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今日经贸

新常态下谋发展 婺企新春话愿景

2016-03-07 09:32:1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企业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润不断被侵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未得到有效改善,土地要素资源紧缺,再加之各种的税费。这一切,使得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山大”。在婺城,作为市场经济中对景气度最为敏感的主体,广大中小企业迫切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税费负担能够减轻,融资成本切实降低,用地紧缺有效缓解,使它们能够轻装上阵、搏击风浪,成功达到转型发展的胜利彼岸

  经过十多年“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婺城工业从无到有,实现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工业企业近两千家,其中规上企业160多家,规模以下小微企业1800多家,占全区工业企业总数的90%。它们之中,不乏市场前景好、有技术优势的“优质小微企业”。但它们同样面临要素制约难题。

  新春伊始,记者深入白龙桥、乾西、竹马等地,走访多家中小企业,了解它们的发展现状,倾听企业主的愿景和诉求。采访中,这些受访企业负责人大多表示,中央系列改革思路和发展理念带来了发展活力,但实体经济长期存在的回报周期长、融资成本高、转型升级难度大等难题,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没有缓解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压力,希望适当加快改革的具体部署,并在市场环境、融资成本、转型升级等方面,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税费负担能轻些

  位于白龙桥镇洞溪工业区的“金鹰水晶”,是一家专门从事水晶工艺品、水晶酒瓶盖、酒防伪锁扣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经过10多年的苦心经营,公司的主打产品——水晶酒瓶盖进入全国70%的酒企,并为国内知名酒厂提供配套。这两年,白酒市场不景气,再加之各类成本及费用居高不下,对企业经营造成了很大压力。

  “虽然是小微企业,但我们每年缴纳的税费也不少。举个例子,我们一只瓶盖售价5元,刨去原料、人工、厂房租金等成本,利润微乎其微。然而这微不足道的毛利中平均还要缴纳一笔税费。再加之近年来白酒市场持续低迷,对我们这些关联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产销明显下滑,确实感觉有点吃不消。”当问起公司去年的盈利情况,陈亦平直叹如今生意难做。他觉得现阶段小微企业要实现稳健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出台更优惠的税费优惠政策,这对企业来说太重要了。

  事实上,当前小微企业不仅融资贵、融资难,而且税费重、成本高、利润薄。面对高成本时代来临,缓解小微企业发展困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赢得企业界一片叫好,此后,地方政策也积极响应,出台了一些惠企新政,助企轻身减负。这些减免税费扶持政策均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也赢得了企业良好反响。尽管如此,小微企业税负状态依然没有根本改变,税费负担仍是小微企业一个沉重的负担。

  “中央和地方一系列降税减负的政策,出发点是为企业减轻负担、轻身上阵,但是按照企业现在投入高、成本高、利润薄的情况,减税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张宪铭是金华雅帅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对于陈亦平的这番言论,同为企业经营者的他感同身受。

  企业主们的感受并非个例。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各种税费多而杂,大部分中小企业显然不能承受。记者了解到,不少小微企业认为目前税费负担较多,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较大影响。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希望能够降低企业税费,减轻企业负担。实际上,一方面,目前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总体上还较大;另一方面,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为小微企业减轻负担的政策,但实际产生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对此,许多小微企业主希望,要统一并适当提高小微企业从业人数的认定标准,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到国家税收政策的扶持。这样既能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又能起到促进小微企业、规上企业共同发展的目的。

  业绩不佳的小微企业盼望优惠的税种进一步扩大。大部分小微企业认为,国家将减半征税的年应纳税所得额提高到30万元,对盈利企业来说是个大利好。但是,对亏损小微企业来说,却体会不到任何实惠。因此,有部分小微企业认为,小微企业税负较重的原因,并不只是企业所得税,还有一部分地方税,这些地方税税种不论企业盈亏,都需按年计征。有企业建议,将小微企业优惠的税种扩大到部分地方税,即对亏损企业可考虑给予地方税费一定程度的减免。

  融资不再难且贵

  在银行信贷收紧的情况下,高成本融资成为小微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李先生是婺城新区一家金属制品加工公司的负责人,由于流动资金偏紧,今年初他向本地某银行申请一笔贷款时,因为缺少抵押物,需要引入担保公司担保,担保费为贷款金额的3%。贷款利率则是基准上浮50%,即年化9%。这还不算,最让他头痛的是转贷。“利息、收费即使高点、贵点也认了,但在还旧借新即续贷过程中,要饱受小额贷款公司的高利率以及再抵押的漫长行政审批时间,这块激增的隐性成本却被各界所不了解。“

  按照银行规定,必须还完旧账才能借新账,这样企业就得筹措资金将钱还上,就得向小额贷款公司或是民间个人借钱,业内管这个叫做“过桥贷款”。“这时候就别管利率多高了,月息2分、3分也得借。”他说,过桥贷往往有两三个月,如果换算成年利率高达30%上,高出银行利率三四倍。

  采访中,有企业主戏称,“现在除了儿子没拿去抵押,其他能抵押贷款的都抵押了”。还有企业主表示“融资成本甚至要赶上了用工成本”。困惑无奈中,折射出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

