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专题 > 婺文化 > 阅读
最新推荐
·温家宝在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上的讲话
·琼州海峡全线复航
·国民党团赴高检署告扁外患罪 陈水扁再惹官司
·美国会山前数千移民集会促奥巴马推动移民改革
·中国酵母浸出物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访福建泉州南音艺术研究院院长吴珊珊
·婺城区创卫紧急工作会议
·祝伦根参加首届中国仙源湖桂花节筹备工作会议
·“空中信使”让干部学习与实践两不误
·办一届文化与经济双丰收的节会
热门图片

 


“非遗”保护全力打造婺文化品牌金名片

2009年09月07日 14:51  来源: 金华新闻网          [发表评论] [ ] [打印]

  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的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今年也是浙江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省,开展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第5个年头。6月5日,我省历时5年开展非遗普查的结晶———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闻人物和十大新发现揭晓,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阎寿根名列“十大新闻人物”之首;金华传统体育“岳家拳”则入选“十大新发现”。在此之前,省文化厅向全省各市、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转发了《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决定》,肯定金华的“非遗”保护工作“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具有刚性,值得借鉴”,要各地认真领会和研究;并表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景值得预见和期待。

  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它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自2005年全省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将“非遗”保护工作作为挖掘婺文化内涵、做大做响婺文化品牌的基础工程来抓,按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要求,全市建立了各级名录体系,建立健全了保护机构和保护制度,落实了各项保护措施,“非遗”保护呈现出良好的工作局面。全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落实了专项保护经费。其中,仅2008年全市财政安排“非遗”保护经费就达到了300万元,其中市本级安排70万元,缓解了保护过程中工作经费不足的矛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项牵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为做好这项工作,我市紧紧抓住人员培训、资源普查、名录申报、落实保护措施等关键环节,推动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市500多名通过国家、全省组织的各类普查、保护培训的“非遗”普查工作队伍,自2007年以来开展了不漏线索、不漏村庄、不漏艺人、不漏种类的地毯式普查。普查遍及全市151个乡镇(街道)、5061个行政村(社区),收集普查线索15万多条,走访民间艺人近5000人,确定并完成普查重点项目7500多个,并都作了文字和录音、摄像记录,掌握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为更好地保护打好基础。

  拓宽途径,落实传承保护措施

  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我市致力于各级名录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5项,其中2008年,由国务院命名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有21项入选,在全省处于第一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2项,各县(市、区)也已分别公布了两批县级名录。我市申报的婺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省级评审并被推荐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名录申报工作中,我市积极借用区域内高校智力资源,邀请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撰写项目申报文本,对项目进行挖掘、包装、提炼,听取他们对项目保护的意见,既保障了申报项目的规范性、科学性、历史性,提高了项目申报的命中率,也为高校研究提供了课题和基础资料,达到了校地双赢。

  我市对列入市级及以上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确定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带徒传艺,积极开展传习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目前,我市已经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31名,评选了市级民间艺术家两批,共30人。与此同时,我市非常重视“非遗”项目的推广和传承,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如我市在保护金华道情时不但收集了很多艺人的传统道情节目,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保护保存,同时在部分中小学开设了金华道情科目,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推广效果。此外,在市本级7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了“婺剧进校园”活动,计划设立25所婺剧特色学校,举办婺剧兴趣班。录制婺剧唱片,免费向社会公众发放。

  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我市出现了众多非遗工作热心人,如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闻人物的阎寿根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我市主要领导之一的阎寿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摄影特长,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走遍了金华山山水水、村村镇镇,用相机镜头搜寻和记录了数以万计的八婺大地上历史久远、极富特色又充满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的神韵和魅力瞬间,并结集出版了《八婺神韵》、《古婺奇葩》和《魅力婺剧》等系列金华民间传统文化摄影作品集,为我市的文化遗产留下了极具史料价值的图文资料。

  打造“非遗”宣传品牌

  近些年来,为扩大“非遗”项目的影响,我市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加大宣传展示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组织永康十八蝴蝶、义乌商鼓、磐安先锋等7个节目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风从东海来》开幕式演出并获大奖。组织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参加省民族民间艺术普查成果展暨首届工艺美术博览会,有3件作品荣获“天工精品奖”。东阳木雕、竹编等项目到北京参加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艺术改编,打造成大型民俗风情歌舞———《仙山婺水金华人》,在浙江省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晚会上演出,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部分精品项目还走出国门,婺剧、龙舞、狮舞、十八蝴蝶、九狮图等项目多次出访,足迹遍及亚洲、欧洲、北美、非洲及大洋洲;东阳木雕、竹编,兰溪贝雕,浦江麦秆贴画、剪纸等大量作品被国外收藏家收藏,部分艺人还到国外进行了现场展示。2008年,浙江婺剧团代表省文化厅参加了在台湾举办的首届“浙江文化周”活动,受到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不断的宣传展示,不仅扩大了金华市民间艺术精品项目的社会影响,特色品牌也逐步确立。

  我市的非遗保护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2007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被文化部授予“文化遗产日奖”、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先进集体。如今,我市非遗普查工作全面完成,70%的县(市、区)非遗普查工作被省文化厅评为优秀。今年4月,市人民政府给予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通报嘉奖。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杨鸽声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视、电影、网络等新文化形式的冲击,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如果不立即加以抢救和保护,就会有消亡的危险。近年来,我市的“非遗”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仍处在起步阶段,尚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共识和重视程度;缺乏保护经费,严重制约着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缺乏专业研究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形成精品等等。他说,非遗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下一步,我们将深化以做好非遗保护促进婺文化全面繁荣的理念,不断加大投入,重点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挖掘、名录申报、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工作,促进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记者苗青)

【作者】:
相关文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如何提高民警执法能力?婺城民警旁听法院庭审
·业务骨干登台授课婺城公安分局开办"法制讲堂"

 

婺城新闻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网站地图

浙新办2008[ 15 ]号 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辩率调为1152*864

浙江在线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