房、一间X光机室、一间化验室、一间制剂室、一间医生办公室,平房前还做了一个小型花园,这样终于像一所卫生院了。当时如此大的改造工程,如果没有122医院的大力支持,靠当地是难以实现的。

  据当时卫校刚毕业的虞彩琴医生回忆,穆副队长及吴敏医生也证实,122解放军医疗队为改变当时少药状况,并凭借山区中草药资源,利用他们的技术和带来的装备用“70型离子交换器”及其它设备,办了一个小制药间,生产输液用葡萄糖、针剂(鱼腥针剂、柴胡针剂、银黄针剂)、片剂等等,降低这些常用药物成本,减轻患者负担。主管制药的是军医周跃新,其他医生护士有空也帮忙。

  冯光耀老师还提起一件事,大约1976年某一天,122解放军医疗队一行5名队员曾徒步到潭背草山村,在他家吃过一餐午饭。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蔬菜、笋干,还有点腌肉,加上玉米饭。在冯老师的记忆里,他们也不挑剔,吃得都很高兴。

  草山村是大山里最偏远的小山村之一,当时从周村要走长长的山路,翻越大山,这么偏远的山村他们也能到,并且为那里的村民免费体检,进行山村群众卫生状况调研,有病的给予治疗,实在不容易。在那几年里,122解放军医疗队跋山涉水,不畏艰辛,走遍大山中每一个小村庄,为住在每个角落的百姓送去健康与问候,那情那景,感人至深!

  给贫困缺医山村培训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这是一个特殊群体名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倡导支援乡村医疗建设,鼓励乡村有知识青年自学医学,他们也常赤脚参加田间劳动,身边带一只药箱,如果劳动中有人生病,就在田间地头给人治。

  122解放军医疗队深知培养当地赤脚医生的重要,这是乡村卫生健康重要一环,他们选派有教学经验的军医,集中全高儒公社三十多名赤脚医生,来自当时公社里几乎每个乡村,在高儒会堂开展为期三个月培训学习,整体提高乡村赤脚医生医疗水平,提高他们应急处理能力,以尽可能把他们的医疗技术留下。

  当时参加培训的赤脚医生有潭背冯光华、青草王日法、高儒李根友、乌云张清勇、周村徐文莲、停久虞樟芝、店边包文来等,在高儒村大会堂里,多名解放军医生轮流授课,在黑板上画图示意,还利用青蛙解剖手术作现场试验,理论实践相结合,生动形象。在高儒村参加培训工作的军医,统一住在村民兵室二楼,生活非常艰苦,但他们为了山区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无怨无悔。

  这样的培训共开展了两期,他们培养了这批农村赤脚医生,后来很多都终身从事乡村卫生事业,辛勤工作在乡村第一线,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救治山村病人。在居住分散的山村,赤脚医生随叫随到,经常行走几十里路或翻山越岭,无论刮风下雨,到患者家中问诊,更重要的,这些赤脚医生是乡村卫生健康知识的传播者,普及各种健康常识,对普遍迷信相当落后的山村,这支队伍是不可或缺的。这次122解放军医疗队对全公社赤脚医生的精心培训,对当时沙畈百姓真是雪中送炭!

  将军女儿皮卫华在沙畈山村

  沙畈百姓至今难忘122解放军医疗队在大山中所作的无私奉献,他们艰苦工作生活默默奉献,为山村百姓带来甜美微笑和温馨服务,用他们的巧手解除病患痛苦,挽救众多山村家庭的命运,他们就像山村夜空中一颗颗星星,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沙畈群众心目中。第三批来周村卫生院的还有七八名军医大学实习生——边学习边实践,她们青春靓丽,以甜美的微笑为村民服务,其中有一位实习生叫皮卫华。

  皮卫华,是参加过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的皮定钧将军次女,1971年在南京军区参军,1973年在上海军医大学学习,1976年3月来到周村卫生院,从事医疗护理工作。当年与她年纪相仿的储爱萍老师回忆道:“她热情大方,脾气很好,特别开朗活泼,做事特别认真,手很巧,很虚心,反正一点架子都没有,不像高干子弟。”在周村卫生院工作的虞彩琴医生对皮卫华这位实习大学生也印象深刻,对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非常赞赏。

  周村虞德胜说:“听我父亲说起过,122解放军医疗队里的小皮医生,小时侯还给我洗过澡。我七六年六月份出生,七月份她那任福建军区司令员的父亲因参加军演飞机失事,回去了就没再回来。后来大家才知道小皮医生就是皮司令的女儿,之前她每天在山里与其他医生一样辛勤工作,丝毫没有高干子女的骄傲。”

  一位军区司令的女儿,与其他普通军医一样,不顾路途艰辛,不顾山区条件恶劣,毅然为沙畈百姓服务,实在让大家感动啊!这也是当时山里人之福气。当年医疗队的吴敏医生还补充说:“当时来周村的女医生护士,大多是干部子女或家属,她们一样为山区百姓默默服务!”

