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琅琊镇来料加工经纪人叶志红
在琅琊镇南山村一幢民房里,七八名妇女熟练地进行平车操作。变戏法似的,几个零散的小部件,经她们灵巧的双手一拼凑,就变成了一只只漂亮精致的毛绒玩具。该加工点的负责人叶志红告诉记者,在这里干活的妇女,每天一般都四五十元的收入,勤快点的,可以赚到近八十元。
今年43岁的叶志红,现任南山村妇女主任,她曾经办过十年幼儿园,2009年她开始从事来料加工。从孩子王到来料加工经纪人,虽然职业角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叶志红身上唯一不变的是那股子永不服输的劲头,以及脸上永远灿烂的笑容。
叶志红告诉记者,创业初期,由于对相关厂家情况不了解,因此举步维艰,来料加工点经营非常艰难,常常没有来料可加工,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农民特有的朴实、诚信和坚韧的品质,厂家渐渐对她产生了好感和信任,业务量也不断增加。由于她的产品加工质量好,信誉度高,许多厂还主动与她联系,要求她进行配套加工,叶志红的来料加工点也一下子有了二十几人干活,2010年发放来料加工费达到四五十万元。
南山村是一个不到三百人口的小村,大部分人选择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妇女一般都要照顾家里的小孩和老人,考虑到她们的实际情况,叶志红并没有把干活时间规定死。“在我这里干活很自由,她们干完家务随时可以来,如果家里有事随时可以走。为了方便她们,我不接那些时间紧、要赶货的单子”。叶志红说道。正因为如此,在叶志红这里干活的姐妹们从不认为自己是在叶志红那里上班,她们而是说“去嬉嬉,做点钱回来”。每年叶志红还会出钱带着姐妹们到九峰摘杨梅或到兰溪地下长河、中洲公园等地游玩,就这样叶志红与姐妹们打成一片,姐妹们有什么想法也乐得跟她说。
眼看着加工点的业务蒸蒸日上,叶志红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可惜好景不长。这两年由于苗木行情好,村上很多人种起苗木。由于种苗木工人每天能拿到一百多元的工资,叶志红的加工点很多姐妹都当了苗木工人,她的加工点一下子由原来的二十多人降到了七八人,每年发放的加工费也只剩十来万元。“如果仅是为了自己赚钱,我早就出去上班了,赚的钱比这多,还不用这么辛苦。”叶志红说,她之所以坚持把加工点办下来,主要是为了解决村里妇女姐妹的就业问题,“以前村里的妇女经常打牌搓麻将,经济收入又少,所以夫妻和邻里的矛盾比较多,现在她们在加工点干活,每个月至少都能挣到六七百元钱,多的可以赚到一两千元,这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使村里的风气有了好转。”
虽然叶志红的加工点目前面临着困境,但她并没有灰心。今年10月,叶志红参加了在义乌市委党校举办的“全省来料加工女经纪人电子商务培训班”,与来自全省各地的114名女经纪人交流学习。本月,叶志红又参加了金华市第九期“山海协作工程”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通过这两次培训学习,让叶志红增长了不少见识,增加了做好来料加工的信心,更让她高兴地是结识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说到下一步打算,叶志红说:“要积极寻找途径,寻求发展空间,我准备在琅琊集镇上租间厂房,把加工点搬过来,毕竟现在村上的人越来越少,加工点要想发展壮大用工难这个问题要先解决”。当记者问到这几年做来料加工最大的感受时,叶志红笑着说道:“辛苦并快乐着”。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