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铮誉)“我出生在蒋堂镇,经常听爷爷奶奶讲他们以前在山里的故事。作为新一代移民,我们要传承当年先辈们艰苦创业的精神,更加努力去奋斗,为家乡作贡献。”8月23日,准大学生邹宇豪听了婺城区蒋堂镇沙畈村委会副主任许芳增的宣讲后深有感触地说。今年,他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领到了村里的3万元奖学金,再过几天,他就要到学校报到了。
“图片上的这种房子算是好的,当时大多数房子都是泥瓦房,没有几栋是砖块砌成的。如今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在沙畈村党群服务中心,许芳增面向村民和准大学生们上起了开学第一课。
合照背后的故事、沙畈水库搬迁过程、村庄的30年变化……许芳增结合展板内容,讲述艰苦奋斗的移民精神,将移民村的“逆袭”之路娓娓道来,带着大家忆苦思甜。“留住这些记忆,就是留住了乡愁、延续了文化,以后不管你们走得多远,都不要忘了家乡。”许芳增动情地说。
沙畈村是水库移民村,在2019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原有的沙畈、溪口、大立元、田甫、年坑5个村合并为现在的沙畈村,在册人口1900余人,村民涉及6个民族。下山时,村民平均年收入不足千元,村中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环境简陋脏乱。眼下,蒋堂镇沙畈村里一栋栋整齐高大的楼房拔地而起,还建起文化街、文化广场、集体厂房,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00万元的跨越,成为“下山安居创富”工程最鲜活的例子。
“千万工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源头,,成效显著、影响深远。关停影响环境的木材加工厂,发展来料加工业、商贸服务业……在婺城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沙畈村依靠党建引领,抢抓发展机遇,走出一条从移居到定居、从安居到乐业、从乐业到共富的新时代共富先行之路。
46岁的钟孝兰是畲族外来居民,十多年前嫁到了这里,她说:“这些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居住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无论是本地村民还是少数民族,都相处得很融洽。”宣讲结束后,沙畈村党总支书记虞锦明和学生们来到法治公园,现场为大家上了一堂法治课。今年年初,沙畈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村中建起了法治公园、法治长廊、共富文化街等法治阵地,形成了一步一美景、一景一讲法的法治氛围,群众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连续11年实现零上访,矛盾不出村,让村民乐于、安于“栖沙畈”。
“沙畈村能摸索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得益于‘千万工程’的指引。”虞锦明表示,接下来,该村将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着重青年培育人才,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切实把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学好用好,绘就和美乡村共富新图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