  英雄事迹永远留在沙畈大地,留在百姓心中

  122解放军医疗队中,有一位永远留在沙畈这片土地上。他就是第二批医疗队指导员潘党生,一位名副其实的为党的事业而献身的政治处干事。

  “当年,潘指导为了护送一名叫孙向荣的重病护士外出就医而光荣牺牲。他当年还未娶妻生子,还很年轻,可惜呀!”穆副队长对此记忆犹新地说。

  乌云村张清菁,还清楚记得当年那天情景。她说:“那天下着瓢泼大雨,122医疗队有位病人抬到下木殿(乌云石拱桥)那里,说是人虚脱了。有人急忙到乌云医疗站(乌云村口会计室的一间房子)来取药,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我又烧水临时消毒注射器。我消毒时,那人穿着雨衣站在大门口,望着大雨一声未吭。他拿了药品器械消失在雨中。不久,传来噩耗:医疗队的指导员被洪水冲走了。”

  这里补充一下,1975年7月,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冲垮了青草桥,当时国家也紧张,未能及时修缮,进出靠一竹排过渡,122军医回家都要走路,竹排渡过才能有车。青草村通山脚村东岸有一条古道,但潘党生指导员为了不耽误病人,与队友王永清毅然冒险渡水想去对岸撑竹排,才遭此不幸。

  直到第二天潘指导员还未找到,沿白沙溪百姓得知噩耗,自发到溪滩中去寻找英雄,呼唤着英雄的名字。后来,辽头村党支部书记曹司金在山脚蔡家潭边首先发现英雄尸首。当年正在山脚小学读书的郑路福还清晰记得当时情景。

  现在青草村公路桥南端,当年潘党生指导员落水处,立有一块纪念碑,碑上刻着:“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八日,潘党生护送病员在此抢渡洪水,不幸光荣牺牲,为纪念潘党生同志的英勇事迹,特此立碑纪念。”

  潘党生指导员为改善山区医疗条件来到周村,为护送病中战友而英勇牺牲,牺牲在救死扶伤的战斗岗位上,沙畈百姓世代纪念缅怀潘党生烈士。

  “ 122”成了山村百姓心中一个美丽的数字符号

  122解放军医疗队深入婺南沙畈山区,一晃过去已近半个世纪了。122,在这半个世纪里,一直是山村百姓心中最美的数字符号。

  那些年,沙畈人只要到城里看病,大多到122医院。那是一份鱼水情,那里有亲人般熟悉的笑脸,有解放军军医精湛的医术,有一份份沉甸甸暖绵绵的信任。

  乡村教师王素莲说,当年她年轻的丈夫为乡里开中型拖拉机运氨水,在新兰村上的寺安岭大转弯处因氨水液体荡得厉害,拖拉机失去平衡翻车,造成重大事故,她丈夫被紧急送往金华122医院,军医尽力抢救,他才脱离生命危险。

  李荣森也回忆道:“八十年代初我父亲胃出血,送往122医院,几年前杨翠兰、姜媛媛等几名医生曾驻高儒医疗点,多次到我家吃过红薯——当时农村也没啥好东西招待这些医生,但她们却念念不忘那红薯,与我家关系很亲密,还曾送给我一把三节手电筒。我爸在122医院,受到她们亲人般的照顾。”我爷爷在1986年一只眼白内障复发,我陪他去122医院,那里的眼科医生再次为他主刀,当时手术费仅六元,总共才十几元,未住院就开刀,开完刀第三天就回老家。

  山里群群友雨晗书杰说:“看到群里发122解放军医疗队治病救人光荣事迹,回忆小时候的奶奶了,从小我们家对解放军122医院有着深厚的感情。”

  ……

  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已拉开序幕

  到了新世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伟大战略,努力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把乡村振兴提升到法律的高度。为此,我们回想起四十多年前122解放军医疗队的下乡行动,以及他们为沙畈百姓作出特别突出之贡献,特别赞赏这个医疗团队的精湛医术,特别感谢122医院出资改善周村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及精心培养当地赤脚医生,特别惦念将军之女皮卫华的真情奉献,特别缅怀为此而壮烈牺牲的潘党生烈士。

  乡村振兴,是一幅美丽蓝图。如今,这幅蓝图已拉开序幕:周村卫生院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香港大业织造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炳麟偕夫人冯月娥女士,资助建造了“德恩楼”,2012年又拆了原122医院援建的平房,建成三层楼房;当年王老师丈夫出车祸的新兰寺安岭已降坡并取直,大大减少了车祸发生几率,辽头段凿开一段隧道,让公路直通山两边,无须艰难爬坡,整条白门线都已拓宽改造,山里人的出行已更顺畅方便了。

  乡村振兴,让沙畈及各处较偏远落后的大山乡村,尽快都拥有完善方便的医疗交通教育基础设施,让山村百姓更健康幸福美满生活,让我们尽情期待这幅最美的乡村振兴蓝图吧!

  本文主要根据原122医院医疗队穆世田副队长和吴敏医生的回忆,当时周村卫生院医生虞彩琴的回忆,山里群群友朱宝琦、张清菁、储爱萍、王素莲、冯光耀、李荣森、虞德胜、郭水堂、郑路福、李慧娟等群里交流口述、提供线索整理而成。周村医院照片由郑桂福、吴志芬提供。

责任编辑:郑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