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婺城奋战“开门红”确保“四翻番”

——访婺城区委书记王健
2016-03-04 09:03:3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金华日报记者 徐朝晖

  编者按:婺城区三级干部大会召开之后,区委书记王健专题接受了《金华日报》记者采访,就“走在前列、共建金华”话题,畅谈婺城区共谋“十三五”开局发展大计,努力实现“十三五”开门红。昨日,《金华日报》头版以《婺城奋战“开门红”确保“四翻番”》为题,刊发了王健书记的专访,本报特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猴年伊始,婺城区召开全区三级干部大会,1000多名党员干部会聚一堂,共谋“十三五”发展大计。区委书记王健给大家鼓劲: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全区干部要形成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新常态,主动担起使命,勇于担起大任,当好“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排头兵,努力实现“十三五”开门红。

  就在春节前夕,婺城在下沿区块征迁中创造了火箭般的速度,仅用22天就完成入户调查、评估和签约,20天补偿款100%发放。下沿区块征迁指挥部咬定目标不放松,发扬蛮拼精神,夙兴夜寐谋发展,甩开膀子克难关,在区“两会”上获赞无数。

  没有婺城的崛起、赶超和全面小康,就没有金华市区的崛起、赶超和全面小康。市委、市政府对婺城发展寄予厚望,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渴望日益迫切。面对上级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婺城又将如何在过去五年的基础上,谋划新思路,找准新定位,求得新突破,吹响加快发展的冲锋号?记者就此采访了婺城区委书记王健。

  紧抓转型发展,奔小康路上跑出“加速度”

  【对话】记者:在今年区“两会”上,代表、委员都在热议政府的“成绩单”。婺城区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过去五年保持了中高速增长态势,比如GDP年均增长8.6%,地方财政年均增长11.3%。“十二五”的发展经验和成就,能否给“十三五”更好的启示?

  王健: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当下没有希望,未来更没有希望。过去5年,婺城加速发展,关键就是紧抓转型升级这一主线与核心,积极实施“工业强区、商旅兴区、生态立区、城乡统筹”战略,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婺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57.4%增长到了69.2%,远远高于全市50.7%的平均水平。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研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由0.6%增长到了1.75%。由于经济增长方式换挡加速,走在前列,婺城对明天的发展信心满怀。

  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发展,最终目的是给城乡居民带来真正的福祉。过去五年,婺城始终紧抓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始终紧抓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始终紧抓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发展明显加快。

  搭平台补短板,“四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对话】记者:婺城区缺乏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城区、集镇基础设施欠账也较多,“十三五”将如何补齐每块短板,实现又快又好地均衡发展?五年后,又将交出怎样一份答卷?

  王健: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确实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尤其是经济总量偏小,大的平台不多。但我们认为,只要努力解决好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问题,越是短板就越能形成后发优势。

  随着浙中城市群建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与兰溪的对接融通,婺城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婺城新城区等重点平台可用土地资源依然比较丰富,二七区块改造腾出的发展空间,随时都可以承接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为此,“十三五”期间婺城谋划安排重大项目约140个,力争完成项目投资500亿元以上。婺城还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打造以四大百亿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信息经济产业要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3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总产值(收入)力争超12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商贸文化旅游产业总产值(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以上。通过这些大项目、大产业的带动,实现婺城新一轮跨越式大发展。

  根据主体功能和资源禀赋,婺城将全力构建“一带、两城、三区、多点”的空间发展新格局。“一带”是指二环路信息经济产业带,这是婺城信息经济的“主引擎”。“两城”是婺城新城区和江北老城区,要推进婺城新城区开发建设和江北老城区有机更新,全面提升城市能级,着力打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阵地。“三区”为仙源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山区生态经济示范区、高铁经济组团区,这是婺城“十三五”时期重点谋划和打造的三大平台。“多点”主要包括白龙桥省级中心镇、蒋堂市级中心镇、乾西环保特色小镇、雅畈非遗小镇、竹马茶花小镇、安地桂花小镇、琅琊梦幻白沙文化小镇、安云小镇等。

