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文化教育

畈田蒋村风雅颂 艾青之夜掀诗潮

2013-09-04 09:23:2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许中华 文/摄

  日前,众诗人联袂驰向金东区畈田蒋村艾青故居,是夜灯火通明,南北诗人齐聚首,既为艾青而来,也为诗歌而来。此次活动由首届艾青诗歌奖全国中小学诗歌大赛组委会、市艾青研究会、婺城区作家协会以及畈田蒋村委会联合举办。如此盛会,专为朗诵艾青的诗歌以及表达对艾青的歆慕,几乎不曾有过。村民们早早地搬出竹椅,散坐在舞台前,翘盼各地诗友到来,来自哈尔滨、珠海等全国各地的知名诗人、诗歌评论家,会同金华本地的诗人们,在艾青的故居前,在大堰河的小屋旁,与诗坛泰斗故乡的父老乡亲们,一起点亮这个特殊的“艾青之夜”,尽情享受这一台属于艾青、属于诗歌的盛宴。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最为耳熟能详,当年艾青即以此诗名动诗坛。1917年,他就读于金师附小,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8年赴巴黎勤工俭学,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从此步入诗的岁月。最能表露艾青心志的一首诗或许就是《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每一个接触中国现代诗的人,都会熟悉这样的声音,“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个诗人必有对土地的深沉爱恋,必有对天空的浩远思念,才构成他的深度与广度,所以这次齐集在艾青故居前的一场诗会,也是南北诗人们对家国之思、乡土之情的一次抒发,因为他们一如艾青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是人类向未来 寄发的信息

  晚上8点,诗会还未正式开始,村上的男女老少早已把台前挤得水泄不通,此时,靠近舞台的左侧,一位老人正拿着一纸书卷埋头念念有词,他就是蒋光成,畈田蒋村的一个普通村民,“我以前是初中教师,现在退休了,今天村里人叫我上台朗诵艾青的诗歌,有点紧张,就怕念不好让人笑话。”蒋光成说。他代表村里给大家念了一段艾青的《献给乡村的诗》,声音轻柔低沉,乡音浓厚,反而更能衬托这首诗作的魅力,“我想起乡村边上澄清的池沼——它的周围密密地环抱着浓绿的杨柳,水面浮着菱叶、水葫芦叶、睡莲的白花”,这是艾青在1942年的延安写下的篇章,他一一想起了那里的树、那里的池沼、那里的果园、那里的石井、那里的小溪、那里的木桥、那里的房屋,这也是蒋光成儿时能够见到、如今日渐消亡的景象,这些亲密而亲切的记忆,使得蒋光成在朗诵这首诗作时更有感触,他说:“艾青的这首诗歌是献给我们村庄的,今天晚上由我来朗诵其中一段,里面表达了他对乡村的热爱,今天我们能够重温这些诗歌,心中满是感叹和喜悦。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日子越过越短,好像顺头吃甘蔗,越吃越甜。”

  对于艾青,家乡的人是再熟悉不过了。蒋光成表示,村里人从小就听着艾青的诗歌长大,他曾在诗中讲到,乡村存在于我的心里,像母亲存在儿子心里,在我们故乡人心里,艾青也如亲人一般。除了父老乡亲,艾青的校友也不甘示弱。今年11岁的朱芷慧是艾青小学(金师附小)四年级的学生,这次她跟妈妈一起来,两人都朗诵了艾青的诗歌。“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这一首《太阳的话》,在小姑娘的曼声细语下,颇令人动容。“艾青爷爷的诗歌让我懂得了很多,它告诉我要爱父母,爱大自然。”朱芷慧说,自己会一直保持对诗歌的热情。虽然11岁的朱芷慧并不十分明了诗中的意味,但她最纯真的声音足以表明诗歌的声音,一如艾青所说,“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而朱芷慧所代表的就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理想,甚至我们的勇气。所以,当她念到“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我们心的空间就充满了香气、亮光、温暖和露水。

