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2+3”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三年行动,五大产业产值超194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4%,工业投资增长66.5%,连续11个月全市第一;培育“小升规”企业4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家;2家企业获评省“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9家……一个个翔实的数据,提振了打造活力婺城的底气,展现了婺城产业层次持续跃升的态势。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聚焦产业强链实干争先,奋力实现新型工业化新突破。更高能级建设未来智造中心,更大视野建设未来产业中心,实现产业平台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转型提升,产业主体扩容提升……连日来,就如何加快提升经济能级提升和创新能级提升,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不同层面,提出了真知灼见。
向数智要潜力激活发展新动能
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数字化不仅是企业生产力,更是未来企业的竞争力。在婺城经济开发区飞扬智能制造平台,今飞智造摩轮有限公司,着力追逐数字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从自动化车间到数字化车间到智能工厂,再到未来工厂,不断迭代升级。
“我们引进并应用了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生产线设备,使用人工比传统生产线减少20%以上,实现了人均生产率提升139%、万元产值成本下降10%,在质量管理体系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今飞控股集团董事长葛炳灶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十链万企”数字化改造攻坚行动,构建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的新智造体系,创建省级智能工厂(未来工厂)1家、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家以上、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超30家。这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数字化不仅需要迭代设备技术,更需要人才智力支撑。”葛炳灶建议,政府要加大政策引导,抓实要素供给,重点在金融、政策等方面支持更为精准有效,支持制造业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造。要探索高校、职校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构建起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做好“暖心留婺”文章,让“领雁来婺”“青年聚婺”,让人才在企业有用武之地,引得来、留得下、发展好。企业也要提升对数字化改造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规划,主动谋划数字化改革,提升企业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打造科创园区提升创新能级
据统计,目前,婺城区有大大小小的产业园区117个,从产业园区的数量上来讲,婺城位居前列,但是产业园区总体“块头”不大,亩产税收低,集聚度不高,实现“量质并举”发展任重道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强城北跨境电商产业园,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培育跨境电商企业30家以上;全力打造师大创新城,加快推进浙师大金华科创园等标志性项目建设。毋庸置疑,产业园区对于更大力度建设未来科创中心、提升经济能级和创新能级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个产业园区要稳健发展、对经济发展要持续贡献,在区政协委员、金华大世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士贵看来,打造一批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科创园区是推动婺城科创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此,他建议:要进一步把好准入关口,一方面要结合婺城当前产业发展现状和“一带七心”布局,着重引进科创型园区,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产业集聚明显、服务能力强的产业园区建设,切实防止产业园区空心化。同时,要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出台更能激发创业创新、更能着眼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和考核评价体系,深入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成果转化等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聚焦创新发展力促提质增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聚焦科创强基实干争先,奋力实现创新驱动新突破”作为2024年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之一。
这些年,赤诚工贸专心专注做好一只锅,不断升级技术,优化产品结构,以创新提升品质,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发展的篇幅着墨颇多,这足以表明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区人大代表、浙江赤诚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夏彪坦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些强企促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坚定了企业家的发展信心。民营企业在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进程中将大有可为,要坚守实业、做精主业,为婺城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婺城正聚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以汽车零部件、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或未来产业。如何围绕创新助力产业发展?夏彪建议,要切实发挥区域内的科研机构创新研发的主力军作用,尤其是浙师大金华科创园、浙江光电子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更多瞄准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项目的部署立项、人才引进以及技术推广等工作,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同时,进一步转变科技成果转化的观念和意识,建立个性化、精细化、多元化的支持服务体系和互助体系。
拓展新兴市场做优外向经济
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尽管2023年婺城区外贸面临巨大挑战,但还是实现了平稳增长,民营企业继续发挥了稳外贸“压舱石”作用。
迎难而上,出海拓市。“一年来,我们既稳固传统市场,又拓展海外市场,外贸出口稳中有升。”区人大代表、浙江高荣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群基说,作为一家生产化妆品的传统外贸企业,公司一手抓产品研发创新,一手抓新兴市场开拓,在外贸需求经受冲击的情况下,通过做大“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来填补缺口,收获超预期。
新的一年,婺城区如何进一步支持企业“走出去”,助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高群基建议,要继续开展“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推介新产品,巩固老客户,寻找新市场。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营销网点、研发中心、展示中心,收购境外品牌等,以“海外分支机构+海外仓”的模式推动外贸促稳提质;同时,积极扩大新兴市场朋友圈,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前往迪拜等地理位置优越、国际交通便利、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为行业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从订单管理、客户管理到物流、仓储、清关等供应链服务。
扶上马送一程培育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作为婺城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区小微企业2000余家,大多为个人投资经营。小微企业也为高校高职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聚力开展“五企培育”攻坚行动,打造企业主体梯次培育链,新增优质“小升规”企业40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品字标”品牌企业5家,牵头制定“浙江制造”标准3项以上,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优质企业。
区政协委员、浙江福川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红儿说,当前,小微企业遇到了很多风险挑战,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小微企业一直沿袭陈旧的管理方式,粗放经营,信息闭塞,缺乏对政策动向的了解和市场走向的判断,导致企业负重前行、发展滞后。
为此,程红儿建议,围绕产业主体扩容提升,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以“三服务”“四下基层”等活动为载体,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发展支持。引导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改进生产工艺、生产条件,提高创新能力,蝶变为“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越优,企业发展就越加充满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就愈发光明。过去一年,婺城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求,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力打造政务服务最便利、法治保障最有力、市场环境最公平、经济生态最健康、人文环境最和谐的营商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聚焦营商环境实干争先,奋力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突破,更大力度推进重点改革,更暖服务提升助企实效,更实举措优化投资环境。
“营商环境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围绕如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区政协委员、蒋堂镇党委副书记方家杰建议:要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通过培训班、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等多种途径,向社会、企业、群众解读条例,营造“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要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进一步优化基本政务服务、融合增值服务,建立健全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处置机制,进一步畅通企业反映问题渠道,实现“企有呼、吾必应”,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两会期间,在各个会场和驻地,代表委员们讨论的议题十分广泛,改革发展、人才科技、项目建设、招大引强、平台打造等热词频频提及。可以预见,代表委员心系婺城发展的真知灼见,必将激发企业做深做实转型升级真功夫,厚植优势,补齐短板,婺城经济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艳阳天”,建设更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也将有更坚实的支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