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活跃在一个人指尖的茂林修竹

2024-01-02 09:55:51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冬日的暖阳洒满街巷,雅畈老街的竹篾店里,年过七旬的婺城区竹篾技艺传承人曹师傅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条条厚度不过三四毫米的竹片被剖成12片,而后经过细致抛光,成为这位老工匠探索新制竹艺的最佳材料。

  货架上,竹制包包、竹制便当盒、竹制花篮、竹制水果盘等琳琅满目,古朴精致。据悉,曹师傅不及弱冠之年就跟着师父学习竹篾编织手艺,二十多年前便来到雅畈老街经营自己的竹制品铺子。早年,曹师傅主要以制作销售竹筐、竹篮、竹席等农事用具及生活用品为主。

  在中国世代沿袭的农耕文化生活里,竹子化作各色竹制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成为贯穿曹师傅大半生的动人影像,如竹簟,呈长方形,可以平铺在地上,用来晾晒稻谷、豆类等,不用时可以卷起来;如竹匾,呈圆形,可作晾晒大颗粒农作物之用;如竹筛,以前大多用来筛稻谷、豆子、芝麻等农作物;还有竹簸箕、竹箩筐等,这些都是收获稻谷、玉米不可缺少的主要工具。

  在曹师傅看来,砍竹剖篾制竹器,大抵是最见功底的技能。劈好竹条,挑选出一根,稍稍抛光,然后蹲下身子,握住竹条,操起工具刀,握刀一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将竹条顶端紧紧扣住,工具刀便在中间轻轻切入,在篾匠师傅手指的轻轻推送间,竹条便一寸一寸地跟着挪动,逐渐被分成均匀的两层。篾匠师傅会将下面一层舍弃,拿起上面的一层继续分层,缓缓推出轻如蝉翼的一层,渐渐拉长。遇上竹节的部分,篾匠师傅偶尔也会需要拿嘴帮忙,双手扣住竹条,嘴上一用力,把那层竹篾从竹节上轻轻剥离出来,不足3毫米的竹条将被剖为至少8层,甚至12层,剖得越薄,竹篾的柔韧性就越好,编织起来就越是自如,成品也越是轻便、耐用且舒适。

  准备好竹篾,接下来便是编织的工序,且看各色竹制品上纹路纵横交错,便知其中的繁复。一张篾席打三层,一张篾席大概需要640根竹篾,每根竹篾长约3米。功力深厚的篾匠通常掌握着不同的编织手法,指尖编织出各类花色,周边水波纹,中心一个“田”字,但凡一根竹篾穿错了,整个图案就编不成了。唯有农耕文化孕育出的敦厚机敏,才能巧手定乾坤,创造出沁满竹香的万象风景。

  伴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这些器物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小店门前日渐冷清,可是,近来雅畈老街上吹起的新派文创风让这个老手艺人嗅到了年轻的味道。他告诉记者,篾匠活儿是学不完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让这门老手艺常变常新,流传百世。(记者 张苑)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