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唱歌比赛、厨艺展示、爬山烧烤……
国际妇女节是妇女创造历史的成果,也见证了妇女为争取与男性平等所走的漫漫斗争之路。近百年来,随着妇女身份、地位的改变和提高,这个专属于女同胞的节日意义早已超然于平等、权益之上。
今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依约踏着春天的脚步而来,女市民和女网友们在计划今年过节活动的同时,也不禁忆起这些年,她们所亲历的“三八”节。
杂酱面馆老板娘杜玲全——
![]() |
“三八”妇女节成了姐妹聚会的日子
在上世纪70年代,过了饭点,市民要找个吃饭的地方不那么容易,那时候,整个市区只有20多家大饭店,而且都是国营和集体所有制的,没有私人小饭馆,街上连个馄饨摊都找不到。1979年,刚过17岁的我就来到一家集体制饭店工作,每天8小时工作制,工作第一年工资14元一个月。“三八”妇女节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90年代开始,金华市区进行“两街”改造,到了2000年,单位就申请了破产,为了养家糊口,我与丈夫在市区雅堂街开了一间小小的杂酱面馆,没想到,这一开就是二十多年。如今,在我店里吃面的客人,十个里面有七个半是老客。以前在饭店烧面,配料只有笋丁和肉末,等我自己开了店,听客人说花生好吃,我就备好花生配料,有的说豆腐干好吃,我就加一点豆腐干,慢慢地,就形成了如今的独特风味。
我家是个名副其实的女儿国,有姐妹6个,虽有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但我们姐妹6个却很少有磕绊,从小感情就很好。平时我的店里缺人手,只要打个电话,大家都会忙里抽空来帮忙。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三八”妇女节成了我们姐妹几个大聚会的日子。记得有一年“三八”妇女节,姐妹几个一大早就聚在一起,先去看了一场爱情电影,直到电影结束,我们还沉浸在浪漫的电影情节中,重温着爱情的美好。之后便一路驱车来到北山,大汗淋漓地爬山登高,好不畅快。
自己开面馆后,我跟丈夫就一直实行轮班制,一人休息,一人看店,仔细算了一下,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刚好我值班,看样子要泡汤了,但我的好姐妹们早早就说要陪着我一起看店,今年还是要一起过“三八”妇女节。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