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图库中心 > 婺城专栏

试看,《千秋令》如何炼成?

2011-06-01 10:32:36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许中华 文/摄

  汤溪县令宋约

  《千秋令》剧情简介

  《千秋令》戏剧是根据“汤溪县志”记载和流传在汤溪一带民间传说编写而成的一出戏,说的是汤溪首任县令宋约的故事。

  明成化年间,朝廷腐败,奸臣寻权,地方上造反不断。金华知府李嗣为稳定金华、兰溪、龙游、遂昌四县边陲局势,上书朝廷设县治理。成化六年,宪宗皇帝准了李嗣奏章,诏割金、兰、龙、遂四县边陲立县,取名汤溪县,御封宋约为汤溪县首任县令。

  宋约到任后,为官清廉,废寝忘食,着力创县治、严盗寇、惩恶徒、斗权奸、抗天灾、劝农耕,一心为民,深得民心,创建了一个生活安定、社会和谐的汤溪。宋约在兴县当中遭到恶徒的陷害、奸臣的打击,蒙受冤屈,为此,宋约与之抗争,在百姓有力的声援和正直官员的协助下,终于澄清了事实,赢得了皇帝嘉奖。

  省内编剧高手“会诊”《千秋令》

  开出“妙方”曰:立主脑、减头绪、清脉络、密针线

  5月29日,白龙桥镇虹路的戏台上精彩纷呈。一出花抬头下去,一出文武八仙立马开场。《文武八仙》的锣鼓刚歇下去,《断桥相会》的白素贞袅娜如烟凝聚在戏台上,令人神驰。待许仙与白素贞相会罢,正戏《千秋令》才粉墨登台,这出新编大型地方古装戏,与之前的几出戏比较起来,好比川菜与粤菜,各逞风味,老戏迷们过足了眼瘾,听足了耳瘾。说起搭台唱戏的青年婺剧团,传闻一年要演500场,台下功夫都换作台上功夫,一年八九个月,火候自然在,连从杭州赶过来看戏的编剧专家们也称赞道:“业余剧团能有这般水平,不输专业剧团。”眼看婺剧如火如荼,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其中,市、区两级婺剧促进会的努力推广,功不可没。第二天,为了使婺剧新作《千秋令》更上一层楼,在浙江婺剧团艺术学校召开的《千秋令》研讨会上,省内外编剧高手五方会诊,各抒己见,开出一道妙方,名之为“立主脑、减头绪、清脉络、密针线”,把《千秋令》当作婺剧的大戏来做,试看,《千秋令》如何炼成?

  何欣(浙江电视剧制作中心原主任):

  “如果通宵,

  我要看个通宵”

  何欣对婺剧的了解,来自于浙江电影制片厂曾经拍过一部戏剧电影《僧尼会》。在虹路看戏的那一夜,让他非常兴奋,从六点半看到十一点,“如果通宵,我就看它通宵。”何欣说,“我看完这个戏的最大感受是,地方、原生态的文化,民族的文化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何欣认为,《千秋令》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地方性,有许多唱腔上的优势,观众们听了都能发出会心的笑声。这是这部戏剧的生命力所在。“老百姓接受,他们完全接受、进入这部戏,那它完全就是我们这个地方上的,它就有了生命力。”何欣说。应该说基础很好,在现在的基础上如何做进一步提升,修改的时候加强它的地方性特征,跟现实有一种关照,当然,语言依然要保持追求一种通俗化,无论是唱词还是念白。语言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与时俱进。打破书面语与口语的界限,既通俗,又艺术,使观众与戏剧之间,既容易沟通,也容易融合。

  至于整个剧本的着眼点,何欣另有看法。他说:“这个戏是不是应该集中在一个‘案’字上。所有的戏,所有的矛盾通过这个‘案’来讲述。”《千秋令》的缺陷在于,写了一个戏完整的过程,在过程当中做了很多文章,过程应当在交代中解决,关键在内容,宋约到汤溪以后发生的案件,恰恰是重中之重。但整个戏里给宋约的戏太少,张波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个贤内助”,宋约夫人的戏就更是少之又少。宋约的形象就没有很好的树立起来。这样,甚至可以突破原来历史的真实事件,移植一些其他廉吏的故事情节,做一些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加以发挥,再兼顾文字叙述上的准确性、历史常识,那么,《千秋令》将是一出大戏,好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