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作风落实责任长效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琅琊镇境内有“金华水缸”之称的金兰水库和给市区100万群众供水的金沙湾水厂,是沙金兰水源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水资源,保护水源涵养区的生态环境,对于保持金华“水”的核心竞争力和保证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琅琊镇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在市、区领导的联系指导下,通过推动涵养区的土地复垦、开展水环境集中整治、促进涵养区内群众的长效发展、建立水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
一、开展改善生活品质系列工程,减少群众生活污染源
1、实施土地复垦工程,促使群众真正移下来。琅新村和琅沙村从2011年开始先后由琅琊镇金兰水库区和沙畈乡沙畈水库区移民至琅琊镇组成。移民后,接近30%的群众仍然居住在原址的房子中,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保护库区环境,2012年8月,琅琊镇党委政府下大决心实施移民原址拆除及土地复垦工作,此项工程涉及琅琊、沙畈两个乡镇范围内5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470多家农户,完成可复垦面积近200亩。琅琊镇从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张贴标语,广播循环播放,利用夜晚山区群众休息时间走村入户,传达移民复垦决心,加班加点,全力以赴;二是集中力量攻坚。明确7、8月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攻坚月,并做好详细部署,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三是深化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帮助群众做好拆迁工作,对于百姓合理诉求,积极予以解决,确保工作和谐稳定进行。
2、实施垃圾处理工程,变洁净优美生活环境。为了使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和谐统一,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减少生活污染源的产生,涉及集镇的5个村建立琅琊垃圾中转站;投入125.2万元,建设标准化垃圾房33座,配备垃圾桶3282只,垃圾车13辆。2013年底,妙康、岳村、下陈等山区村庄,建立太阳能垃圾房,改变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减少山区群众生活污染源。
3、实施污水处理工程,还清澈见底山川溪流。从2010年开始,琅琊镇30个行政村全面铺开污水治理工程,通过几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消除琅琊镇生活污水乱排乱流现象,解决了生活污水污染问题,雨污得以分流,溪水逐渐清澈,群众能够吃上放心水。而2013年,琅琊镇又相继投入102.8万元用于进行河塘沟渠水体治理。
二、开展工农业转型提档工作,切断库区生产污染源
1、认真抓好沙金兰水环境整治工作。沙金兰生态功能区涉及琅琊镇新兰、妙康、岳村、下陈等村,有养殖场和锯板厂等影响水源涵养区的环境保护的因素,对水环境的长远保护产生不利影响。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琅琊镇唱响“三曲”,即“宣传曲”,采用会议、宣传单、横幅等形式,营造舆论氛围;“作风曲”,明确方案步骤,全面攻坚克难;“政策曲”,按照相关政策细则要求,及时发放补偿款。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全面完成沙金兰生态功能区琅琊境内27家锯板厂、6家养殖场的整治工作,拆除面积达13623.06平方米,比预定目标期限提前一个月完成。
2、加大力度开展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于部分影响到群众利益,不利于生态发展的养殖户,琅琊镇以引导为主要方式,帮助这部分养殖户拆除养殖场,并且做好大岩畈0.89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作,改良土壤0.6万亩,营造农田防护林300亩,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环境污染。二是集中培育生猪、奶牛等养殖规模化。充分推进土地流转,推动优势企业,优势项目,优势技术的前进,加速形成链条式配套设施,如上盛村兴盛养殖合作社,内有奶牛1000余头,惠及周边农户20余户,牲畜排出的污物进行统一处理,有效防止农业污染物破坏环境。类似兴盛养殖合作社的星级合作社,琅琊约有40余个。三是发展生态、高效、科学农业。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规模化生产、现代农业园建设为着力点,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方针,学习现代化农科技术,因地制宜的发挥循环式养殖模式,多次利用,生态发展。
3、高度重视整治高能耗重污染企业。2013年,琅琊镇坚决摒弃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用科技、人才、信息来武装自己,大力推动琅琊区域内企业转型提档升级,鼓励企业从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低能耗高产出的发展模式,并且对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进行整治。根据国家对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琅琊镇区域内企业已全面进入转型升级时期,力求达到发展与环境双赢,如金星与金泰两家造纸厂已于年初开始对企业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更新,金泰纸业于9月底关停进入转型升级阶段,金星纸业已进入技改阶段,技改后工业总产值及利税将翻一番,工业总产值达亿元以上,税收千万元以上。
三、落实水环境保护长效措施,推动库区群众长效发展
琅琊镇通过对群众的生产生活污染源两方面的控制,强化了水环境保护工作,大大加强库区群众对功能区的建设和保护意识,但仍存在群众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农民增收困难、扶持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续工作推动难等问题。为巩固水资源保护工作成果,确保水资源保护工作做到实处、做到深处,推动功能区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琅琊镇扎实推动沙金兰功能区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长效化发展。
1.优化服务,恢复生产就业。在完成拆迁工作的同时,与拆迁户沟通,了解其意愿,在技术、信息、资源、培训、复垦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从三方面帮助就业,一是帮扶跨行业就业。如新兰村徐荣森在锯板厂拆除后,来到琅新村开始从事来料加工行业;二是帮扶异地重建。针对继续从事锯板厂、养殖业的商户,镇政府积极帮助寻找办厂、养殖的新地点;三是帮扶外出务工。镇政府积极与驻镇企业、培训机构联系,鼓励、帮助山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山区贫困村扶贫开发和发展特色农业项目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项目等,千方百计加快山区农民增收步伐。
2.生态还原,落实保护措施。在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可行、合理利用的原则下,对拆除的锯板厂和养殖厂等地进行土地复垦。结合上级相关规定与条例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鼓励相关行政村积极在功能区内发展种植业,探索实施高收益且能维护生态项目的发展。同时落实生态修复工作,结合琅琊镇生态情况实施以封山育林为主,人工造林、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为辅的林区修复工程,种植一批生态功能强、涵养水源好、经济适用高的林木,形成一片能够突显琅琊镇山美、水秀生态风貌的阔叶林;结合琅琊镇国家级生态镇创建工作、移民村复垦工作、新农村建设工作与功能区土地复垦有效结合,形成体系化工程,最终达到水源清澈、生态还原。
3.加强引导,建立长效机制。土地复垦完成后,琅琊镇积极推进琅沙、琅新村新农村建设,为了巩固工作成果,使沙金兰涵养水源整治工作达到预期目的,使秀水能够“长流”,琅琊镇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一是继续做好生态保护宣传工作,使功能区群众强化保护功能区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生态保护利人利己利于社会的正确观念,同时对功能区内百姓的生产生活加以引导,逐渐减少功能区内面源污染;二是定期开展巡查,加强对相关村考核,重点查看整治后续巩固情况,防止出现污染源回流现象;三是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促进生产生活转型升级,将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方式过渡到高效能、无污染,适合山区、半山区的生态产业中,加大功能区污水处理工程的应用;四是积极扶持发展,积极向上级政府、人大等相关部门提出意见与建议,争取对功能区更多的关注、支持,使功能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保护金华安全优质水资源作出积极贡献。(作者系琅琊镇党委书记)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