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今日白龙桥

白龙桥村:倾注白沙情 传承好家风

2016-03-22 09:10:4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陈倩 通讯员 刘洋 陈爽 杨浩轩

  “千古龙溪著白沙,东西业养万人家。桥横绿水临流转,寺映红山落照斜。三六神恩来自远,十三圣寿庆无涯。几曾虎眼开江上,疑有真身斗爪牙。”在白龙桥村族谱上西冈古寺一诗中就曾记载白龙桥村的繁华景象。

  白龙桥村历史悠久,位于白沙溪畔,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最早居住的为陈民宗族,陈民因太平天国征壮丁被征6名男丁,逐人口骤减至今留存2户。其次分别为端木氏、李氏、俞氏及姓朱群落,解放后,又增添了一些散户。白龙桥村因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塞,商铺云集,是方圆几公里的商贸集市,每逢阴历2、5、8日便是赶集日。牲畜、粮食、菜类、瓜果、各种用具生产资料应有尽有,甚是繁荣。其中最典型的古集市是端木氏的官盐,设有专用盐码头盐店遗址至今尚存,盐店自然村现辖属白龙桥村7组,人口百余,其次有古码头树行(木材市场)。

  据前辈流传,繁华至极,人丁兴旺,以俞、李为主要居民姓氏,在解放初期汤溪县辖时,白龙桥村李氏家族被县政府授有汤东望族牌匾。如今李氏家族读书成风,不乏博士,研究生等有为青年,是当年白龙桥村口口相传的好典范。俞式最早可追溯师祖俞亨宗(公元1134—1222年),乃是绍兴十族俞的始祖。宋隆兴二年进士,任秘书阁修撰,直显谟阁,告老前,皇帝给他“曾一秩;加密阁修撰”又赐赠刑部尚书。亨宗的著述有《垂轩稿》二十卷,《宏词习业》五卷,《山林思古录》十卷,《群经感发》十卷,《文义》二十卷。他也是宋理宗时宝庆年(公元1228年),皇帝赵呁御赐“七星联谱”中的一星,主编《崧城俞氏家乘》。他以后的绍兴十族俞氏,是产生俞氏名人最多一支宗派。俞氏在白龙桥村的声望很高,清朝时俞氏先祖在朝任监考官,负责科举殿试。俞氏还被授有朝廷牌匾,享受官府专用的带铜钉铁大门,有现遗址铁门头旧址。

  A、历史古物传承文化脉络

  白龙桥村古街比邻白沙溪,坑洼的青石板的凹槽里嵌着雨水,古朴而空灵。溪边伫立着两座石碑,一座建于明代,但因年代过于久远,所书之字迹已不可考证,另一座为民国时期所留,名为活水埠碑。据村民口述,该碑是纪念溪边古街修起护栏而立,上书筹建护栏的捐款人及捐款明细。当年古街与白沙溪边并没有护栏,一天晚上两人于傍晚在古街行走,一人失足落水,因水流湍急,不幸殒命。同行者因悲痛其逝去,故募款修建护栏,并立碑以记之。

  另一处便是祠堂,即现今文化礼堂的前身,整体建筑风格颇具威仪。“庙堂既高,萧鼓老也”。堂中粗糙的青石柱上的斑驳铭刻着那几百年来的时光流转;黛色的瓦片参差着,书写着经年的风吹雨打;略略泛黄的垣壁默默伫立着,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兴衰。天井中铺就的鹅卵石,被时光磨平了棱角,透出柔和的光泽。走近她,倾听一段历史,让那些流离在历史中的光影与你相遇,享受一次文化的洗礼。

  这座古宅在明朝时期已经存在,是当时盐商在此置办的一座私宅别院。门匾上题着“竹苞松茂”四字,左右两侧的窗户上分别写着“履泰”和“咸恒”二字。满目是时代变迁的沧桑感和厚重感。但因年久失修,略显陈旧破败,近年,多次有人试图问价收购此处古迹,但均被村委拒绝。

