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金华的暖冬和深秋之间只隔着一条薄丝巾,花事渐隐,红叶初浓,美景和美食也近在咫尺。驱车出金华市区往南,过湖海塘、苏孟乡、安地镇直走不过桥,前行约三五公里,就来到了久闻其名的项村十里桂花长廊。一条清凌凌的小溪在桂花长廊间穿行,这正是梅溪的源头活水,常有三三两两的石斑鱼游来游去,卵石铺就的游步道上树影斑驳,人行其中,不时邂逅几株仍然芬芳的迟桂花,香气虽不如秋季浓郁,清雅蕴藉更胜秋繁喧哗,穿枝拂叶闻香看景,已觉身心舒泰。
旺桂农家乐就在项村入口十里桂花长廊之畔。推开农家院落的大门,一幢三层小楼跃然眼前,随着主人方婉春来到院中,只见铺地的鹅卵石和硬币组成一棵生动的“摇钱树”模样,别具一格。院子一旁有一汪鱼池,红色的鹅卵石为鱼眼,绿色和蓝色的鹅卵石相间组成了鱼尾和鱼鳍。据方婉春介绍,鱼池水深1.2米,在建造时,就在底部安了一个自来水管道,建成后源源不断的活水成了鱼儿们的天堂,从最初放入的十几尾鱼苗,到如今已繁衍至100多条。
走进三层小楼,近6米高的落地窗最大程度地采集着阳光,9个供住宿的房间被收拾得干净整洁,不经意从窗外眺望出去,再次被眼前的景象打动,只见屋后停靠着一艘颇有声势的龙船,龙头直冲远方,龙眼炯炯有神,龙头下的入口处,写着:“您鞠躬,龙庇佑”的楹联。这是方婉春亲自设计的龙船。
方婉春16岁就开始当老师,在箬阳、安地等地的乡村小学从教40多年,那个教育资源短缺的年代使方婉春锻炼成为一个掌握语文、数学、体育多个科目全能教师,而成为一名画家则是她自小的梦想。退休后,她和丈夫先造了三层小楼打算养老,2002年1月,仙源湖旅游度假区设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形象鲜明、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规范的浙中休闲度假胜地,“我们这里这么好的黄金地段,做乡村旅游的前景肯定好。”为了迎接第一届桂花节,等丈夫晚上9点下班后,夫妻俩一个背石头,一个和水泥,连着忙了好几个通宵,终于赶工做好了路面和鱼池。看着屋后水泥砌起来的车库,方婉春心想:何不再试试在屋顶上造艘龙船?
方婉春马上拿起纸笔,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付诸于图纸。如何能让面积有限的车库顶支撑住庞大的龙船呢?龙船能同时上多少人呢?方婉春联想到了生活中常见的扁担:“一条细细的扁担,可以挑好几百斤的货物而不会断,这是受力的巧妙。”她模仿加油站的建筑结构,设计了“Y”字型的建筑图纸,并托朋友找了一个工程师进行咨询,在得到专业人士的首肯后,这个庞大的工程终于开始动工了。
为了寻找制作龙头的师傅,方婉春找到当时正在建设施工的郑宅水上乐园,请来制作石龙的师傅,又找了个武义的师傅做屋檐、花窗和盖瓦,仅人工费就花了10多万元,连同材料,就达到了30万元。如今,方婉春的龙船成为项村的一大景观,前来观船吃农家菜的人接踵而至,在龙船里喝茶看景所费无多,乐趣不少。今年夏天,夫妻俩平均每天要接11桌客人用餐喝茶,9个房间也都间间爆满。
还在惊叹于龙船的精美威武,厨房里已飘来了桂花糕的清香。吃桂花糕要趁热,远远地站在厨房外,就情不自禁地被阵阵桂花香和糯米香带进了屋,只见冒着热腾腾白雾的蒸笼里,一块块散落着小巧可爱桂花瓣的粉糯白糕粘连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唇齿之间糯香四溢,香甜可口。
方婉春所做的桂花糕采的都是自家种的桂花,如何把桂花糕做得又软又糯,除了关键的糯米粉外,她说了一个小窍门:“先在前一天晚上把摘好的桂花瓣和在糯米团里,准备好芝麻白糖馅,到第二天再包好芝麻糖馅,印上压花,上蒸笼。”说完,她又微笑着说:“当然里面还加了我自创的一些秘方。”
若得闲住在这里,在十里桂花长廊闲逛、品茶、吃农家菜,逗逗小狗、喂喂鱼,颇可体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和妙处。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