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金华山的前世今生

2013-06-13 09:17:4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 金中南

  现浙江金华山,广义上指金华市本级北部的山脉,狭义上指金华市区北面山峰(壶瓶山)。金华山名的来历最早史见于晋朝末南朝初,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其广义范围古今相一致,而狭义上古今金华山所指范围却是大相径庭。

  一

  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偏西,处于金衢盆地东部,东接义乌,南连武义,西界龙游,北邻兰溪,西南与遂昌交界。江﹙山﹚绍﹙兴﹚深断裂横贯市境,形成南北两山对峙、中部平原丘陵相间、两山夹一川的走廊式地形。婺江之水自东向西流逝。市区南面的山名南山,系仙霞岭余脉;北面的山名金华山,俗名北山,别名长山,谐称常山,属龙门山脉的支脉。从范围看,作为一条山脉而言,金华山西南起兰溪,绵延婺城区和金东区北部与东北部的罗店、赤松、曹宅、源东等乡镇,东北至义乌而止,横亘数县,与北之天目、会稽,南之括苍、武夷,东之天台、四明,西之衡、庐等山脉并列齐名。

  《新唐书·地理五》“江南道,盖古扬州南境,……为州五十一,县二百四十七。其名山:衡、庐、茅、蒋、天目、天台、会稽、四明、括苍、缙云、金华、大庾、武夷。”

  《明史·地理五》“金华,倚。北有金华山。南有铜山,旧产铜。城南有东阳江,亦曰婺港,自东阳县流经此。”

  《金华市地名志》:“金华山,俗称北山,古称长山或常山。位于金华市北部及东北部,在市境(1985年前为县级市)横亘约34公里,距城区一般约10公里,……长山,因全长达180多公里而名,……。”

  《金华县志》:“金华山俗称北山,又称长山,绵延于县境北部与东北部的双龙(现并入罗店)、罗店、山桥(现并入赤松)、曹宅、潘村(现并入曹宅)、源东等乡的全部或北部。”

  从各种资料文献考证发现,自唐及清,直至今天的一千余年间,历代文献所描述的金华山,方圆里数略有差异,而其所指对象则并无二致。

  现金华山特指金华市区北部山体,也称北山,实名壶瓶山。它的得名缘于该座山内的两个主峰:其东面主峰名玉壶峰,俗名大盘尖(海拔1312米),其西面主峰名金瓶峰(金华电视台转播台架设此山峰),《金华县志》记名“金盆峰”,“瓶”、“盆”音形义谐合。传说两峰都因群山环抱,其形如“壶”若“瓶”,一泓泉水各处其中,取之无尽,用之不绝,久旱之年亦如是。这是块宝地,遂以得名。有古迹壶瓶殿,在玉壶峰下。

  金华北山,遍布山林水石景点300多个。在历史上就是道教隆兴之地,是中国道教的摇篮和云集地之一,是我国道教的第三十六洞天,传说赤松子黄大仙在此修炼成仙,留下了大量传说中的仙踪和仙物,有关黄大仙的景观多达100多处。许多道教名士都曾游历或修炼于此,至宋元佑六年婺州太守祈雨北山,从此名声大振,誉为“天下名山”。金华山最著名的是双龙国家风景名胜区。有双龙、冰壶、朝真等三洞,还有气势雄伟的“黄大仙祖宫”、赤松宫、鹿田书院等古迹,名闻中外。另外,还有尚待寻找的唐代已很有名而湮没于700年前史称“北山第一洞”的上霄洞和已经发现但尚未开发的玲珑洞和讲堂洞等更有诱人之处。双龙风景区是金华山的精华所在,而黄大仙是金华山的灵魂,在香港、东南亚、北美地区有着黄大仙的众多善男信女。

  二

  金华山因与金华地名一致,所以倍受人们关注。关于金华山名的来历,存在颇多争议。金华山名来源及演变过程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古今金华山位置的变迁。

