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周末人物
虽然我90岁了,但我仍然把自己当作‘90后’,希望保持一颗童心,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蒋风与儿童文学的不解情缘

2015-11-27 09:25:36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郦莎 见习记者 包蔚倩

  日前,第二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揭晓,原浙江师范大学校长蒋风获得“特殊贡献奖”。刚刚过完90岁寿诞的蒋风先生,鹤发童颜,桃李满天下。他一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研究,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离休后依然为儿童文学的推广而奔走。

  “虽然我90岁了,但我仍然把自己当作‘90后’,希望保持一颗童心,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蒋风在领取“特殊贡献奖”时感言道。

  日前,记者采访了载誉归来的蒋风,聊聊他与儿童文学的不解情缘。

1986年8月26日与德国歌德大学教授、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会创始人、首任会长道特尔摄于日本京都天龙寺
1988年10月,蒋风与他的第一二三四届研究生吴其南、王泉根、方卫平、邹亮共同出席1988年10月在烟台召开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趋势研讨会上,同游山东蓬莱阁海边

  1

  各方因素,促成他走上了儿童文学道路

  一个人从事一项职业,有很多关键的转折点。对蒋风来说,亦是如此。

  蒋风对于文化的爱好,应该从他的母亲说起。蒋风的外公是前清的举人,虽然没有就任一官半职,但回到家乡后,外公办了一间私塾。母亲从小跟在外公身边,虽没有正式读过一天书,但也能背诵上千首唐诗宋词。而且,母亲总是会根据心情、天气的变化自然吟诵诗歌,比如春天来了,她就会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夏天来了,她就会念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可以说,是母亲最早在蒋风心中种下了文化的种子。

  小学三年级时,一本童书《爱的教育》真正影响和改变了蒋风的一生。那时,在金中附小(现金师附小)上学的蒋风遇上了一位很好的班主任斯老师。这位斯老师虽然是数学老师,却每周都会给班级安排一堂故事课。故事的内容就来自《爱的教育》。斯老师花了一个学期把这本书里的主要故事都讲了一遍,到了期末的时候开了一个《爱的教育》主题班会,用书中的人物来命名班里表现优秀的学生,于是就有了勤劳的“裘里亚”、正直的“卡隆”、勇敢的“马尔柯”、善良的“西西里”……可是,直到下课,蒋风也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他委屈得几乎要掉下眼泪。细心的斯老师察觉了蒋风的情绪,下课后他把蒋风叫到办公室。一到办公室,斯老师就跟蒋风道歉:“今天,老师实在太粗心了,怎么把你给忘了呢?其实,你比‘裘里亚’更勤劳,比‘卡隆’更正直,比‘马尔柯’更勇敢,比‘西西里’更善良!但现在班会已经开过了,老师不可能再给你命名,这样吧,老师送你一本书,请你原谅老师。”说着,斯老师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了一本崭新的《爱的教育》,送给了蒋风。

  “这本书,我一直保存到1942年,被日本鬼子炸掉为止。后来,我又去买了一本新的回来,一直保存在身边,直到现在。”蒋风说,正是这位老师和这本《爱的教育》冥冥中影响和改变了他的人生选择,让他走上了儿童文学的道路。

  好书带给人积极的影响,但坏书带来的破坏性一样不容忽视。

  1947年,蒋风大学毕业,成为《申报》驻金华的记者。一次,《申报》上刊登的一条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条新闻说的是有3个少年因为看了内容荒诞的连环画,结伴到四川峨眉山修仙学道,最后自以为成仙能飞升,跳崖身亡了。这条新闻对蒋风的触动很大,“我当时就感到,孩子在童年时代接触的每一本书都会对他的一生产生影响。我应该通过自己的笔,为孩子们服务。于是,我开始琢磨儿童文学创作和教育。”

  2

  自编教材,有力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1949年,全国解放后,随着《申报》的停办,蒋风被调任去当了某学校的教导主任,想着当教师与儿童文学很接近,蒋风欣然接受,从此走上了教育之路。不过,当时国内并没有普及儿童文学,蒋风也只是学校里的一名普通教师。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开始掀起学习苏联的浪潮,十几所大学先后开设了儿童文学课,儿童文学才开始在国内迎来了它的春天。1955年,在金华二中任教的蒋风收到了来自安徽师范学院的一封信。原来,该高校要开设儿童文学课,听闻蒋风以前写过儿童文学作品,便抛来橄榄枝,希望蒋风能去他们学校任教。一听这事,蒋风自然是喜出望外,可正当他准备奔赴安徽时,省教育局却把他拦了下来。“当时浙江也在筹备三个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教育局不愿人才流失,希望我能留在浙江任教。”

