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理论

2010年《理论信息参考》第七期(总第84期)

2010-04-28 13:42:3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基层声音

  基层政府带头守法,是社会稳定前提

  清华大学社会研究课题组发布报告称,我国已经陷入“越维稳越不稳”的恶性循环。报告指出,造成维稳困境的重要原因是现有维稳思路和模式的缺陷。现有维稳思维的最大误区是把民众利益表达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

  社会稳定的思想没错,这是各国执政者的追求,也是国民的希望。“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所诉求的就是“民心思稳”的朴素道理,社会的稳定,是一国之民的普遍愿望。拥有长期稳定的环境,才能保持和平发展,积累财富,发展文化,最终实现国强民富。

  古代社会依赖于贤相明君的“人治”,才能实现社会稳定,但在无上皇权的诱惑下,统治者随心所欲破坏规则,以致社会稳定的几率太小。而现代法治社会的特征,则强调在法律约束下,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达到稳定和谐的目标。也就是说,在公民社会里,政府只是服务机构,公众赋予政府权力去治理国家,政府机构要带头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不去破坏“游戏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稳定。

  正如课题组报告所言,一些地方政府“花钱买平安”的“权宜性治理”方式,已经脱离法律轨道,没有按照法律规则处理矛盾和纠纷,从而导致“越维稳越不稳”的状况。如今,各地出现的群体事件、公共事件,多是利益纠纷的表象,并没危及政权根基;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没有做好利益公平分配的结果。

  当然,此前也有利益冲突,但是由于信息堵塞不为人知罢了。而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已经不可能再堵住信息的流动,加上新闻媒体日渐开明,所受约束逐渐减少,使得群体事件、公共事件迅速呈现到公众面前,而显得社会“不稳定”情况貌似增加。从瓮安、石首等典型群体性事件来看,起因都是偶发案件,当地政府没有采取理性措施妥善处理,却轻易动用警力等对抗而激化矛盾,导致一发不可收拾。而目前不少的上访、抗争、示威等公共事件,也是在与政府机构谈判管道被堵塞后造成。

  当个别基层官员不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时,民众只能采取法律外的方式,寻求解决的办法。政府守法是实现法治社会的前提,也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与其将大量资源用于维稳,不如先改变政府作风,约束政府的权力,营造遵纪守法的氛围。上行下效,政府带头守法,民众自然会遵循法律程序,“不稳定”的因素也就大大减少,稳定形势也将如期而至。

  ——资料来源:2010年4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

  他山之石

  “干事对账”值得推广

  从4月份开始,“干事对账”成为慈溪全市干部每天的必修课。这是改进干部作风,提高科学发展执行力的一项实际措施。

  何谓“干事对账”?就是根据“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分级实施”的原则,将政府年度主要工作细化分解到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每天把工作情况记录在案,并定期接受上级部门层层“对账”。“对账”结果,全部记录在系统档案和日常评论表中,作为干部创业的“成绩单”。

  “干事对账”的目的有两条:一是扭住未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二是办成要落实的事,表彰会落实的人。去年,慈溪市政府依托“干事对账”制度,脚踏实地开展工作,220项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完成率达到98%,同比上升14%。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有一些地方,有的干部擅长坐而论道,热衷于说空话、假话、套话,豪言壮语多,实际行动少。表面上层层都在讲落实,实际上层层没落实。如此这般,说发展,抓机遇,都是空头支票。

  真抓实干,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有一位领导干部讲得好:“要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不能只是一级说给一级看。”这句话,把“做”与“说”的关系讲明白了,就是行胜于言。现在有的干部之所以以说代做,是因为说说容易做做难。“说”只要开开会动动嘴巴,可是“做”一定要到工作、生产第一线,和群众一起,脚踏实地地将“说”的付诸实现。

  实干是真功夫,落实是真本事。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为官一任,就应该带领群众造福一方,做出经得起人民、历史检验的成绩,这样,表面文章是做不出来的,空话连篇也无济于事,只有扎扎实实地干。实干,就要养成具体抓,抓具体的工作作风。对于一些矛盾问题,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像老鹰逮兔子一样,不逮下一块肉来不撒嘴。没有这种作风就难以干成大事。说了不办或说得多办得少,比不说还坏。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工作,对每一项工作,要具体研究怎么办,谁去办,什么时候办到什么程度,一件一件地落实,使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形成习惯、形成规矩、形成风气。

  改进作风,造就真抓实干的风气,其动力何在?动力来自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高度的负责精神。心系民生,牢记使命,就不会搞花架子,搞形象工程,就会真心实意地把好事办好,就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而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使惠民措施一项一项地得以落地生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好处。

  作风是个非物质形态的东西,但是它可以产生难以估量的物质力量。慈溪市推行“干事对账”制度,使干部作风有了一个大的改进。他们下了真功夫,学了真本事,为“振兴一方”真抓实干,在“造福一方”成绩斐然。这种制度值得大力推广,这种作风值得大大发扬。

  ——资料来源:2010年4月9日《浙江日报》

  理论前沿

  党没有自身利益应成为全党共识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一切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等说法,已经理直气壮地讲惯了,习以为常地听熟了,以至还发生过,党的干部质问记者,“是为党说话还是为老百姓说话”之类的多起极端事例。《学习时报》4月12日刊登方工的文章认为,所谓党有利益说,在当前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不具备政治上的合理性,也不符合社会实际情况,而且会形成误导,不利于党员正确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亟需正本清源。

  党有利益说,在政治意义上难以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是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宗旨。除了人民的福祉之外,党没有其他可追求的自身好处。

  在我国社会变革的现实中,党有利益说不符合社会实际。事实是,党既没有追求团体利益、成为利益集团的目的,党也不允许党内有人借着执政地位建立利益共同体,形成特殊利益集团,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和扩张利益的行为为党的纪律所禁止;党的成员都是实现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的一分子,他们没有特权通过党组织来追求个人利益,他们合法合理的个人利益只能是作为社会成员,通过社会的发展而实现。

  文章说,革命领袖在历史上确曾肯定过党的利益问题。对此应该历史地客观地看待,做出全面准确的认识,不应绝对化地机械理解。而国家建设时期时移势易,过去曾经有必要的强调党的利益的客观需要已不存在。对党的利益问题的认识,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变化的客观现实做出观念上的调整。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党没有其他目的和特殊利益,这应该成为我们全党的共识。

  ——资料来源:2010年4月16日《报刊文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