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莎
每逢假期、周末,乡村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走进古村落,穿行小桥流水,赏碧水蓝天;在田间地头,采摘新鲜蔬果,呼吸新鲜空气……这些看似寻常的乡村生活片段,如今成了许多人追寻的“诗和远方”,更是村民自己的“诗和远方”。
曾几何时,许多村庄无产业、村民收入低,不少年轻人背井离乡,村庄变成了“空心村”。从无人问津的乡村,到游客纷纷到访的旅游地,改变如何发生?
这几年,琅琊镇泉口村发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铁店窑遗址的文化优势,把古老文化做成现代产业;安地镇岩头村旁的梅溪经过当地及有关部门治理之后,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到夏日,游客络绎不绝。前不久,梅溪还入选了浙江省2024年度“幸福母亲河”名单。
从当初籍籍无名的小乡村,到如今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的美丽乡村,发展的关键在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让一批批沉睡的资源醒过来,找到一条适宜各村发展的特色之路。
放眼婺城,村容村貌美、富民产业强这样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乡村不在少数。近年来,各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扮靓乡村的同时改善人居环境,同时放大各自的优势资源,打造“一村一品”。在此基础之上,民宿、研学、电商等一批新业态产业落地。如今,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吸引着一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
乡村发展需要年轻人,乡村蝶变离不开年轻人。在沙畈乡停久村,29岁的刘健强与团队成员探索打造白沙文化研学路线,并利用网络直播帮助村民售卖大山里的“土特产”;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王海智把目光投向了长山乡桐思岭村,计划实施果莲—油菜—泥鳅套养轮作、早藕—水稻—泥鳅套养轮作,建设农旅结合、高效轮作、农产品加工的田园综合体,将水果莲子打造成为长山乡地标性农产品……
乡村发展势头火热的大背景之下,我们也要看到,旅游同质化严重、文化传承和创新不足、产业结构单一化等问题依旧存在。因此,需要政府、村民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推动乡村可持续绿色发展,让乡村真正成为世外桃源。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