  于是,蒋风进入浙江师院(后来的杭州大学)工作,成为新中国最早开设儿童文学课的人之一。蒋风说,最初任教儿童文学时,最困难的就是编教材,因为这是一门新学科,可借鉴的只有苏联传过来的寥寥几篇资料,他只能在图书馆找资料,结合中国古典书籍中的文化遗产,一点点搜寻、整理可用的内容。后来,蒋风读苏联班的弟弟,收到班上的同学送给他的一本俄文的苏联儿童文学教材,弟弟随即把该书寄给了蒋风,蒋风找人翻译后,又从中汲取知识,前后花费两年时间终于编写了一本自己的教材。

  1959年,蒋风撰写的《中国儿童文学讲话》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记录着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的书,马上成为各大高校儿童文学课的教材。1962年,蒋风调职到新浙江师范学院任教(即浙师大)。

  1978年,因受前期的“文革”影响,我国在儿童读物领域几乎没有书,为了解决“书荒”问题,国务院的八个部委联合在江西庐山召开“全国少儿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这个会议规模很大,总共有300多人参加,蒋风也以作家身份参与了会议。在讨论当中,各个小组在汇报时都提到,想解决“书荒”问题,首先要在大学恢复儿童文学课,来培育作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招研究生。大家也谈到,解放快30年了,中国连一本系统的儿童文学理论书都没有。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严文井听了汇报之后,又在会后召开了小会,找了10个作家,说商量要编一本系统的儿童文学理论书。在小会上,大家知道蒋风早期是教儿童文学课的,而且已经编了教材,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蒋风从庐山回来之后,刚好那一年恢复招研究生。当时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人不多,所以,教育部规定资深的讲师也可以带研究生,就来问蒋风,愿不愿意教,蒋风说:“如果可以带儿童文学研究生的话,我就带。”后来,蒋风便成为浙师大第一个研究生导师,也是全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离休之前,蒋风在浙师大一共带过9届研究生,18个人,他们几乎占据了大陆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半壁江山:吴其南、王泉根、汤锐、方卫平……一个个都已成为了知名的学者、教授或编审;还有成为全国知名作家的谢华、汤素兰、盛子潮、何蔚萍、王铨美等等。可以说,蒋风在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上功不可没。

  3

  离休后,依然为儿童文学的推广而奔走

  1994年,蒋风离休了。虽然已近70岁,但思维敏捷、身体强健的他,心里还有一团火,希望继续为儿童文学事业发光发热,于是,他以个人名义创办了国内首家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招收“非学历研究生”。

  “不收学费,只要愿意报名的,都录取,完成我布置的作业,通过答辩,就可以拿到结业证书。”蒋风说,今年,这个“非学历研究生”正好开办20年,20年来,他一共招收了五百多人,也培养了一些杰出的儿童文学人才。今年,在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上,与蒋风一同上台领奖的汤汤,便是他的学生之一。汤汤是武义县人,2003年,她因参加蒋风的儿童文学讲习班之后走上童话创作道路。后成为知名童话作家,作品《水妖喀喀莎》荣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本年度单篇作品奖。

  其实,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并不是蒋风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奖项。早在2011年,86岁的蒋风就成为了第一个问鼎国际格林奖的中国人。该奖评委会认为,蒋风教授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先行者和集大成者,还是一名具有开创性的活动家,他的许多创新性举措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填补了中国在这一学科上的空白,使得中国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并且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整体的进步。而对于自己这次获奖,蒋风谦逊地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发展,晚清时便开始了,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这中间,是经过许许多多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水平。我觉得,这个奖是属于中国的,不属于我一个人。”他当场表态,要将100万日元奖金全部捐出来,在中国设立一个儿童文学奖。于是,2014年,蒋风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蒋风儿童文学理论贡献奖”,也是每两年评一人。

  细数蒋风的一生,70余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教学、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编著50余种。曾获得全国、省级奖十多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次,再次从上海载誉而归,蒋风却还是一贯保持着他的谦虚,他说:“一个学科的发展,并不是一个人能左右的,我只是一名平凡的教师,尽我所能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责任编辑:方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