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内外的天文爱好者结伴涌向长江流域见证今年最重头的天象奇观时,当大城市的上班族都在谈论用什么工具来目睹500年一遇的日全食时,中国的天文科普工作者也在忙碌着。
“这次日全食带来的天文热将是中国天文学普及的好时机。”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朱进说。
大约一个月前,朱进就开始频频亮相媒体,向公众解读日全食的美妙之处以及各种科学观测知识。随着7月22日的临近,他的手机几乎时刻处于通话状态。
朱进的同行、北京天文馆副馆长景海荣则在自己的博客中开设了“备战日全食”专辑,除了上传一些科普知识外,还针对社会上的各种疑问解疑释惑,总共六篇博文的点击量已经超过6万人次。
为了充分发挥“日全食热”对普及天文学的积极作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天文馆已经组织了一系列展览、讲座,加映日食介绍短片,面向观众推出了相关科普读物。
在朱进和景海荣看来,亲身经历天文奇观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一场美丽流星雨、一次奇妙的日全食就足以让人爱上天文,“经历过这次日全食的孩子,肯定会对天文学产生兴趣”。
据了解,中国现有高校天文社团近百个,北京、宁波、重庆、呼和浩特、张家口等地都有活跃的天文爱好者俱乐部。一些爱好者还热衷于天文摄影、寻找彗星。
乌鲁木齐的一位中学老师甚至建立了一个名为“星明”的天文台,目前已经发现一颗彗星和一颗新星。
“但中国天文爱好者的整体数量,可能还不及美国一个天文俱乐部的人数。中国天文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朱进说。
为了推广青少年天文学教育,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天文馆等单位从2003年起举办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从中选拔爱好天文的中学生参加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此外,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还致力于在中小学校开办天文特长班,普及天文知识。
自2004年新馆建成开放,北京天文馆定位于全国天文科普中心,北京市政府每年投入百余万元作为天文科普经费。
为迎接今年中国最重要的天文活动,北京天文馆于6月底专门组建了日全食科普车,前往全食带的武汉和宁波两地开展科普工作,吸引了当地包括小学生、农民工在内的数万人参加,贝利珠、钻石环等生僻的天文词汇一夜之间成为人们交谈时频繁使用的热词。
“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仰望星空。”正在武汉带领一支天文爱好者队伍观测日全食的景海荣说。(记者张舵 黄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