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蒋堂镇围绕“五水共治”各项目标任务,着力推进治水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年度各项治水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自召开“五水共治”工作动员大会以来,蒋堂镇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充分认识到“问题在水,根子在人”,形成了五水共治的良好氛围。全镇上下迅速发动部署,形成高度共识,以全面治水、全域治水、全民治水之势推进该镇“五水共治”工作。
建立组织机构,责任到个人。镇、村上下均成立了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按条块明确分工,落实工作职责。镇级层面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镇长担任副组长,下设五水共治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指导各村开展五水共治工作;村级层面由村支书作为第一责任人,村两委干部协同配合,直接负责村上的五水共治宣传、动员、指导、考评等工作。
统一思想认识,有序推进展。镇与管理处、管理处与村之间分别签订“五水共治”工作责任书,形成了三级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了工作例会、信息报送、统计通报、会商协调、督查督办等工作制度,特别是镇治水办定期对重点项目和主要任务进行通报,及时反映进度,做得好做不好一目了然,充分调动起镇、村干部的积极性。
明确思路目标,落实抓整改。蒋堂镇编制了五水共治行动计划,明确了治水工作目标、项目、进度和责任人。根据区“五水共治”工作考核办法,层层落实责任,加强日常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并将结果纳入年终综合考评体系,把治水成效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
加强宣传引导,造势出成效。全镇共举办了7次治水讲座和主题活动,并组织镇干部、村两委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先后到竹马乡、岭下镇、澧浦镇、洋埠镇参观;在蒋堂初中、蒋堂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在今日婺城专版报道治水情况,报送治水信息文章10余篇;累计制作横幅200余幅、宣传牌300块、指导手册10000册,入户发放围裙8200余条,年画等宣传品1万多件,发放《致农户的一封信》1万余封,利用农村“村村通”广播早中晚三个时段开展宣讲,为“五水共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区重点工作,打出了治水“组合拳”。
统一思想、明确思路、营造氛围之后,蒋堂镇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狠抓落实上,通过“以加强基础设施促进落实、以实际行动抓好落实、以制度建设强化落实”的手段,全面推进五水共治工作顺利进行。
治污先行,分层推进,扎实打好治水基础
近几日,浪坦塘村的村两委干部都在忙着清理河道,连日来的多场雨水侵蚀着河流,同时也把上游的漂浮物带到下游河段,村干部们不但要把白色垃圾、死猪死鸡死鸭等清除干净,还把一些较大体积容易阻碍河水流动的石头等物体移除,以便河道保持畅通。“现在基本上隔几天就会清理一次,尤其是今年的死猪特别多,需要及时处理填埋,否则会污染水源。”联村干部章丽芳说,“村支书、村主任都是亲自上阵干活,昨天更是冒着大雨清理河道,工作十分认真。”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实施“河长制”,蒋堂镇每月定期召开河长工作例会,严格落实河道巡查制度。同时,还邀请了浙师大环科院专家对石坑溪开展调研,编制完成了《石坑溪流域污染调查与评价报告》;组织镇人大代表对石坑溪进行检查;组织蒋堂管理处党员干部220余人开展治水护水活动。近几个月,石坑溪断面水质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均已消灭劣Ⅴ水体。
同时,蒋堂还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场整治工作。今年已完成养殖场退养、关停173家;新建沼气工程的54家,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并配套有消纳土地22000余亩,完成乡镇初验收165家。生猪存栏量大幅降低,近期统计数据为7.2万头,下降42%。实行试点病死畜禽丢弃有奖举报制度,奖励金额50-2000元,现已累计接到举报19起,奖励金额3450元;开展畜禽养殖不定期巡逻和检查,有效防止反弹,杜绝新增。
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蒋堂镇污水处理厂在确保正常运行基础上的一级A标改造工程已于本月初正式动工,在污水处理厂的东边空地插上了一面面彩旗,规划范围内的大约2.634亩土地开始了清表工作,预计年底前可以完成。蒋堂镇污水处理厂于去年10月开始运行,今年完成新建管网7.8公里,白汤下沿线的32家企业、7个村庄、3家单位都已纳入污水管网,涉及人口19000余人。目前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COD300,氨氮30,总磷2.5,出水水质COD20,氨氮0.1,总磷0.2。今年1至11月,实际污水处理量为150.8万立方米,日平均处理量4500吨左右,运行负荷率达到90%,符合国家标准。COD去除量378.8吨,氨氮消除40.6吨,完成省建设厅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继去年对电镀企业开展全面治理以来,今年继续进行开展工业污染源减排扫尾工作,目前镇内已经全面淘汰了电镀企业。此外,今年还淘汰了高污染燃料锅炉16个,污水管网新纳管企业5家,有效减少了工业污染源排放。
环境整治,合力前行,树立新型卫生标杆
今年以来,蒋堂镇积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集中精力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环境整治三大战役,为加快“两美”蒋堂建设增光添彩。
通过按期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为农村做好环境卫生整治打下基础。10月份,该镇组织全体干部进行了污水工程建设业务学习,并在每月召开联村干部、村干部、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工作推进会;11月初在许里村召开污水治理工程现场会,组织镇、村干部开展自查自纠,确保各村污水工程按时按标准完成。去年年底蒋堂镇五个移民村(年坑、田甫、溪口、大立元、沙畈)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目前工程已全部完成,比原设计新增接入户数417户;因人在户不在、未分家造成的一户两宅、外地人在村建房等主要原因,造成存在资金缺口208万元。