  全区党员干部已形成共识,“十三五”要紧紧抓牢“走在前列、共建金华”主题,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商旅兴区、生态立区、城乡统筹”四大战略,将婺城建设成为“实力更加雄厚、发展更具活力、生态更加优良、文化更加繁荣、生活更加幸福”的“都市核心、生态之区、人文之城、宜居福地”。到2020年底,婺城要确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四翻番”目标。

  做好“五篇文章”,争当“排头兵”实现开门红

  【对话】记者:春节过后,婺城区早早召开“两会”和全区干部大会,全面部署“十三五”各项任务。在婺城区采访,上上下下有种不进则退,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实现“开门红”,婺城有哪些新动作?底气又从何来?

  王健:“走在前列、共建金华”如百舸争流,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作为浙中的核心之一,婺城区深感责任重大,但也早有谋划,信心满怀。新的一年,婺城区将扎实做好“五篇文章”,使全区创新驱动更加强劲,发展活力更加迸发,城乡发展更加均衡,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一抓核心城区建设,在强化都市区内核上做文章。婺城将牢固树立中心城区主战场、主阵地定位,全力推进二七区块旧城改造,全面完成征收,推进安置区块和出让区块开发建设;大力推进上浮桥下沿、田里、西郊等城中村改造;建立健全“精品城市”建设管理标准化体系,创建精品社区6个,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完善城乡基础配套,推进杭金衢高速拓宽改造、330国道、汤莘公路改建、衢江航运开发等项目,开工建设45省道、莘畈至武义白姆公路、启动330国道上跨宾虹西路立交桥,建设一批美丽公路。

  二抓重点平台打造,在优化区域布局上做文章。2016年要实施重大基础建设,拉出新平台的发展框架。通过实施45省道金兰公路和龙乾大桥,开辟工业经济新走廊,做大婺城新城区工业主平台;推进高铁站周边连片改造和竹马货场建设,谋划高铁经济新组团;启动雅畈-长山-琅琊-汤溪的南山大道前期工作,谋划南部山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加快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和建设,着力打造环保小镇和安云小镇。

  三抓转型升级,在提升产业层次上做文章。重点是着力打造“以四大百亿产业为龙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协同推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对水泥、医药化工、畜禽养殖等传统产业,要从供给侧发力去库存、降产能,提升产业的发展层次。现代服务业着重抓好江北老城区和婺城新城区的核心商圈建设,打造高端商贸企业集群。同时,以省级电商示范区为基础,给服务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大力整合电商平台、电商资源,重点发展服务外包等产业、打造跨境电商平台。

  四抓生态文明建设,在发挥生态优势上做文章。新的一年,继续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全区工全面完成9条县级以上河流治理,消除全流域的劣五类水质断面,打好城镇截污纳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农村环境“六乱”整治,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等六大战役,完成金华江北岸等30.3公里污水干管建设,完成79个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受益农户1.22万户。新的一年,还将加快城中村改造,实施“一户多宅”整治,创建“无违建”乡镇3个。推进花香婺城、秀美南山、桂花飘香和茶花争艳等风景线建设,新建精品村5个,秀美村10个,升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

  五抓民生发展,在优化公共服务上做文章。婺城区要以创建教育现代化区为目标,开展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完成东市街小学、虹路小学、乾西小学改扩建和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新校区建成使用,进一步做强“学在婺城”品牌。建成区第二人民医院,争取2017年投入使用;新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16家,市区8890虚拟养老院建设实现全覆盖。同时,还将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强化公共卫生、食品药品、生产、环境等各领域的监管,力争捧回“平安金鼎”。此外,还将加快下山移民异地搬迁,推进蒋堂、乾西等移民新村建设,实施“低收入农户倍增计划”,实现精准扶贫,确保全面小康社会“山区不掉队,人人全覆盖”。

责任编辑:方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