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80后青年书画家丁胜
“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这是古人对东方文艺通才苏轼的溢美之词,作为少有的青年才俊,苏轼可谓冠冕当时、独步千古。延续至今,当我们在感叹传统文化的缺失和青年一代对文化后继无人的时候,偶遇丁胜,这位87年的小伙子,终让我们有了一丝欣慰。原来,依然有这样的青年人义无反顾地对古老文化不离不弃、薪火相传,甚至要将生命的力量深深地融进笔墨中……
从小与书画结缘
作为“80后的尾巴”,丁胜与许多年轻小伙子很不一样。他不喜欢KTV、酒吧,繁华喧嚣、灯红酒绿对他毫无吸引力,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对着宣纸,慢慢研磨,享受墨香的气息。本以为这样的一个青年书画家,应该是从小接受正式教育,亦或是本就生于书画世家,然而丁胜的回答却出人意料。“我是初三才接触画画,毛笔字倒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跟叔叔学了点。”丁胜说,初三时,学校办了个画画兴趣班,自己就马上报名了,书画是相通的,也许是小时候练习过书法的缘故,对于画画自己似乎一入门便得心应手。加上兴趣使然,那段时间常常沉迷在书画中,倒真与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中时,丁胜果断报考了家乡以艺术著称的桃江七中,开始接受正规教学。3年的练习培训让他有了一个好功底,之后进入大学,有了更多接触优秀学子、书画大家以及外出写生、参加展览的机会,丁胜对自己也有了更高的认识。毕业后,他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被保送读研,期间还参加过多次省市书画展,每次都是在几千名学者中挑选一两百人的作品进行展出,丁胜每每都能入围,他说这是一次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也能看到许多同行的作品,积极交流、取长补短。
如今当了老师,丁胜依然坚持持之以恒地练习。“书画创作我往往是因心情而定,有时候一下笔便是六七个小时,有时候没心情就连笔都不提,但是这样的情况很少。”丁胜笑笑说,自己性格比较内向,还是个慢性子,寄情书画对他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他对书画的态度很是尊崇,每每动笔前都会仔细地清理桌子,铺好宣纸,压好正尺,研好磨笔,一脸认真的样子让旁人都不敢打扰,甚至都会刻意压低声音说话,生怕打破这庄重的气氛。
东坡曾曰:“作字之法,识浅,学不足,终不能妙。”书法家的“识”与“学”,决定着书法的品位。如今的丁胜已趋于成熟,他明白了用笔用墨仅是书画初级阶段的技巧层面,要想作品达到一种高度,需要不断提高文化学识和修养,这才是进入书法高境界的不二法门。
追逐在艺术道路上
丁胜是湖南益阳市桃江县人,今年4月份来到金华,如今在古子城办了一个艺术培训班,主要教中小学生书法、国画、素描,一年不到时间,倒有许多中小学生拜师学艺。他说,自己很喜欢金华这个城市,文化气息浓厚,还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交流后对自己的书画创作很有帮助。倘若留意丁胜的艺术创作,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并非片面的肢解认知,而是文气纵横并闪着光华的实质,正是这种全面追求和融会贯通,才促进了他专业创作和艺术创想的长足发展。
“搞艺术的想混饭吃很简单,但要有所成就并非易事,必须坚持学习。”丁胜说,一个人,当笔墨功力臻于一定程度,若想再有所精进,那么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今的丁胜虽然已开办了培训班,但仍然坚持在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读研,修的是美术学(中国书画),他坦言自己还年轻,在书画艺术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丁胜书法创作可谓诸体皆能,尤以楷书和行草最为擅长。在他的工作室,我们看到他的作品,书风清新雅致,雄健俊朗,画境朦胧美妙,意犹未尽。与丁胜交谈,轻松愉悦,因为他周身散发出的文学气息让你不自觉地想要跟他站在一起,安静地对待这个浮躁喧嚣的世界,心中顿时少了一分纠缠,多了一分随性。那种清新淡雅却不失傲节风骨的“外柔内刚”之态,正体现出传统思想文化对于这位80后青年的熏陶和塑造。
对于学习书画,丁胜有着自己的坚持。“首先路子一定要正,专业和业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幅作品拿到我眼前,我便能基本辨别是出自专业人士之手还是业余书画家之手。”要走正这条道路,必须找个好老师,练习专业的结构、笔法、章法等基本功,勤加练习后再开始发挥个性创作。许多人都说每个书画家都有自己的风格,确实如此,但这也是建立在反复练习基本功的前提下的。当然,天赋与努力是练好基本功以及后来发挥创作的关键因素。
“其实到最后,任何书画艺术都是文化的体现。”短短一句话道出了本源,丁胜虽然年轻不及而立之年,谈吐却从容淡定,书画也常有斩获。所谓书如其人,文如其品,在他身上,始终能感受到一个青年书画家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和勇气,从容不迫,辛勤耕耘,用一支笔,一颗心,默默地守望着自己理想中的文化精神和艺术境界。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