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新闻中心>周末人物

江顺帆,婺剧盔帽制作的传承者

2015-12-18 09:23:3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苏晓婕 见习记者 包蔚倩

  在婺剧演出中,演员的表演固然重要,但演员的戏服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婺剧曲目众多,演员角色也多,为了能更好地凸显人物,婺剧的戏服也同样要符合角色的定位。在婺剧表演中,每个人物的身份、性格、年纪、性别,所包含的诸多不同的因素都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色彩的服装、盔帽,来体现不同的人物个性。

  近日,记者采访了金华市婺剧戏服制作传承人江顺帆,听他讲述他与婺剧戏服的故事。

  干一行爱一行

  1956年,浙江婺剧团成立。1957年,14岁的江顺帆便考入了浙江婺剧团。“婺剧有六大唱腔,因为当时的高腔已经没有很多人会了,为了传承高腔,金华为此成立了高腔训练班,于是我成为了训练班的成员之一。”江顺帆说,“之后高腔训练班又被合并到了浙江婺剧团。当时我只有14岁,以演员的身份进入了浙江婺剧团。”

  进入浙江婺剧团后,江顺帆一直在台前幕后忙碌着,因为当时是以武生考入剧团,大部分表演中,江顺帆都在台上表演翻跟斗、跑跑龙套。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期间,江顺帆也曾经历过婺剧的鼎盛时代。“那时候上台表演,台下都是座无虚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观众要买票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买了票以后章就盖在手臂上。”这些经历,如今谈起来,江顺帆仍记忆犹新。

  上世纪90年代,江顺帆也已经40岁左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年纪大了,也禁不起在舞台上翻跟斗了”,因此他便转到了幕后,做起了管理戏服的工作。江顺帆介绍,传统婺剧戏服有软件与硬件之分。软件,通俗讲就是柔软丝绸和软缎服饰;硬件,是用金线在软缎上盘绣、叠绣,再用麻布、图粗布上浆背衬制成,十分挺括坚硬,一件服装不用人穿能直竖挺拔于舞台上。在婺剧的舞台上,戏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传统婺剧戏服的图案设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光色彩搭配鲜丽,用料、材质也相当考究,做工十分精细。

  在那个年代,每次婺剧团出去演出,仅戏服就有30箱左右。“戏装统称‘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包括蟒头、宫装、绣花袄子等高档戏装,还有大靠、箭衣等戏服。”回忆起那时的戏服管理工作,江顺帆认为现在则是要轻松多了,“因为浙江婺剧团不像其他的民营剧团,浙江婺剧团时常要新编一些婺剧曲目,所以戏服的需求量也会很大。以前出去演出,箱子都是要我们自己从车上搬下来的。”

  管理戏服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在江顺帆看来自己生活在剧团,大家吃住都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自己能做的就会尽量做好。“在一次演出中,剧团正好遇上了刮台风。下雨后,观众和演员们都到其他地方避雨了,我一看,我走了戏服不就被打湿了。”江顺帆便行动起来,“我把戏服都一股脑儿地塞进了箱子,没想到台风把柱子都吹倒了,我当时就藏在了箱子下面,还好最后只是膝盖受伤。之后剧团的成员们还一个劲地叫我的名字,我就回了一句‘我在,我没事。’”

  说起类似的事情,江顺帆直呼:“还有很多呢,演出的时候因为放鞭炮不小心扔在了布景上,导致整个舞台都烧掉了,戏服也所剩无几。不过经历了这些事,我的想法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

  做盔帽讲究熟能生巧

  说起做盔帽,江顺帆表示这又得从管理戏服开始说起。“婺剧盔帽有文武、男女和硬软之分。所谓文,即官员戴的纱帽、平民戴的方巾、员外戴的员外巾等;所谓武,即武将戴的头盔和武生巾,武士侠客戴的罗帽等。”江顺帆介绍,这些盔帽因质地不同又分为软硬两类,软巾是可以折叠的,硬盔不能折叠。硬盔上一般都缀有绒球、珠子作为装饰品,帅盔上还带着缨子;软巾则采用软缎、粗布、夏布刮浆衬里、盘金叠绣而成。

  “虽然婺剧的盔帽并没有特殊的要求,但对剧目和人物角色却是要求严格。其中,在一般的婺剧徽班,硬盔的配置就约有百种,有文堂、武堂,有相貂、九龙,有小将盔、武士盔等等。盔帽制作工艺十分讲究,要求坚硬牢固、轻便美观、形状各异,与戏装恰当搭配,对人物造型有画龙点睛作用。”江顺帆说,“我会做的其实并不是很多,其中我认为做得最好的当属《白蛇传》中白蛇和青蛇的盔帽了。”

  有一回剧团演员分别去两个地方演出,虽然演员可以分开,但戏服往往只有一套,也就无法满足剧团分开演出的要求。“那时候需要戏服往往是要去上海、杭州定做的,这短时间内怎么可能有。”江顺帆表示,正因如此,也让他自学了制作盔帽的技艺,“那时候我对盔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想着要不就自己尝试着做吧。”这一尝试,江顺帆就一发不可收拾。

  空闲的时候,江顺帆时常会照着剧团的盔帽进行制作,虽然做得没有专业的盔帽那般精美,但也总有用得上的时候。慢慢地,江顺帆的技术也磨炼了出来,做出的作品也像模像样的。对于做盔帽的技巧,江顺帆只追求一条真理,那就是熟能生巧。“其实做盔帽并不是很难,我也是没有专业学习过,只要自己有这方面的兴趣,会想着去钻研,做得多了自然就能做好了。”江顺帆说。

  66岁时江顺帆从浙江婺剧团退休,他在浙江婺剧团待了整整50个年头。退休以后,江顺帆仍然把制作盔帽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别的剧团有需要,我就会做几个。现在算算,仅‘白蛇’、‘青蛇’的盔帽,我都已经制作了十几个了。”江顺帆说,“接下去的日子里,只要我还能做就会一直做下去。”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婺剧演出市场日渐红火,其中的盔帽饰品制作等也受到了重视。作为非遗传承人,江顺帆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学习这项技艺,把它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 方李婷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