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1982年,全国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截至7月1日零时,全县有209562户,842904人,其中男443546人,女399358人。198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7亿元大关。
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年至1981年上半年,全县农村陆续出现多种形式责任制,东片区乡部分生产队,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1981年9月,县委组织社区书记和县机关干部共216人,到东孝、汤溪、外畈3个公社和蒋堂公社开化大队搞以土地公有为特征,家庭经营为基础,实行统分结合的联产承包制试点。10月全面展开,年度基本普及。土地承包方法多数按人口和劳动力比例计算到户,承包期暂定3年,同时对多种经营责任制作相应的完善工作。是年,全县农业获得全面大丰收。
1983年9月,全县进行完善农田承包责任制工作。承包期统一延至1990年,承包土地按“大稳定、小调整”原则作了调整。是年,全县有10197户转包土地15296亩,占耕地总面积2.0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从单一的粮食生产中转移出来,出现一批专业户兴办种植场、养殖场和家庭工厂,发展一批“自愿结合、自主经营”的新经济联合体。农民经济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1984年有各种专业户18527户,新经济联合体1424个,参加农户8500户。1985年,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商业、运输、建筑、服务业的劳力占全县农村劳办总数14.6%
工农商贸业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发展迅速。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7178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1978年后,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改革开放方针,经济迅速发展。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0.78亿元,比1949年增加14倍。
建国以来,金华县经济向以农业为支柱,农林渔牧副综合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值一直占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同时,全县积极开展政策安农、科技兴农活动。改良土壤,排除渍害,改变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不断更新良种,努力抗灾减灾,推广杂交晚稻。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185公斤,提高到1984年的780公斤。从1952年到1985年,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40万吨,成为全国重点产粮县之一。同时,金华的两头乌猪种是全国五大地方优良种猪之一,所产金华火腿名闻遐迩,民国4年获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一等奖,1918年获西湖博览会商品质量特别奖。建国后,又多次获得过国际国内金奖。70年代金华县兴起奶牛业,成为南方最大奶牛生产和乳品加工基地县、畜产品供应和出口基地县。
贯彻改革开放方针后,全县商品交流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趋繁荣。1949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455万元,1984年30722万元,增加了20倍;农副产品采购总值14363万元,比1952年增加44倍,全县乡镇集市贸易兴旺,个体商贩串城走乡,成为商品流通中的重要辅助力量,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
社会事业兴旺 建国后,文化事业日趋普及,传统剧种婺剧遍及城乡。1962年县婺剧团《断桥》剧组赴京演出,周恩来总理誉之为“天下第一桥”。全县共有专业和业务剧团50多个,电影、电视、广播遍及农村。1970年开始,农村生产大队图书室相继恢复,到1982年,农村有图书室1100个,藏书10万余册。1985年,全县乡镇街道有图书馆66个,藏书11万多册,馆合1782平方米。1979年8月,新恢复的金华县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1985年升级为市图书馆。
崇尚教育,是当时的县情之一。建国后,全县大力普及教育,发展中等教育,广泛开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1960年至1962年,金华一中连续三年在全省高考中名列第一。1984年,金华县进入全省普及初等教育先进行列。1985年,全县有中小学711所,在校中小学生81407人。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迁至金华(现地址为婺城区新狮街道骆家塘),以后又创办了多所高等学校。自此,金华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并在全省享有盛誉。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