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博物馆、读书会、咖啡厅……

婺城乡村有了“文艺范”

2024-05-27 08:40:01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曹静怡

  乡村是家园,也是回望乡愁的归处。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越来越多的人都想着走出都市生活,奔赴乡村寻觅一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乐趣。

  乡村咖啡馆、乡村读书会、乡村研学……走进婺城区雅畈镇汉灶村白杜龙村,可见羊肠小道两侧,幽幽绿竹依偎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各类乡村业态点缀其中,让乡村旅游彰显“文艺范”的同时,也为游客带来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

  01文艺气息浓厚,让流量变成“留”量

  “喝着乡村咖啡,尝试自捏泥坯,欣赏乡村美景,这样的日子真惬意啊!”近日,婺城区城西街道的陆阿姨跟随旅游团来到白杜龙游玩,回味着乡村之行,意犹未尽。

  来到婺州窑博物馆,各类精美的瓷器置于眼前,从古代婺州窑瓷器的“探寻古迹”、婺州窑烧制技艺、当代婺州窑作品“古今对话”到婺州窑非遗体验馆,在这里,游客们的目光追随着一件件精美的器物,深入了解婺州窑的发展历史,犹如经历了一次梦幻的穿越之旅,共赴一场盛大的婺窑盛宴。

  据了解,婺州窑是金华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日益增长,以及博物馆本身不断推陈出新、提供更多元化的展览和活动,博物馆已不再仅仅是收藏和展示文物的场所,也是人们学习、交流和互动的平台。自2017年5月婺州窑博物馆正式开放以来,曾经地处偏远少有人问津的村庄如今常年吸引市民游客无数,在让这里热闹起来的同时,也为乡村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

  文化的种子深埋于乡村土壤之中,只要有阳光雨露,就能够萌发成长。距离婺州窑博物馆不远处,在置有万卷藏书的人间浅睡书院里,每周五举办的“乡叙读书会”总是热闹非凡,众多读书爱好者围坐一圈或聆听知名作家分享阅读心得,或沉浸式遨游于书香的海洋,言笑晏晏,喜笑颜开,让具有泥土气息的乡间,也更多了几分人气和书卷气。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赋能,开展乡村阅读,在引导基层阅读、构建书香耕读文化的同时,也成为雅畈白杜龙这个文化艺术村的一个鲜明特色。”作家桑洛告诉记者,乡叙读书会是由小星球公益协会与他在2021年联合创办,多年前他来到这里,认为此地风光无限,便于2021年租了一间老房,进行一番改造后,变作如今的人间浅睡书院。目前,书院已举行各类读书会五十余场,并吸引来自金华城区、武义、永康等地的读者们相聚于此,让书香气质于这普通的乡村中悄然绽放,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片“桃花源”。

  02新业态百花齐放,让心灵有了归处

  粉墙黛瓦,篱笆环绕。离开人间浅睡,“积木咖啡”的浓郁咖啡香自幽幽小巷飘来,牵引着路过的行人前往一探究竟。

  绿植、竹椅、蒲团围坐……走进这处乡村咖啡馆,只见其间布置大方得体、舒适自然,黑色摇椅,白色沙发,落地镜前照映着屋外绿意盎然,红砖墙上挂着美丽的油画。屋外还有烤披萨的柴火窑,赏心悦目的荷花池,当清风拂过,荷风阵阵,白色幕布轻轻晃动,裹挟着几缕咖啡香,沁人心脾……

  老板娘李晓有着浓浓的乡土情结,和桑洛一样,机缘巧合下她从城市来到这里,一眼便看中了这个大院子,决定将这里打造成一个能安放忙碌身心的温馨港湾。她坦言,“村咖”兜售的是美丽的风景,贩卖着温暖与治愈。这些年来“积木咖啡”生意经营得不错,来这里的朋友们一边品美味咖啡,一边赏美丽风景,松弛感的满足,成了不少人下乡喝咖啡的理由。

  “村咖”的亮眼表现,是乡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生动缩影。而在白杜龙自然村,加入其中的“新村民”并不只李晓一个。再走数十步,就是离休职工汪东红的“快乐手工”工作室,屋内是色彩梦幻的植物扎染,制作精巧的草编制品,技艺精湛的挂件香囊,一件件寻常物什被巧手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到处都能看到她热爱并创造生活的模样。工作室拐角处,还有近来新开张的刘氏漆器粉饰一新,各类精美的漆器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也有许多路过的年轻人拿出手机拍照打卡,有的还开起直播。

  “白杜龙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不自觉地让人沉下心来。”汪东红告诉记者,她们并非这里的原住民,却被此间乡村独有的人文气息所吸引,于是在这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另一个家。这些年来,她也带动了一些村民一起制作手工增加收入,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这个过程中,令汪东红惊喜的是,村上不断有许多有想法、有创新精神的文艺家加入进来,大家都在各展所能、齐心协力地把村庄建设成一个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在婺城,像白杜龙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当村庄变成一道道艺术风景,人们从城市向往村庄早已不是偶然。近年来,婺城区委宣传部、区文联陆续推出了“文化乡创”“艺术乡建”等项目,利用村庄的自然、文化资源,引导文艺创客、非遗传承人、文化企业等入驻乡村,并积极挖掘旅游特色亮点,修复古建筑,让艺术赋能乡建,实现乡村蝶变已不再只是一种展望。

  文化筑基融圈,文旅融合发展。如今白杜龙的惬意时光成为无数人向往的诗意生活,在区、镇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村干部、党员的努力下,方兴未艾的乡村旅游,正俘获更多城里人、年轻人的心,成为乡村嬗变的生动注脚。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