  艾青的诗歌,男女老少都喜欢。在诗会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老人步履蹒跚地要上台念一首自己写的词《我和艾青爷爷是校友》,心急之余还差点摔了一跤。大家把他扶上台,他站直了身板,向大家敬了个礼,他说这是对艾青的尊重。“这是一首歌,作曲的是艾青先生的堂侄蒋明治,因为我老伴、长子、次子、孙女都是艾青的校友,所以我就有感而作了。”这位老人叫史克,今年79岁,是原金华市群艺馆的主任编辑。他说:“我以前去北京见过艾青,当时我们正在编《金华地方风俗志》,就去请艾青题个字。艾青本人非常亲切,没有一点架子,我非常崇拜他。”

  养育艾青的水土 原本就带有诗意

  在这次诗歌朗诵联欢会上,金华本地许多诗人都念了自己的原创诗作,让在场评委都啧啧赞叹。由于此次首届艾青诗歌奖全国中小学诗歌大赛终审评审在金华举行,主办方特别邀请到了东西方艺术家协会主席娄德平先生。他不仅书法独具一格,更是一位真挚、率性的诗人,年近古稀却有着年轻人一样的豪迈激情。有人评价他的诗歌“总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站在台上朗诵时犹见“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兴遄飞,“鬓微霜,又何妨”。

  这是娄德平第一次出游艾青故里,他说艾青不仅是金华的,更是全世界的,推动艾青故乡诗歌的发展,是对艾青最好的纪念。“今天看到金华诗人们朗诵的诗歌,让我又意外又惊喜。来之前完全没想到当地的作者能写出这么好的诗,而且朗诵得有声有色。村民和孩子们朗诵得也很好,可见这一片养育艾青的水土原本就带有诗意。”娄德平说,“艾青作为一位人民诗人,他的诗歌从旧社会一直写到新社会,大部分都流露着对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在艾青家乡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我是不虚此行了。”

  诗会进行到一半,天空飘起细雨,一众诗人的诗兴未之稍减,陆续登台朗诵,对于金华本地的诗人来说,这是久违的诗会,他们纷纷表示,平时即使聚在一起,无非参加活动或者一起开会,鲜少把诗歌拿到台面上来朗诵,而且距离上一次的诗歌朗诵会已有六七年。除了有事在外实在不能赶回金华的诗友,其他接到邀请的诗人悉数出动,有的甚至托朋友代为朗诵一首,一再叮咛,甚至尽力往回赶,为了躬逢盛会而不顾夜已深沉。面对沉寂已久的金华诗坛,这场诗会足够证明“诗歌不死”。

  谈到诗歌时,众诗人各抒己见,各有所钟,有的说“诗歌创作犹如抽屉文学,关键不在于你有没有时间、有没有灵感,而在于你有没有表达的欲望和想要表达的情绪”,有的说“诗歌来得不期而然,它已融进我们的生活”,有的说“写诗,就像一个小朋友在那里玩玩具,他会给花朵洗洗澡,但全然不顾世界发生了什么。诗歌就是如此私人化的东西,它尊重个体的声音”,所以,多年来,金华的诗人们,有的开起了古玩店,有的玩起了微电影,但诗歌并没有与之形成冲突,反而可以看出,诗歌与之互相交融。诗歌对他们而言,只是对待生活以及现实的一个方式。金华作为荒诞派诗歌的重要阵地,也并没有失去底气,写诗就像自然有多种存在方式,有水、有树、有泥土,他们的诗歌依然呈现出多面性,既有荒诞,也有温柔,诗歌的碰撞不仅来自外在世界,也来自于自己丰富的内心,甚至在翻出数年前的诗稿,仍然为自己的诗歌所打动。

  此次活动的组织者,金华市艾青研究会会长叶锦说:“金华是艾青的故乡,艾青的故乡应该是诗歌的海洋。希望通过这样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让各地诗人相互交流,让老人儿童共沐诗的声音,进一步推动金华诗歌的发展。”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吴晗晓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