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帮扶赢得群众信赖
———九峰水库移民精神述评之二
九峰水库工程的成败关键是移民工作。如何说服移民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如何让他们在新的家园里长住久安?这两个问题是九峰水库移民工作的难点。九峰水库移民工作组的干部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两个问题写下了让群众满意的答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真情帮扶,做好服务”就是九峰水库移民工作组做好移民工作的“法宝”。通过移民群众和岭上村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九峰水库移民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
移民工作组的每个干部都有一本工作笔记,上面详细地记载了各移民户的情况。从家庭人员、分配屋基、进展情况、社会关系,以及移民户的思想动态、移民诉求和家庭困难等等。在了解移民群众需求的基础上,移民工作组真情帮扶移民群众:移民生病住院,工作组干部上门看望;移民造新房遇到困难,工作组干部四处奔走;移民想做生意,工作组干部牵线搭桥……
九峰水库移民工作组用实际行动帮助移民群众,感动移民群众,解开他们的心锁,说服他们迁出大山。移民邱小银妻子今年72岁,已双目失明,由于种种原因,她没有办理残疾证。工作组干部帮她到区残联领取申请表,到岭上乡盖章,还把她接到汤溪照相,接到金华眼科评定等级。两天后,工作组干部把重度残疾一级证送到了邱小银手中。不仅要让移民群众迁得出,还要让他们安得下。移民中有一位刚刑满释放的归正人员,由于对生活没有信心,他什么都不支持,工作特别难做。工作组干部三天两头帮他办事。他造房子需要砖头、钢筋、水泥,移民干部就帮忙联系厂家以最优惠价格的卖给他。人心都是肉长的,工作组干部们吃住在村里,帮群众办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工作组干部的真情帮扶,使移民群众尽管对家园怀着眷恋,仍毅然离开故土。
针对移民群众的诉求,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迁得出、安得下、富得起”的目标。移民工作组通过各种形式,帮助他们创业致富。移民丰双球迁到移民安置区后,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工作。工作组干部盛志林陪她到义乌参加来料加工洽谈会,帮她联系到手链加工业务。现在丰双球的业务越做越大,成了远近闻名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区劳动力培训中心配合九峰水库移民工作,有针对性地对移民进行一些技术和知识培训,增强他们择业竞争能力。移民就业技能培训从4月1日开始,历时一个月,共有100多名妇女参加培训并结业。同时,他们还帮助创建了两家来料加工点,实现就业人数80多人。目前安置区已经有来料加工点20多个,项目有缝纫、铅笔包装、购物袋加工、清洁巾包装。最大的加工点带动移民40余人就业,发放加工费10万余元。工作组干部的真情帮扶温暖着移民群众,推动移民创业致富的步伐,圆满完成了库区移民拆迁工作。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