  金华山其名称来源有几种记述和传说。一说康熙《金华府志》载:“梁武帝以徐陵《玉台新咏·序》‘金星与婺女争华,故名金华’。”二说据《道光金华县志》载:“《处州府志》引东阳记云:‘仙都山孤石撑云,高六百余丈,世传轩辕游此飞升,辙迹尚存,石顶有湖,生莲花,尝有花一瓣,飘落至东阳境,于是山名金华,置金华县’。”三说金华古时山民勤劳勇敢,但生活老是困苦不堪,却始终不怨天尤人。这种精神感动了树神,在树神的指点下,种油菜子金花铺地,种水稻金果累累,年年获得大丰收,生活幸福美满,遂将这块宝地名金华山。

  关于金华山名称来源的这三种说法,笔者认为缺乏依据,很难立足。现在许多志书,包括政府对外宣传资料提到金华之名的含义来历时,均按“金星与婺女争华,故名金华”这种说法来陈述,有违史实。《南齐书·高逸》记载:“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又同郡楼惠明,有道术。居金华山,禽兽毒螫者皆避之。宋明帝闻之,敕出住华林园,除奉朝请,固乞不受,求东归。”可见,金华山概念出现早于梁,其名称取自徐陵《玉台新咏·序》说法不成立。《道光金华县志》辨析:“徐陵身为梁臣,武帝岂肯俯袭其语,《玉台新咏》(一部“撰妇人事”“以给后宫”的女性读物)系陵奉简文帝命所辑,武帝未必见其成书,何缘取其序语以名其郡,盖附会不足信也”。更为重要的是,“金华山”并不是北山山脉最初名称,在南朝初期之前,一直称为“长山”,以其形态命名。上述说法之二、之三的理由更难以令人信服。

  长山之名,史籍最早见于汉末。其名大抵沿用至晋朝末期南朝初期。此前文献只有“长山”之名,未见“金华山”之谓。《后汉书·郡国志》注云:“后汉初平三年,分(乌伤)南乡为长山县。”《宋书·州郡一》:“长山令,汉献帝初平二年,分乌伤立。”《晋书·地理下》:“东阳郡……长山有赤松子庙。”

  南北朝以后,史籍即多以“金华山”名之。但在叙述“金华山”的时候,也往往述及其古名“长山”。《隋书·地理下》“金华,旧曰长山,” 《旧唐书·地理三·江南东道》:“金华……后汉分乌伤置长山县。吴置东阳郡。隋改长山为金华,取州界山为名。”《新唐书·地理五·江南道》:“婺州东阳郡……金华山,有铜”。清雍正版《浙江通志》引《名山纪略》云:“有长山在东北,因之为名,隋改为金华,即长山别名也。”明万历《金华府志》:“金华山,在府城北二十里,一名长山。”

  金华山古称长山,还可以从金华县名的变化中证实。《清史稿.地理十二》:“金华:冲,繁,倚。北:金华山,县以此名,古曰常山。”这里“常”通“长”。《后汉书.郡国志》注云:后汉初平三年,分(乌伤)南乡为长山县。清雍正版《浙江通志》引《隋书·地理志》“金华,旧曰长山”又谨按:“武德四年,复析金华县,置长山县。”《唐书·地理志》:“武德八年,省长山,入金华。”

  可见历史上的长山县演变为金华县,是经历过一个反复过程的。长山县自汉末建立以后,至隋朝改名为金华县,至唐武德四年又将其分为金华、长山两个县,两县共存了四年之后的唐武德八年,长山县建制最终被撤销,之后历朝再没有设置长山县。

  本文关于古金华山名及位置的考证,特指作为山峰的金华山。

  由于现金华山的山名与金华地名相符,一般人认为它就是古代的金华山。关于“金华山”的历史承袭问题,多数人熟知的是“金华山,就是金华市区北面的北山”,但从历史上古金华县、长山县的分立合并以及迁址过程来看,隋唐以前的古金华山不是指现在这座山,而是指城东四十余里金东区孝顺镇、源东乡(该乡处孝顺镇之北)北面的那座双尖山。此山亦称北山,俗名双尖,实名金华山。

