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携手撑起山里娃求学的希望

  ——夫妻教师汪方明、童月清坚守大山从教40载的故事

2015-09-10 09:19:3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水山谷 郦莎

  因为同样的教育梦,他们走到了一起

  童月清1968年1月出生于白龙桥后童村,是家中长女,底下还有两个弟弟。童月清的父母都是生产队的干活能手,在当时家庭条件还算不错。

  童月清的父亲很有经济头脑,除了在生产队干活,平时还会自己种菜拿去卖。但他却没有上过学,每次出门卖菜连钱都算不出来,还要拜托边上的小贩帮忙算账。“父亲吃过文盲的苦,觉得自己没文化很可怜,因此特别重视我们的教育。我们三兄妹,也是生产队里唯一一家所有孩子都上学的家庭。”童月清回忆道。

  可惜,读到高中,童月清也被迫辍学了。“父亲有气管炎,其实不能干体力活,但为了我们的学费,他却长期劳累,身体终于撑不住了。”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也为了供两个弟弟读书,童月清后来去了原金华县周儒乡当代课老师。那年,她也是17岁。

  聊起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这还得从童月清的叔叔说起。童月清的叔叔就是一名教师,而且写得一手好字,闻名乡里。从小,童月清就看到村里好多人来找她的叔叔写字,有时是刻在饭盒上,有时是写对联。看着叔叔拿起笔挥洒自如,童月清说不出来的羡慕,对教师这一份职业,也有着近乎崇拜的向往。所以,当她知道自己有机会可以当代课老师后,便义无反顾地去了。

  “我记得,我带的第一批学生是5年级的毕业班,有40多人,我任教语文和数学,当时孩子们的成绩不太好,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当代课老师没有固定工资,收入全按课时计算,平均下来每个月只有二十多元。当时,村里的同龄人辍学后大部分都去了工厂上班,每个月工资有五六十元,很多朋友就劝童月清,别再当代课老师了,钱少还累。但童月清却从不羡慕他们的生活,“只要我站在讲台上,就有一种自豪感。那种内心的满足,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对职业的热爱,战胜了一切的困苦,4年来,童月清辗转于周村、石坞等村小的讲台,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学子。1988年9月,箬阳乡罗坪村小原来的教师调走了,学校想到了童月清,请她过来当代课老师,童月清欣然前往。于是,从1988年到1997年,童月清开始了9年、一个老师上课的教学生涯。

  “罗坪村小共有三个年级的孩子二三十人,老师却只有我一个。除了给他们上课,我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学校没有食堂,只有一个蒸饭的灶头。每每上完课,童月清还要带着孩子们上山砍柴,生火做饭。当时,童月清已与汪方明相识相爱,夫妻俩每次相见,都要穿越几公里的山路。但因为同样的教育梦,两个人的心始终相连。

  1989年,汪方明和童月清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同年,他们的女儿降生。生完孩子后,童月清很快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因为没时间照顾孩子,她特意请了一个保姆,每月支付30元的工资。“当时我的工资一个月才20几元,汪老师就劝我,不要再当代课老师了,我也想过放弃,可看着讲台底下的孩子们,实在是舍不得。”童月清说。

  1993年,得知代课老师可以转正的消息,童月清很是兴奋,她报名参加了函授的课程,想考取大专文凭。这一次,汪方明又跳出来反对:“女儿还小,以后你又要上课,又要带娃,太辛苦了!”可童月清却执拗地坚持着,跟丈夫磨了半年后,最终,汪方明同意童月清跟着他一起去读函授。“当时罗坪村小没有通公路,每次出去上课,我都要凌晨起床,从罗坪徒步走5公里到石井坑村,再坐公交去市区。为了方便,去上课的前一天,我就只脱外套睡觉。”年幼的女儿也成为了夫妻俩的陪读书童,那时候,每次去学校上课,老师都会打趣,说他们是三个人在读书。

  经过了3年的努力,1996年,夫妻俩双双拿到了大专文凭。童月清也抓住了机遇,从代课老师转为公办教师。这年,汪方明被任命为箬阳乡中心学校工会主席,兼任数学老师。2000年,由于村小撤并,童月清也转入箬阳乡中心学校,自此,两个人再没离开过,一干就是十多年。

  留下,是因为教育薄弱的山区,更需要有爱心的老师

  “教书得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山里的乡亲。”让山里娃走出大山,是夫妻俩一生的心愿。

  几十年间,夫妻俩从未耽误一天课程,教学精益求精,学生成绩常名列全乡前茅。“箬阳乡有一对好老师”的声名远播,以致有不少家长送子上门求学。

  山高路远,户散人稀。以前,村里住家最远的学生到校要走几个小时。孩子小,走这么远的路受不了,就选择了住校。夫妻俩又义务帮忙照顾。“孩子小,状况多,有时会尿床,有时会感冒发烧,我们半夜经常要被叫醒处理这些意外情况。”童月清说。

  “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留在这里?”记者提问。她想了想,答道:“留在山里的,都是家庭条件并不好的留守儿童,他们常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这种孩子,更需要有爱心的老师去教育他们。都说教育要均衡发展,如果连我们都不为这群孩子着想,他们以后该怎么办?”

