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北山四先生”与后溪河村之渊源

2024-08-14 08:47:0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施新

  婺城区罗店镇后溪河村,北靠金华北山,西有龙回塘水库,潺潺溪水由村后流入,如一束美丽的白练在村中环绕而过,后溪河村因此得名。何姓是后溪河村的主姓,自建炎戊辛元年迁居至此,已繁衍生息27代,居住村落也几经演变扩展。何氏一族中最为声名远播、彪炳史册的当属“北山四先生”之首的何基。

  1

  何基

  何基(1188-1268),字子恭,出生于婺州盘溪(后溪河),以其居北山之阳,故世称北山先生。其祖父何松,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历官朝散郎、徽州通判;为官清廉,好学,多交善士。其父何伯慧,曾任临川县丞、承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人称“崇道公”。何基为崇道公次子,自小身体清弱,寡于言笑,过了上小学年龄才开始接受师训。

  20岁左右,其父崇道公为江西临川丞,当时黄榦刚好为临川县令,两家往来通好,在父亲的授命下,何基与其兄何南坡共同拜黄榦为师。黄榦是朱熹女婿兼高足,精研朱子四书学,后为朱熹托钵之人。

  入门之初,黄榦首先教他们为学根本,先要立志,要有“真实心地、刻苦功夫”,从此何基开始全面学习伊洛理学思想和朱子四书学。加之何基的母亲与黄榦的夫人即朱熹女儿情如姐妹,“每得闻紫阳家庭之训以示先生”。经过五六年的勤学努力,何基已得黄榦和朱子四书学精要。

  至27岁,何基从临川返回金华,临别时黄榦又告诉他:“但熟读《四书》,使胸次浃洽,道理自见。”这“临别之教”,是黄榦继承的朱子理学心法,也成为何基终生服用、递相授受的为学之法。

  回金华后,何基就隐居后溪河老家,精修四书,反复诵习,潜心理学。后来遇到朱熹门人杨与立(船山先生),赞许他的学问与修养,人们才知道他是一位杰出学者。从此声名大振,慕名来学的人很多。逐渐在乡里形成了以传承朱子学为学术倾向的学者群体。

  何基47岁时,王柏来学,王柏时已38岁。何基用胡宏之言教他:“立志以定其本,居敬以持其志,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间。”

  宝祐二年(1254年),何基66岁时王柏又引23岁的金履祥来学,何基教以“自今日截断为人”,示以为学之要。在金履祥卜庐建居时,何基为题匾名“仁山”,以示勉励与期许。这两人后来都成为传承传播朱子学、弘扬四书学的中坚和大师。何基被称为金华北山学派的首庸、开创者,后溪何村也随着何基之名而为时人所熟知。

  在学者与官僚往往“一身而二任焉”的时代,何基显得有些例外,其一生以传播朱学为业,漠视名利,对朝廷的三次任命,皆固辞不受。终以布衣而逝,享年81岁。其学说奠定了“北山学派”以《四书》为基础,熟读精思、浃洽胸次、明理见性的学习进阶和学术基调。死后七年即南宋恭帝德幸元年(1275年)获赐谥号“文定”,故史书又称为“何文定”。

  2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初自号长啸,30岁后改号鲁斋,出生于婺州金华县大云乡安期里,为金华的名门望族。

  王柏的祖父王师愈为杨时门人,年二十七登进士,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族伯父王淮为金华历史上为官最高、名气最大的宋朝名相。父王瀚,字伯海,为师愈长子。与其弟漠、洽从朱子学。又师吕祖谦,为丽泽门人,学者称定庵先生。历青田县主簿等,官终朝奉郎,主管建昌军仙都观。

  王柏自幼抱负宏伟、志向远大,慕诸葛亮之为人,自号“长啸”。15岁时不幸父亲逝世,家道中落。年过三十,知家学授受之源,去“俗学”以“求道”。又登朱熹门人杨与立之门请教,杨氏告其何基学问渊源,即往盘溪拜何基为师,此时他已38岁。何基授以立志居敬之旨,并作《鲁斋箴》勉励他。王柏自是发愤奋励,读书精密,标抹点检,旨趣自见。何基称其“会之二十年工夫,胜他人四十年矣。”

  淳祐十一年(1251年),王柏被聘为丽泽书院山长,丽泽书院随着原创者吕祖谦弟兄的逝去而冷清,王柏去后,对书院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培训师资,规范课时,严肃纲律,使书院气象焕然一新。

