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小码头市场的热闹景象。图片载自网上
我今年已经74岁了,从小就生长在金华小码头,小码头是好地方,紧靠着通济桥,旁边就是交通便利的岩埠口,以前还曾经是金华府的所在地,当时有个称呼叫“龙嘴口”,就是说这里地段非常好。我听长辈们说,解放前,小码头就十分热闹,那里有金华最有名的小吃一条街,隔不远就是金华数一数二的长乐戏院,吃的玩的,应有尽有,算得上是金华城里最繁华的地方。
我一直觉得,住在江边的人是幸福的,桨声欸乃里,是天南地北的故事。据说,以前的时候,通济桥是石墩木梁桥,常被大水冲跨。后来修整的时候,在每个桥洞下分别埋下一只铁铸的蜈蚣,回家探亲的龙公子过桥时,遇见蜈蚣,就会绕道而行。小时候,我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但跟着故事留在记忆里的,还有日寇的飞机轰炸。我那时年纪小,但已经有了一点印象。我记得小码头旁边有个李皇庙,飞机来轰炸时,庙里的一口大钟就会紧急地敲响,大家都四散开来躲避。在日寇的狂轰滥炸后,江边的房子全都变成了瓦砾,小码头市场也不复存在。
1949年5月,婺城解放,全城一片欢腾,小码头上也是锣鼓声、鞭炮声不断,还在戏院里唱了好几天的戏来庆祝。学校师生组成的宣传队高举“欢庆金华解放”、“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金华”等横幅,上街游行庆祝,十分热闹。作为一个重要地段,婺城解放当天,小码头驻扎着不少由金华城工委组织的学生纠察队、工人纠察队和起义警察进行警戒巡逻。
解放后,小码头重新迎来了自己的市场。大概从1955年开始,小码头开始重建,继续恢复成一个较为集中的市场,也慢慢有了原先的繁荣。每天都有数十条装着货物的船只在这里靠岸,小商贩们从天南地北带来各种干货在这儿进行交易,各式农用工具和小五金商品,这里也是应有尽有。当时小码头上最有名的有米行、柴火行、水果行等十二种店铺,总称十二行。小码头跟旁边的西市街一起,成为金华最繁盛的地方。那里的陈顺升饭店就是我家经营的,跟我大伯家的陈日升饭店、我叔叔家的陈源顺饭店,都是小码头上响当当的名号。来往的人多,生意自然十分红火。我小学毕业就到饭店帮忙了,我的厨师手艺也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那段时间算是较为平稳的,生意也一直很火红。
1958年,金华的餐饮业全部由金华饮服公司统一调配,我被分配到位于金华老火车站附近的义乌饭店。当时做的都是大锅饭,一锅饭要供给上百个人吃。到了60年代,又被调到杭州煤炭勘测大队做测量计算员,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小码头,但过了一年,我又回到金华的金城冷饮室工作,此后就一直住在小码头,再没有离开。
1964年,我重新回到义乌饭店,那时候店名已经改为长征饭店了,而且原先的大锅饭也改成了小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金华城里乱得很,小码头也一样。本来我都是走小巷抄近道去上班的,后来我每次只能从婺江边、岩埠头那边绕,因为大路安全一点,而且还要穿着工作服,不能东张西望,气氛紧张得不得了。但小码头上热闹还是照旧的,用票据买卖干货、日常用品等十分常见。也是文化大革命后,来往的船只渐渐减少,小码头也逐渐没落。火车、汽车等其他交通工具的兴起是导致小码头风光不再的一个重要原因。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小码头再无以往的兴盛。原先熙熙攘攘的摊位渐渐减少,只剩下店铺,而且因为船运的减少,店铺的生意也慢慢小了下去,我家的陈顺升饭店就是在那个时候拆掉的。到了金华旧城改造时,小码头更是零落不堪了。只剩下几条街和一些不大的店铺,而且光顾这里的客人是越来越少,从前买菜的居民,如今都集中到了兰溪门,从前选干货的客人,现在也都去了农贸市场,小码头的功能实际上已经算是解体。同时,婺江边的平房也拆除,重建一些金华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现在的烟草大楼等就是那时兴建的。现在说到小码头,很多人都觉得只是一个买卖一些小件生产、生活用具的市场,他们哪里知道原先小码头的兴盛啊!现在每天去小码头转转,是我一定要做的事情,或是跟以前的老伙计一起聊天,或是看他们下下棋,家里的锅啊什么的坏了,到小码头哪个摊位上补一补,回家马上又能用了。现在的小码头,真的是冷清清冷清清了。小码头代表的水运时代已经过去,但与之相对的,是婺城交通运输业的兴旺发达,这也符合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
现在以小码头为核心的通济桥东侧地块改造已经开始了。如今金华城日新月异,这里作为城市形象的“桥头堡”,无疑将会散发出更大的魅力。我希望改造后的小码头,能流传新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