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堂,保留着大量精致的木雕
罗芳桥村的三槐堂临溪而建,原名是胡狄平太公的堂号:敬承堂,后由于敬承堂易主,现在的主人改其名为三槐堂。站在公路对面就可以看到树木掩映的白墙黑瓦,高高翘起的檐角昭示着祖上的显赫。
走近三槐堂,首先看见的是水磨砖建造的大门,门槛两侧雕刻着精致的浮雕。三槐堂门口还有两座旗杆石(旗杆石也是要上面下达文书批准之后才可以建造使用的,是插旗所用,只有有人考到举人以上才可以使用)。走进大门,迎面的木质楼梯已经因为年久失修而“虚有其表”,让人遗憾无法体味古老楼梯咯吱咯吱的诉说,也不能站在二楼的轩窗凭栏远眺,遥想当年的富丽堂皇。
拐过楼梯,穿过一道用布拉起的门,便是保留遗迹最完整的花厅。这里还保留着大量精致的木雕,抬头仰望是百鸟朝凤梁,据说雕刻了数百只鸟,各色形态不一而足。其中一根柱子两侧有两个牛腿,一侧是麒麟,身上的鳞片非常细腻,另一侧则是雕花,外沿还有个乘云的神仙,可惜的是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已经只剩下身躯了。
花厅两侧的厢房窗户上都雕着镂空的人像,神态动作栩栩如生,都是笑脸盈盈的模样,有拿着扇子的仕女,也有拄着拐杖的寿星;有脚踩祥云的仙人,也有抚须而笑的长者。按照胡狄平所说,这些应该是康熙年间皇帝因为胡家出了状元而派遣的能工巧匠雕制的。花厅内还有天井,铺了两层青石,四周有窄小的流水渠,现在被用作洗衣板的石桌四四方方,上面刻着一副象棋棋盘,楚河汉界还清晰可见,想来是当年院中人们闲暇时的娱乐。三槐堂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遗憾的是由于经费和人力不足的原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很多地方都已经年久失修,虽然依旧精致,却让人担心破损会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刮风下雨,很可能会影响三槐堂的木质结构。
依据传说,胡氏三兄弟中,胡文秀、胡文涛的房子是皇帝派人督造,胡文礼的房子则是自己出资修建,然而时至今日,却只有胡文秀一脉的三槐堂还保留完整,这是为什么呢?
胡狄平说与太平天国有关。据传太平天国时候,有太平军从武义来到罗芳桥,当时大家都躲到山上去了。原本太平军并没有对村子有什么破坏,只是过路罢了,但是其中有两个太平军士兵眼红胡氏的富裕,心生歹意,在胡文礼一脉的屋中翻寻。胡文礼的后人以为太平军的部队已经过去了,便下山回家,谁知正好迎头撞上。起了冲突之后他们将两个太平军士兵打死了。已经离开的太平军点兵发现少了士兵,又回身来寻,得知已经被人杀死之后,便烧了胡文礼和胡文涛两家的房子,只有胡文秀家的房子幸免于难。
老街,承载着几代人的老故事
在罗芳桥村,有这么一条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几代人的老故事,也在现代节奏下演绎新剧本,它是那么的不扎眼,但当你仔细靠近,它身上淡淡流露着的年岁的味道,却在记忆里傲娇。
罗芳桥老街是一条东西走向,宽2米的街道。原本的街道是磨得光滑的石板和河卵石铺的。两边是沿街而建的二层楼房,青砖黑瓦的楼房,用樟木雕刻得极其精致的横梁和门沿上面是山羊、寿桃等图案,二楼的窗户外有着宽约20厘米的木栏,面朝老街,打开窗户,坐在木栏上,探出头,整条街的景致尽收眼底。
据村里老人描述,罗芳桥老街在以前是一条热闹的街道,是村民们聚集中心。街上开着药店、理发店、豆腐店、肉店等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店铺,老人还特别提到了街角的百货店,卖着王启源的糕点,豆腐蓉、绿豆糕……每到中秋节,还有新鲜又美味的月饼。这些都是村民喜爱的甜点。
说起老街的由来,村民说,一是由于罗芳桥村远离雅畈集镇,村民出去都是步行挑担,去镇上采购极不方便;二是沿着老街走过村口的福祚桥,就是金宣大道,通向武义、宣平,小商贩们在金华和武义、宣平之间往返,日薄西山,来往旅客就在这个小村歇脚,渐渐地,街道上便开出了许多旅馆、店铺。
说起老街,村上的老人说,印象最深的是老街之夏。为了遮阴,整条老街都用松木、松枝搭起凉棚。村民在一天繁忙劳作结束后,抽着土烟,喝着自家采摘翻炒的茶,交流着农事,讲着邻里乡间的趣事,等差不多时候,就各自回家睡觉。家里就比不得老街凉快。加上酷热炎炎,蚊虫肆虐,富裕的人家有蚊帐这种“金贵”的东西,更多的人家只能点起杨树根,整间房子被烟熏得烈烈的,抹上白石灰的墙壁也被熏得黑漆漆的。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