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新狮街道来料加工经纪人张彩群
接收订单、装卸货物、传授技术、检验成品、组织培训……如今,这一项项来料加工经纪人必须要做的工作,张彩群不知道做了多少遍。
张彩群,曾是新狮街道唐村汤家园自然村的一名普通村民。经过3年多时间努力,她已经成为了优秀的来料加工经纪人,被婺城区妇联评为2012年度来料加工工作先进个人。
从一名普通村民成长为优秀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张彩群经历了很多。她说:“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这份工作上,我要让村里的所有妇女姐妹们都富起来。”
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加工厂
2010年7月,在朋友的介绍和帮助下,张彩群在家里办起了来料加工点,开始了创业之路。而在加工点成立之前,由于自己的丈夫平时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家里的事情,张彩群就只身一人在家料理家务、照顾孩子。因此,在加工点成立之后,张彩群更加忙碌了,不仅要照顾家里,还要忙着打理加工点的事情。
在忙于打理打工点的同时,张彩群一直不忘告诉自己,作为来料加工经纪人,最重要的是对客户和加工人员要讲诚信,诚信是取得成功的根本。每一份订单,都要保质保量完成。每一份工资,都要及时发放到加工人员手中。
而提高加工人员的加工技术水平,是保质保量完成每一份订单的关键。因此,在工厂里学到新的加工技术后,张彩群都会第一时间手把手把教给加工人员,使他们尽快掌握技术要领。除了要手把手教加工技术,她还坚持在每天下午所有加工人员下班后,检查每一个金属配件加工情况,确保没有质量问题。
在张彩群的努力下,加工点的生意越来越好,订单也越来越多。现在,张彩群平均每个月都会拿到100万元左右的加工订单。今年,在新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街道妇联的帮助下,加工点又拿到了营业执照,成立了来料加工厂,实现了转型升级。
现在,随着订单的增加,张彩群几乎每天都要加工厂和工厂两头来回跑。早上10点30分,她一个人就开着面包车出门了。在她的车上,装着十几袋头一天自己的来料加工点加工完成的金属配件。11点10分,车子开进了位于金东区岭下朱的一家工厂内。车停稳后,她便忙着把金属配件卸下了车。随后,她又把工厂里新的一批未加工的金属配件装上车。等来不及擦干额头上的汗水,她又开着车往家里赶……
有时,看到妻子忙里忙外,很是辛苦,丈夫就会劝张彩群不要做了。但倔强的张彩群一直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来料加工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
乐当村民致富带头人
来料加工点的成立,为唐村的中老年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鼓起了她们的口袋。现在,在张彩群的来料加工点里,来自唐村汤家园和唐村两个自然村的中老年妇女有十几个人。据了解,加工点在2012年发放的加工费达到了20万元,一个人一年的工资少则1万多元,多则2万多元。今年,随着订单的增加,每一个人的工资也随之增加。根据张彩群估计,今年将发放加工费30多万元。
“以前啊,除了种地就是在家闲着,现在不一样了,除了种地还能额外挣到钱。”说起加工点带给自己的好处,65岁的朱艳茭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在加工点成立之初,她就到这里干活了,现在算得上是这里的“老职工”了。
“在这里干活,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不用担心顾不上家里的事了。”在朱艳茭一旁干活的朱惠花接过话茬,“彩群可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哈哈。”原来,加工点并不像其它加工企业或者加工厂一样,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而是加工人员可以自由安排。“只要家里有事,就可以随时离开,工资不会受到影响。”张彩群说,“大家到我这里干活,图得就是自由、省力。”
今年,为了让大伙在工作之余能放松一下,张彩群自掏腰包买了崭新的音箱。“有了这个音箱,姐妹们就可以在下班后一起跳跳舞、唱唱歌了,一整天的工作疲劳也就消除了。”张彩群笑着说。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