  《旧唐书·地理志》等史志记载,“隋改长山为金华,取州界山为名”等叙述,金华府、县之名实以金华山而名,早有定论,毋庸置疑。《道光金华县志》记载,其镇北面高山,双峰矗入云霄,名双尖山,其东北面一峰名华金尖,其西南面一峰名法华尖,以两峰的“金”、“华”得名金华山。它的得名与壶瓶山一样以双尖名称而名,此名沿袭于今。由此可见,实际上位于孝顺镇、源东乡北面的那座双尖山才是真正的古金华山。

  明末曹学佺写的《名胜志》:“唐金华县旧治,在婺州东四十里。”明末清初顾祖禹《方舆纪要》云:“古婺州城在今城东四十里。长山废县在府东,唐武德八年省入金华。”《光绪金华县志》据此按:“在府东者,当在孝顺地区。”《道光金华县志》:“孝顺镇,土人相传为长山县故址”。

  从历代的一些《金华县志》中可以发现,还有个金华乡,金华乡的辖地就是古金华山的南麓村庄,即现在的金东区孝顺镇、曹宅镇的部分村庄和傅村镇、源东乡一带的村庄。金华乡一名一直沿袭到清末。

  以上资料充分说明,隋唐时代不论是婺州府城还是金华县城,都曾设在明朝婺州府城东面的四十里处的今金东区孝顺镇一带。既然是以山名县,那么唐武德四年金华县搬迁新址以前的长山或金华山,理所当然是指当时县城(今孝顺镇)北面的山峰。《道光金华县志》载:“华金尖、法华尖为郡城之远祖山也。”

  从相关村庄的宗谱中也找到古金华山在孝顺北部的佐证:如源东乡山下施村保存的《华峰施氏宗谱》记载其始祖住金华山峰下,其发祥地名山下施,故宗谱称《华峰施氏宗谱》。孝顺镇畈田洪村《凤山洪氏宗谱》记载,其始祖在北宋住金华山下(即今金东区曹宅镇山下洪村所在地段),而后子孙徙居畈田洪村。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宗谱,在金华山山脉南麓其它原金华县乡镇的宗谱中尚未发现有始祖“住金华山下”这一记载。

  孝顺镇位于古金华山南麓,据《东阳郡》一书叙述:“汉六朝唐时期陶瓷碎片的大量发现。根据近年的地下发掘,对孝顺镇一带的历史遗存进行了令人信服的发现:以孝顺镇为中心,南北4公里、东西7公里的范围内,到处可以找到深埋1米以下粘土层内的陶瓷砖瓦碎片,据贡昌先生鉴定其时代属汉六朝唐时期,时间跨度相当大。”“孝顺地域丰富的六朝文化层堆积,特别是水井、下水道管的多处发现,说明当地是六朝金衢盆地东部的一大都会。其中有‘留舟阝孝造’铭文砖筑砌的水井的发现,证明六朝长山的大族留氏就居住于此。而发现的文化遗址,又以南朝齐梁间的为多,正与南朝梁陈之交长山留氏(东阳郡太守留异)势力膨胀,割据东阳的文献记载相吻合。”

  至于孝顺镇长山旧县址的存废的原因,《东阳郡》作者认为与东阳留氏家族的兴衰密切相关:“孝顺作为郡城、县城,从浙中丘陵盆地区的交通来看,西不及东阳江(现称义乌江)与永康江(现称武义江)汇合处的今金华市婺城区(城区),东不如东阳江与南江汇合义乌市佛堂镇地域。东汉初平三年以此为长山县城,吴宝鼎元年又以此为东阳郡城,原因就在于该地域留氏家族的强盛。以此为郡城、县城,体现了当时中央与地方的一种合作政治关系。至南朝陈初皇权的再度复归,留氏遭到毁灭性打击,留氏作为一种地方政治势力已不复存在(现本地区也已找不到原留姓家族存在),作为郡城、县城的战略地位也趋于下降之势。到唐开元年间终以山势水流之便而将县城、州城西迁到东阳江、永康江汇口的北岸。”