  景定三年(1262年)秋,应上蔡书院山长扬栋之请,王柏被聘为书院堂长。王柏在天台上蔡书院首讲谢上蔡“大居敬,归穷理之训。”天台后学始得闻正学传授之要。

  从上蔡讲学归来后,王柏建岁寒堂教授学生,四方人士纷纷来学。教人自《四书》始,归于经世致用。他关心国家安危,痛陈时弊,冀求统治者有所更张,挽回颓势。学术上善于独立思考,能不完全墨守成规而有所超越,表现出大胆的疑经精神。

  咸淳十年(1274年),即襄阳失守的次年,王柏怀着深深的遗憾“整衣冠端坐而逝”,享年78岁。第二年,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特赠承事郎,太常以“广博德能,行善可纪”赠谥“宪”,门人金履祥等加“文”,私谥为“文宪”。

  王柏是知行并重、学性兼修的一代醇懦。正因为他的博学杂取而又理归于一,有力地拓展了四书学体系,成就了北山一派博大而又深厚的气象。

  3

  金履祥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出生于婺州府兰溪县纯孝乡桐山村。其曾祖父、祖父、父亲均为当时乡里闻名的博学多才贤士。

  履祥的曾祖以孝行著称,朝廷为此特改其乡曰“纯孝”。母童氏,生四子,履祥排行第三。史书载履祥母亲临分娩时其父正外出办事,当晚梦见自家私塾墙上画的一只老虎身上花纹特别清楚,且化成真虎走向房中大吼,其父从梦中醒来道:“维熊维罴男子之祥,吾殆得男也耶。”到家,果然是儿子,遂以“祥”名。稍大,更名为开祥,履祥的老师和同学认为开祥不像读书人名字,才改名履祥。

  金履祥幼而敏睿,父兄授书即能吟诵,其聪明如同成人。18岁试中待补太学生,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名声已在外。然而就在其科举道路一帆风顺之时,他人生的志向发生了重大改变。开始向往濂洛之学,闻北山何基先生的学问得朱子真传而仰慕不已,苦于找不到引荐人拜其为师。后在同郡好友王相的帮助下终于得以受业于王柏。首次见面,履祥就迫不及待地请教为学之方,王柏告诉他:“立志。”履祥又请问读书之目,王柏答“自四书始已。”由此也为其后钻研四书学打下了基础。

  此后不久,王柏就带履祥一起拜访了何基,在王柏的推荐和引见下,金履祥终于跨入了朱子理学殿堂,正式成了何、王两位的学生。履祥自此学问突飞猛进。

  金履祥深受何、王思想的影响。讲道论德,谆切为人。同时关注社会现实,壮年时尝游临安,念念不忘救国大事。宋亡后,携其妻子避居金华山中讲学传道,所著文章只写甲子,而不提及年号。署名则曰“前聘士”。曾作《广箕子操》,表达他深切的亡国之痛及个人无力回天的悲愤之情。

  此后金履祥专心于讲学,先后在严州钓台书院、金华丽泽书院、兰溪齐芳书院和重乐精舍讲学。从学者络绎不绝,如柳贯、吴师道、许谦、唐良瑞、叶克成等,又因家居兰溪仁山之下,被称为“仁山先生”。

  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金履祥70岁时,许谦自金华来学,时金履祥设教金华吕成公祠下,谦从卒业。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金履祥逝世,终年72岁。元顺帝至正中(1341—1368)特谥“文安”。

  金履祥学识渊博,不囿于师说,其思想继承了王柏注重现实的精神,在学术上则继承了王柏的疑经精神,治学不为性理之空言,较为笃实。

  4

  许谦

  许谦(1270-1337),字益之,自号白云山人,出生于东阳笠泽村,其祖先京兆人。后从平江徙婺为金华县人。祖父许应鸾由金华移居东阳笠泽,笠泽村距白云洞里许,此即许谦自号之由来。其曾祖和祖父均为乡里有名的饱读诗书之人,世代业儒,均未入仕,家境清贫。父贡士君,字日宣,母陶氏,许谦是他们的次子,可谓出于书香门第。

