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的缸,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在农村,有很多像这样的厚重的瓷器,除了缸之外还有罐、瓮等,它们有用来腌萝卜的、腌雪菜的,有用来装米、装酒、装霉干菜的,对了,还有用来装我们最喜欢的冻米糖的。记得年幼时小伙伴们都没有零食吃,于是每年切冻米糖的那段时间总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这几乎是我们一年的零食啊!记得刚切完糖的那段时间,我和小伙伴们总是异常兴奋,每天总是想着怎么去“偷”瓮里的冻米糖。记得那时的瓮都是没有盖的,为了防止里面的冻米糖受潮,大人们总是在瓮口盖一张厚厚的塑料纸,然后用一根绳子紧紧地扎住。而我们因为年纪小,力气小,总是扎不紧那根绳子,常常导致瓮里糖过早受潮,常常挨大人的骂。现在回想起这些事情,还真甜蜜呢!
就是这些东西,毫不起眼,却唤起了我们的乡土记忆。在寺平,还有很多让我们感觉很神秘的东西,比如官帽盒。每次看有关清朝宫廷的电视剧,我们总会对其中的顶戴花翎感兴趣。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见,觉得稀罕,而它又象征着权力地位,就更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越稀罕,越神秘,人们对它就越感兴趣。寺平没有顶戴花翎,却有用来放顶戴花翎的官帽盒。官帽盒是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盒子内部中上方有一块隔板,隔板上有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圆洞。收藏者戴峰清说,帽子放底层,隔板洞口处升出顶戴花岭。对于官员来说,官帽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保护好,清朝的官员们就发明了这东西。
在展厅中间的大桌上,我看到一块很特别的木板,它被雕刻成清代官员的模样,是上半身特写。该器具的收藏者戴文芝介绍说,这是做祖宗画像的画板,以前没有照相机,需要大批量生产画像时(比如做族谱时),就刻一个这样的画板,然后用这画板印刷人物肖像。
戴文芝说这块画板是他在莘畈乡一位姓范的老奶奶手上买来的。因为字画还不错,戴文芝经常会被人们请去写字、作画,而在这过程中,他总能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这块画板就是这样得来的。”戴文芝说。有一次,范老太太请他去写字时,他看到了这块画板。“这东西挺特别的,而且我好像在《戴氏宗谱》上看到过这样的画像,我觉得有意义就买了。”
除了这些东西之外,寺平还有很多古器具,诸如以前人们用的靴子、木盆、石磨、织布机等,这些老东西,虽然够不上文物级别,但都是平民生活的见证,置身其中,就像走进了悠悠历史,让人流连忘返。
观赏了一个上午后,我驱车离开了寺平村。看着渐行渐远的村落,我突然想,我早该来这个地方了,好好地用文字、图片留住这些乡土记忆,莫让它们在不经意间就消逝了。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