  童月清曾经任教过一个叫磊磊的孩子,没上学之前,磊磊的父母就离异了,之后,他便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或许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磊磊性格很调皮,不爱读书,成绩也差。童月清从侧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找磊磊聊天,发现他其实很聪明,只是没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后来,童月清就从磊磊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循循善诱,磊磊成绩也快速提高,让其他老师刮目相看。

  童月清说,外面只知道山里的孩子留守儿童很多,但很少关注到家庭完整的问题,其实,山里孩子还有很多是父母离异的。这些孩子,一没有学习条件,二没有父母关爱,成绩普遍不好,如果老师再不多关心他们,也许他们的一生就不会再有希望。所以,她现在更不可能离开这里。

  和童月清一样,汪方明也坚持“一个学生也不能放弃”的信念,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早些年,汪方明在村小教学,班里有个孩子叫卫维,家里很穷,父亲又突然离世。也许是这个打击太大,父亲去世后,卫维不愿意再读书,回家务农。为维的父亲生前是汪方明的老友,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汪方明亲自去为维家里做思想工作。他告诉卫维:“穷不要紧,但书一定要读。如果你没钱交学费,我可以先给你垫上。”一开始,卫维并不理他。汪方明就又去找他的母亲,结果,话没说上两句,卫维的母亲就哭了起来,她说:“老师,我们家里太穷了,孩子成绩也不好,如果他不肯读,就算了。”汪方明不肯放弃,卫维有一个哥哥,叫卫星,比为维大3岁,那天正好在山上挑牛粪,汪方明二话不多,接过卫星肩上的扁担就帮着挑粪,心想:“你们既然要干农活,我就帮你们干完,活干完了,总能去读书了把?”帮哥哥挑完粪,汪方明又帮弟弟一起放牛。汪方明对小卫维说:“只要你继续去上学,以后老师每天帮你放牛。”卫维一家人见状,都特别感动,第二天,在母亲的劝说下,卫维重新回到了学校。

  此后,卫维读书也认真起来,成绩提高很快。毕业后,卫维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现在已经担任一个电信部门的领导。去年,汪方明在路上偶遇了这个曾经一度放弃学习的孩子,见到汪方明,卫维充满了感恩,他说:“汪老师,那时候还好你没放弃我,不然我不会有现在的生活。”

  扎根山区四十载,夫妇见证了学校的成长

  1993年,汪方明来到箬阳乡中心学校,这里只有一栋木楼,学生住楼上,教室在楼下。学校是小学+初中制的,有学生200多名,教职人员20多个。

  1995年后,学校新造了一栋综合楼,但学生的住宿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学生们都住在学校租用的废气的乡中心医院医务室。1999年的一个早晨,由于电线老化,医务室着火,烧了个精光。所幸孩子们都在上课,没有人员伤亡,但他们的被褥、学习用品都被烧掉了。后来这件事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并在尖峰集团的捐助下,新造了一栋教学楼。但学生们依然没地方可睡,只能寄居在附近的农民家中。

  2007年,由国家拨款,箬阳乡中心学校终于有了一所自己的宿舍楼。老师和学生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新变化;2006年,箬阳乡中心学校又增加了幼儿园;近几年,箬阳乡中心学校铺设了塑胶跑道,还以高山足球为特色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绩……可以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汪方明、童月清夫妇见证了这所学校的成长。

  可是,扎根山区几十年,真的没有想过离开这里,去更好的地方发展吗?夫妻俩坦言:“还是有的。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女儿。”汪方明和童月清只有一个独生女,小学时,一直在他们自己任教的班里上学。夫妻俩深知山里的教育水平与市区还是有很大一段差距,于是,女儿小学毕业后,夫妻俩决定送她出去读书。

  “孩子到底还小,我们就想陪着她一起出去,也算是一种补偿吧。”童月清说,因为扎根山区,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其他孩子身上,从小,就对女儿疏忽照顾。“生女儿时,我就请了三个月的产假。女儿出生后,都是请了村里的妇女照顾。后来跟丈夫去读函授,每次都是半夜从被窝里把女儿叫醒,跟着我们一起来回奔波”。

  “为了别人的娃,自己的娃都不顾,你们这是为哪般呀!”面对许多人的不理解,夫妻俩却说,孩子们背靠大山,读书可能是最好的出路,他和丈夫算是半个“知识分子”,有责任帮孩子们走好这条路。