  许谦刚能讲话,母亲陶氏口授《孝经》《论语》,入耳辄不忘。许谦的堂叔父为许觥,宋淳祐丁未(1247年)年进士,无子。许谦由是6岁出继堂叔父许觥为子。不幸父死,家破国亡。世事之变迁,使他“身世羁孤”,家存万轴书,烧成灰烬。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仍不忘继承先人的遗业,又惧怕老来学业无成,所以废寝忘食,昼夜苦读。

  许谦32岁时闻听金履祥在兰江讲学,即拜其为师。金履祥语之曰:“士子为学,若五味之在和醢,盐既加,酸碱顿异。子来见我已三日,而犹夫人也,岂吾之学无以感发于子耶?”谦闻之惕然。履祥嘱其请不拘常序就弟子列。因其学问渊博,深得金履祥的欣赏和器重。

  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 ,金履祥病逝。许谦为其编著文集并写了挽诗和悼文。表达了对恩师道德品行的深切怀念和继承学统的坚定信心。

  许谦学问渊博,声名远播。官府多次举其出任官职,皆坚持不就。后为门人许孚吉迎之八华山居住,不久开门讲学。许谦在八华山中设立了八华书院,亲撰《八华讲义》,明确了学习的态度、做人的宗旨以及教学的原则。一时间八华书院闻名于世。延祐三年(1316年)因奔侄丧而回故里。回故里后他依然开门讲学,从事教育四十年。当时着录于名册之学生有千余人,“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

  元惠宗元统二年(1334年),许谦65岁,其兄璟在广州去世,许谦赶去奔丧,导致病情加剧。三年后的十月,许谦病重,正衣冠而坐,门人朱震亨进曰:“先生视稍偏矣。”许谦乃端正身姿,整肃衣冠,平静而逝,享年68岁。

  元惠宗至正七年(1347年),谥“文懿”。

  许谦在诠释传经方面,可说是把金华朱学推向了鼎盛时期,其思想对于继承程朱理学,使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起到了极大作用;同时也为明代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铺垫。时人黄溍曾曰:“出于三先生之乡,克任其承传之重。遭逢圣代治教修明,三先生之学,卒以大显于世。然则程子之道得朱子而复明,朱子之大至先生而益尊。先生之功大矣。”其言甚当。

  5

  入祭孔庙

  在“四先生”中的最后一位许谦逝世后的第二年(1338年),金华府就祠其于学宫。至元朝后期,金华府就在金华东旌孝门外建有四贤书院,以祭祀何、王、金、许四先生。后在元末战火中被毁。至明成化四年(1468年)十月,金华知府李嗣在金华城东泐重建书院及正学祠祀四先生。并请明宪宗朱见深赐题“正学”匾额,三元及第的名臣商辂撰《敕建正学祠记》,同时给皇帝上“请四子从祀孔庙疏”。

  孔庙,是祭祀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庙宇,象征着儒家文化的最高殿堂。自汉至清2000年的历史中,在孔庙享受祭祀的共有173位,包括孔子及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和孟子及弟子,剩下的仅仅90余人,都是中国古代的世之楷模、思想大家、古圣先贤。这些人中,金华就占了5位——吕祖谦和“四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这是金华作为“小邹鲁”的光荣与骄傲,也是今天后辈学人的楷模。特别是“北山四先生”,几代金华知府经过200多年的不懈努力,才使清廷于雍正二年(1724年)议裁决定孔庙增祀,其中何基、王柏列东庑先儒,金履祥、许谦列西庑先儒,由此标示了国家学术权威机构对他们的认可。

  清代的金华学者王崇炳阐扬婺学云:“婺学自北山四传至白云先生,中间鲁斋仁山,两世皆单传,至白云而天下浑一,燕赵齐鲁淮扬之士,皆百舍重趼而至。登弟子集者,几于千人。道风广布,十倍于前矣。”由此也印证,在理学的发展流变中,四先生所起的承上启下作用功不可没。其后学中更是人才辈出。如:柳贯、黄溍、吴莱、吴师道、宋濂、章懋等,他们在承袭朱学的同时,能注意营造自己的特色,改变宋代重理轻文倾向,形成金华朱学学源交叉、博采众长、理学和文学并重的交融之势,为最终形成浙学之精神内涵打下了基础。

  作者简介

  施新,浙江东阳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金华地方文献研究,著有专著《胡凤丹父子与金华丛书、续金华丛书》《北山四先生及四书学通论》等。现为金华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金华市委宣传部“婺风宋韵”专家团成员。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