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真诚的心 才能写出真诚
1954年,倪玉文出生在白龙桥下的一个小村庄,村旁有条小溪,绕村而行,村里人唤作西溪,故乡的人和事,流经他的笔下,就成了《西溪笔谈》。倪玉文笑称:“我这本文集,有理论探讨,有调查研究,有短评杂谈,有小说诗词,好比农家仓库的大豆、玉米、稻谷、红薯,可谓是五谷杂粮。”说起这次结集出版的事,在他的一首《蝶恋花》里可以略窥心意,正是“借此芬芳温旧梦”,“春雨秋风,伴我须臾住”。
平生所好惟有读书
倪玉文13岁的时候,赶上文革,只好辍学回家当农民。每天下地干活,没几年,就成了一个可以挣10个工分的“正劳力”。从生产队会计到生产队副队长,他一路干下来,人生阅历日渐丰富。有段时间,他还当上了大队里的赤脚医生。“我对大地的深厚感情,就是在这十年里打下的基础。”倪玉文说。
1977年,文革已经结束,人们开始渴求知识。同年4月,倪玉文被抽调参加农田水利测量。平时,他背一个挎包,四处搜罗书籍,破四旧时烧了只剩下半本的,被撕了拿来包东西的,被虫蛀了的,被水浸泡了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七剑十三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都“一网打尽”。每读一本书,他都要摘抄几段,几年功夫,抄了12本笔记。欧阳修说的读书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南方少马,无马可上,不过枕上、厕上,倒是全国一样。倪玉文读书,厕上读,枕上读,更是不分早中晚,临睡还要点上煤油灯继续看。读了十几年淘来的书,跑了十几年基层工作,他有话要说,形诸文字,都是切近现实的短文。1979年,他的第一篇文章发在《浙江日报》上,写的是打捞漂浮在水田上的稻壳等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对秧苗有很大的害处。
俗话说,凡事开好头,一发不可收。前前后后,他在中国农民报、浙江日报、金华日报等报刊上,共发表了320多篇报道。1983年,他更是以一篇《今日方有钱》(讲述农民方有钱借助改革东风、如何脱贫致富的事)获得该年度省级好新闻奖。
我的文集是五谷杂粮
“从纵向上说,我的文集是那段历史的见证,打有浓厚的时代烙印。”倪玉文说。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乡镇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事件,在他的文章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那个时代的脉搏就在他的字里行间跳动着。
《西溪笔谈》涉及面之广,正如倪玉文所说,“是个农家仓库”。他的人生经历和中国的历史进程,如同双轨道,严丝合缝,恰成一个时代的忠实记录。他当过农民,干过水利,随后,又做过办公室、统战、政协、开发区等工作,他的每一份阅历,等于每一份粮食,以致他的书真是五谷杂粮,各类文体,包容并举。
倪玉文说:“(《西溪笔谈》)这是我对人、对事的一种寄托,一份感情,一份结晶。我十分感谢对我的成长付出心血的老领导,还有与我共事,给我帮助的同仁、朋友。一颗真诚的心,才能写出真诚。”
他颇感惋惜的是,上世纪70年代初,他就开始写的古诗词,现在已经散失大半,余下十几首,也是翻找了许久才“重见天日”。渐至耳顺之年,回想青葱岁月,倪玉文也许会想起他在1986年所填的《浪淘沙》,为年过不惑而学者勉,“吾辈重经学业苦,为济沧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