今年计划启动22个村,目前已进场施工17个村,加上去年启动的5个村,18个村的年度建设任务已在收尾阶段,接户率达到80%以上,目前在接户查漏补缺中。在施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村集体经济薄弱无力承担超出的预算,技术人员,机械设备如挖机、切割机较为缺乏等,蒋堂镇迎难而上,在实际施工中尽量将原先可以利用的管网、终端等利用起来,减轻村负担。
狠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今年新增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房19座,涉及27个村,已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另有8个村采用机械式垃圾堆肥装置进行减量处理;共发放分类垃圾桶6125套,各村自行增加6500套,垃圾分类工作实施覆盖面已达100%。
自垃圾分类开展以来,镇、村两级积极响应,高度参与。从镇级层面看,前期已经统一给每个村制作横幅、宣传围裙、分类垃圾桶,发放《致广大农户的一封信》,邀请专家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等系列宣传活动,并由镇妇联牵头组织村妇女干部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入户发放宣传册,在全镇范围播放垃圾分类宣传稿,全镇19座太阳能垃圾房已完成初步验收,开始投入使用。从村级层面看,寺前等村垃圾分类工作已全面展开;开化等村已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各家女户主分批前往金东等地参观学习,逐步带动全镇人员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李塘下、胡家等村除发放镇里统一的分类垃圾桶外,又给各家各户发放了一对垃圾桶;各村支部结合党员公益日活动,积极组织村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垃圾分类宣传行动。
目前,垃圾分类工作虽然已在全镇铺开,但仍处于攻坚阶段,部分农户还对垃圾分类工作缺乏足够重视。下一步,镇里将统一购置分类垃圾车,做到硬件设施同步跟上;组织村干部、党员、农户到寺前等先行村参观学习;同时利用党员公益日继续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
全镇持续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实行环境卫生“四个一”,即一公示一评分一表态一整改,采取明查和暗访相衔接的方式,对各行政村的环境卫生、水环境质量、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巡查和量化考核,每月召开一次环境卫生推进会,各管理处考核最后一名的村干部要上台表态发言。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利用微信群即查即改,实时到位,使全镇迈入“环境综合整治互联网+”节奏,并出台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加大环境卫生整治、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在村级考核中的比重,进一步落实责任,增强了村三委在环境整治中的作用。其中特别强调了村监会主任、水务员在村级环境卫生管护中的职能,做到“突出责任管理,突出专项整治,突出监督管理,突出工作创新”的“四突出”,镇、村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
洪涝节供,齐头并进,全面开展综合治水
按照“五水共治、握指成拳”的思路,蒋堂镇在重点抓好治污水的同时,不折不扣推进防洪水、排涝水、抓节水、保供水等其他“四水”的开展。
一是内外并进预防洪涝水。全镇有小二型水库6座、山塘8个,2015年投入117万元对下汪西垅山塘进行除险加固,投入40余万元做好水库、堤防及配套建筑物等水利工程的日常维修养护工作,有效提高了水库河网调蓄能力;建立健全基层防汛体系建设,责任区网格九“员”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并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同时在每个村建立紧急避灾点,投入11万余元充实各类防汛器材,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加大对集镇和农村排水管网建设,对原有管网进行疏通维护,投入近40万元的沿宾虹中学段排水工程今年完工。一年来没有洪涝险情发生。
二是护节并重确保饮用水。加快改造村内自来水步伐,不断完善集中供水管网,年内已完成下方村饮用水提升工程,目前所有村的饮用水都已到户;因地制宜推广农业节水技术,下汪天宏农业合作社310亩蔬菜基地滴灌工程已经完成;积极开展世界水日和节水宣传周活动,通过宣传画、展板、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丰富多彩的节水宣传教育。
科学谋划,注重长效,制定治水长期目标
五水共治工作重在改变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提高村民素质,增强治水护水意识。为此,蒋堂镇通过科学谋划,制定了治水长期目标。
一是以制度建设强化落实,促进五水共治工作常态化。该镇先后出台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和《蒋堂镇环境卫生及垃圾分类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实行环境卫生、五水共治、垃圾分类“四个一”,并将整改结果及时反馈给检查小组。通过月度考核、季度排名、年终综合考评的方式进行考核,全年评比出优秀村、良好村、合格村和不合格村,并对先进村给予奖励,不合格村的村支书、主任和联村干部要进行表态发言;根据各村考核成绩,在管理处之间开展流动红旗竞赛评比,营造出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
二是探索“党建+治水”新模式。充分发动农村党员力量,助推农村五水共治工作。结合“走村不落户,户户见干部”的要求,规定联村干部每天必须到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整治、农村垃圾分类三个现场,通过微信实时播报进度,使全镇迈入“联村工作互联网+”的节奏。建立健全党员联系户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农村党员的联户包干范围,由党员带头治水护水、扮靓家园,带动农户参与到治水工作中来。结合“我是共产党员,我为党旗添光彩”主题活动,每月由各管理处轮流组织200余名党员参加党员公益日活动,开展五水共治、垃圾分类宣传,对河道、沟渠、绿化带、广场进行整治清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