  融资难、融资贵被企业主所诟病外,各种繁琐、冗杂的手续也令贷款者叫苦不迭。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办理续贷要先解除土地和房产抵押,进行再抵押,这个过程必须跑相关部门多趟,非常折腾,设置的条件也十分繁琐苛刻。

  除了这些,银行贷款隐性要求多,准入门槛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微企业综合成本较高。据区经济商务局走访调查显示,在接受问询调查的中小企业中,两成企业的流动资金偏紧,三成以上企业负责人认为融资难、融资贵,希望政府能够改善融资环境,清理各种附加条件和不合理收费。

  对此,受访企业家们表示,盈利能力弱、投资回报慢、生存压力大,是实体经济长期面临的“大环境”,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的经济新常态下,对实体经济和民企的危害更大。金融部门提升融资费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盈利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他们呼吁,金融管理部门能充分考虑到实体经济对资金需求的特殊性,一方面通过信用评价及固定资产抵押等手段,一定程度上延长企业的还款期限,让企业赢得相对宽松的贷款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担保环节及考核手段,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是企业家们的普遍呼声。

  用地紧缺能缓解

  对企业来说,土地成了最为稀缺的要素之一,一方面是国家日益紧缩的土地调控政策,另一方面是可供开发的工业用地资源十分有限,用地难的矛盾尤为突出。

  采访中,小微企业主不约而同提到用地问题。土地问题正成为所有企业面临的资源瓶颈。该调查显示,继“税费重、融资难“之后,“用地难”渐成制约我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瓶颈。走访中了解到,部分中小企业表示一地难求,现有土地满足不了企业扩张规模的需要,发展空间得不到有效拓展,迫切希望政府帮助解决企业土地需求问题。

  竹马馆翠源街17号有一幢两层厂房,低矮陈旧,墙面斑驳,在周边农民新房群中特别扎眼。走进厂区,各种储罐、容器满满地堆积在原本就狭小的场地上。循着狭窄的通道,走进去就是生产车间,各种机器设备挤挤挨挨,空间更为逼仄。

  50多位工人,工作、吃喝就蜗居在这个面积不到5亩的厂区内。这样的规模,甚至还不到万里扬、莱恩农装等企业一个车间的面积。在竹马,这家名为“金华市龙达塑胶助剂有限公司”的企业,从2000年成立起,就一直租用竹马乡政府老办公场地。“说起来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公司真正用于生产的场地最多不超出两亩,我们是现实版的‘螺蛳壳里做道场’,而且一做就是十六年了。”面对场地狭小的窘境,公司负责人夏森林自我调侃。

  不过,不要以为厂子小、厂房旧就觉得企业没“能耐”。事实上,龙达塑胶的各项业绩足以让其他企业羡慕。去年,企业全年上缴税收近350万元,产品占据国内65%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两只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00%。据测算,以去年该公司销售产值5100万元来计算,该公司人均产值近100万元,亩产税收达60多万元,两项数据均列区属重点骨干企业前茅。更让人惊艳的是,2008年以来,企业先后获得了十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并先后获得了“省科技型企业、市高新技术企业、区亩产税收十佳企业”等近十项称号。

  夏森林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PVC添加剂是PVC片材生产制造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凭借品质、技术、研发的领先优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销售遍及国内30多个省市,200余家企业,并打入东南亚市场。

  由于产品只是PVC运用领域的“冰山一角”,因此,发展空间极其广阔。然而残酷的用地难现实就摆在那儿。眼下,该公司研发的两只新产品,受制于场地,无法生产,给企业创收带来了影响。夏森林说,由于场地实在太小,连集装箱运输车都不能开进来,对产品运输造成了困难,这里已不适宜企业生产经营,我们迫切需要建设自己的新厂房。

  “只要15亩土地,就可建设新厂房,这样,我们就可以告别租用了16年的老厂房,一方面有利于竹马集镇建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为婺城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对龙达塑胶助剂来说,建设新厂房的确是迫在眉睫。

  正在为发展空间而纠结的不只是龙达塑胶,位于白龙桥的润华机电公司目前也因用地紧缺而遭遇“成长的烦恼”。

  作为一家20多年的老牌民企,润华机电生产经营一直保持持续稳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企业进一步加大创新研发力度,生产的系列车用绞盘凭借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销量逐年提升。该公司负责人戴林吉表示,“润华机电产销形势很好,特别是外贸出口增势强劲,亟需扩大再生产,但原有的厂房过于狭小老旧,非常拥挤,已不能适应公司新一轮发展的需要,眼下,用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最大的短板。”

  如果说创业之初的压力主要在于资金,那么当公司发展步入正轨后,土地的制约会更加突出。“公司已经取得了六项发明专利,可以说,技术实力、产品的品质都达到了国内一流的水平。新的一年,我们迫切希望政府部门帮助协调解决目前的用地难题,,这样,我们就有信心去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技术研发等软件条件已经具备申报要求,最大的短板就是硬件设施,而要符合申报的硬件建设要求,必须要有自己新的厂房、新的生产线。而建设新厂房、新生产线,有15亩土地就足矣。”夏森林道出了多数企业主的心声。

责任编辑:郑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