  因为平日里一直对女儿比较严厉,女儿倒是不敢跟她抱怨,有时不满了,只能跟爸爸发发脾气。一次,女儿埋怨汪方明不教她做作业。汪方明一听来气了,那天,他手里正拿着一个装水的塑料桶,一气之下,他将塑料桶狠狠地砸到了女儿的椅子旁边。女儿吓得哇哇大哭,好几天都没再理爸爸。“其他老师见了,都过来劝,说汪老师对别人的孩子都那么好,那么有耐心,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孩子这么凶。可能,正是因为她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所以觉得疏忽点无所谓吧。”汪方明说。

  几十年来,夫妻俩每天早出晚归,奔波于两点一线之间,女儿小时候只能拜托父母帮忙照顾。“小时候我得到的你们的爱还不如其他同学多,我在心里会偷偷埋怨你们。后来,我懂得了也理解了,你们用自己的行动给我树立了好榜样。现在,我也成了一名老师,我时常想起你们的一言一行,我也要成为像你们这样的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去年,在箬阳乡中心学校举行的少先队建队节上,汪方明和童月清的女儿发来一段动人的视频,视频中,女儿讲述了内心的想法,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夫妻俩看了,都抑制不住地抹起了眼泪,童月清骄傲地说:“女儿现在在白龙桥实验小学教书,参加工作已经6年,平日里,我们还会和女儿交流教育心得,到她这里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对于女儿如今的成就,我感到很骄傲。”

  执教40年,是老师,更是“父母”

  执教40年,汪方明和妻子童月清到底教出多少个“卫维”,他们不记得,但大山的孩子们却牢牢地把他们记在心中。

  “汪老师,你还记得吗?去年公路塌方公交车只能开到黄阳,你和童老师就赶到黄阳等着我们,把我们带回学校。山上的石头一直在滚落,我好害怕呀!不过一看见您,心里就踏实了。汪老师,谢谢您。”

  “童老师,那天是周一,回校上学。在金华南站开往箬阳乡的早班车上,我没吃早饭,端着碗滚烫的面条在吃。车子摇摇晃晃,面条滚烫,我都快急哭了。你看见了,马上帮我捧住碗,让我在摇晃的公交车上吃完了面条。你一边捧着烫碗一边叮嘱我慢慢吃。童老师,我爱您!”

  ……

  去年,在学校的少先队建队节上,孩子们用质朴的语言诉说着汪方明、童月清夫妻俩的种种关爱,引得台下的师生泪水涟涟。

  听完孩子的话,汪方明上台发言,堂堂七尺男儿,却语带哽咽,他说:“孩子们,和你们在一起,我真幸福。别人都说,大山很大,山里面很苦。我也觉得山高,我也明白这些苦。但是,因为你们,苦就不苦了,山就不高了。孩子们,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你们刚才说的这些,都是我每天应该做的事情,是作为老师应该做好的事情。孩子们,做好了自己份内的事情,认真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是我对你们的希望。咱们家乡很美,老师们老了,建设美丽家乡的重任交给你们了。”

  是啊,一眨眼,他们都已到了中年。15年前,童月清在随丈夫的脚步来到金华的小西藏箬阳,看到年幼的学生,他们当时就流泪了,同是身为父母,他们心疼孩子,努力担任着“爸爸妈妈”的角色,事无巨细地照顾着孩子们的生活。每周末组织学生上车,童月清能报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和家庭地址。按不同方向进行排队核对人数,下午四点逐个打电话给家长核对学生回家了没有。见到班里的小女孩家里穷,汪方明就将自己女儿的旧衣服、旧鞋主动送给了她。比起老师,他们更像是孩子的父母,打从心底去关心、爱护他们。

  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渐渐好了,有条件的家长更愿意把孩子往城市送,虽然箬阳乡中心学校环境一年比一年好,但生源却一年比以前差,今年,整个学校只有学生58人。

  “哪怕只剩一个孩子,教学点也要坚持下去。”面对困局,夫妻俩却依旧坚持着教学的初衷。

  童月清说,蜗居在深山,不怕自己跟不上外面的时代,就怕自己知识量不足。“因为凭我们原本的知识去教现在的孩子,是远远不够的。”前几日,童月清和外面的老师交流心得,听说那个老师班里的孩子平均分都在97、98分左右,就算最差的,也有90分。但童月清自己班里的孩子,平均分却只有70~80分,这件事对她的触动很大,“我静静地想,我们的孩子并不笨,为什么他们的成绩与外面的相差这么多?我觉得作为老师,我是有责任的。”今年接到这个班,童月清又在琢磨着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她谦虚地说:“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就这样,汪方明从教40载,他的妻子童月清也一直跟着他生活工作在高山的村小。他们坚守在山村学校,教书育人,将一拨拨的农村学生娃送出山村。40多年来,汪方明和妻子一起在山村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携手撑起了山里娃求学的希望,也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带来了希望。

责任编辑:朱莹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