  今孝顺镇还有古城隍庙的遗址。相传该庙始建于唐武德四年,现存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修于明洪武三年的《孝川方氏宗谱》,其中说:“宋遗迹。有城隍司、茅亭庙、西寨桥。”在此设城隍庙,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古代只有在县级建制以上的城镇才可以建城隍庙,这是孝顺镇曾为古长山县城的重要证据,也反证了古金华山所处的方位。

  三

  古金华山的确定,纠正了千百年来有关金华山名称来历和含义的种种说法。古金华山的发现,进一步拓展了金华山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价值。

  古金华山山峰之下有法华寺古迹,该寺占地田园三十余亩,规模空前,传说古时有一个得道和尚,来到覆釜山(华金尖山峰圆顶平如覆釜)中,住在一座古庙内,晚上做夜功课,颂《法华经》,室内华光充徹,两个山峰同时发出闪闪金光,自此得名“华金尖”和“法华尖”,其古庙遂改建为法华寺。后来,有一个和尚坐禅在法华寺内,他本姓楼,名灵灿,字娄约。人们尊称他为娄约法师,义乌竹山里人,少年家贫,寄身在法华寺山下替人牧羊在靖岩山中。入禅门后,成为很有名气的宣讲法华经的大师。梁武帝召他入京受菩萨戒,号“智者国师”。并在他少年牧羊的靖岩山处,于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敕建普明寺。他的出生地义乌西乡更名为“智者乡”,其出生地名“智者里”(义乌市夏演乡,现为城西镇),其乡名沿袭至清末。从此智者大师闻名全国,乃至日本。

  然而,法华寺并不因为智者大师的声名远播而保留至今。它在明初毁于兵燹,至今荡然无存,只有瓦砾处处,磐石错落。据传该寺被毁前曾经将大量的财宝藏匿于山中某隐秘处,有传说的宝藏偈语为证:“上三斗,下三斗,在三三田缺口,丈二铜锣盖缸口。”以待来日东山再起。

  凡智者大师游历过的地方,迄今还留有古迹,如金华北山南麓的智者寺古迹。该寺已近1500年历史,其香火鼎盛时,曾有寺僧千余,占地五十余亩,殿宇五进,规模宏大,为江南名刹。是金华市著名佛教历史古迹,亦是历史上金华山儒、释、道文化共存的佛教代表,于2010年5月26日奠基,不久即将竣工。所以,尚若一日能恢复重建智者寺的祖庙——法华寺,它的意义并不比重建智者寺小,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能重现法华寺昔日的辉煌。

  通过前文的分析论证,本文认为作为广义上的金华山脉,古今概念大体一致。而作为狭义上的金华山,现指金华市区北面的壶瓶山,古指孝顺镇北面的双尖山。金华山地名演变逻辑过程推论如下:汉时山以形态命名长山,县由山得名为长山县,县治在孝顺镇一带;南朝后孝顺镇北“华金尖”、“法华尖”得名金华山,县亦改名金华县;唐武德四年,金华县治(府治)迁往现金华市区,其北原壶瓶山演称为金华山,此时山以县命名。

  古金华山的发现,除可丰富金华山的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外,对金华山的历史文化研究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索引。古金华山的位置的确定,同时也证实《光绪金华县志》明确提出长山县治是在孝顺的叙述。它不仅为考证郡址和古县址的纷争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而且也为研究开发古东阳郡、古金华城址文化提供了依据。

责任编辑:吴晗晓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