  82岁村民李玉彬从年轻时就开始着手整理白龙桥村的村史以及先祖流传下来的村庄各类地形图。村史图明明白白地标注了白龙桥村各个时间段的地形和建筑,清晰明白、注解简单易懂。李玉彬在十多年前就开始着手整理编纂这些图纸内容,随着年龄与时间的变化,图纸渐渐修改完善。

  B、“非遗”文化彰显本土特色

  说起白龙桥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市青年婺剧团团长倪秋花,她是地道的白龙桥人,也是文化艺术的忠实热爱者,她制作的婺剧脸谱在去年被评为婺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从1994年组建了金华市青年婺剧团至今二十年,带领剧团演职人员,跋山涉水,吃大锅饭、睡地铺,不辞辛劳地积极活跃在广大农村,每年为群众演出婺剧近600场,二十年来累计演出万余场,该团演出的作品注重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优秀的作品影响人、提高人、感动人,为广大农民群众送去了丰富的文化精神食粮。

  除了倪秋花,白龙桥村还有着许许多多本土的“非遗”特色。就好像李玉彬做的馒头,村里的人印象深刻,在村上堪称一绝,十几年前是可以常常尝到的美味。全村人相聚品尝馒头,是村里一项重要的特色。看似简单的步骤,备好白面,用水调和,放入蒸笼。却有着独特的秘方和讲究,是李家从古时传下来的。蒸出来的馒头松软弹嫩,香甜可口。同时,每个馒头上都细心端正地盖着鲜红的双喜字,希望以此能够带给全村人快乐和幸运。

  村民尹桂芝做的麦秆扇,精致独特,散发着麦子的香味。十几岁就开始做麦秆扇的她,在年轻的时候,她还能编出很细的麦秆扇。她编出的麦秆扇,还点缀上各式的花纹图案,有盛夏骄阳似火的石榴,也有秋季纤细娇嫩的莲藕。在频繁打空调的今天,老人们仍坚持摇着麦秆扇,这已经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老人们称,摇麦秆扇,不仅比空调舒适清凉,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能够避免肩周炎,脊椎病的产生,一举两得,受益匪浅。

  村民李乃阳从15岁左右就开始制作各种竹制品,农具,家具还有各种小摆件。同时,他所做的竹制品手艺精致,结实耐用,为乡里乡亲所称道。从小从师学习这项技术的他以此谋生,但随着年龄的变化,以及各种塑料制品的冲击,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像从前一样能够做出堪称工艺品的物件,而年轻人不愿意再学习这份手艺,不得不说这是一件憾事。

  C、“五水共治”续写白沙精神

  古有卢文台拦河筑堰,今有白龙桥开展“五水共治”,续写白沙精神。建武三年(27年),卢文台率部三十六人,退隐辅仓,居住在亭久村(现婺城区沙畈乡亭久),垦辟田畴卢畈,自食其力。但由于时年常遇旱灾,原本水流充沛的白沙溪,经常只剩下几点涓涓细流,老百姓种的庄稼面临绝收。卢文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即把他的部下召集在一起商议,并决定利用溪水偏少、河床裸露的机会,来个拦河筑堰,以提高溪水水位,为两岸百姓提供灌溉用水。

  之后,金华南山白沙溪逐步完善了水利设施,建起了三十六堰,人称“古婺都江堰”。白沙溪三十六堰长达65公里,有大小支流30余条,集雨面积300平方公里,历经两千年的岁月沧桑,至今仍与现代水利设施相辅相成,发挥着抗旱抗洪的作用。

  卢文台去世后,乡民怀其惠、感其恩,遂在亭久村与高儒村之间建了一座祖墎庙,供奉卢文台像以祭之。

  白龙桥村依山傍水,自七十年代开始征用开发,先后进驻核工业269大队、水电十二局、公路养护道班、白沙春晓等单位,白龙桥村的山因此成为历史。自白龙桥村开展“五水共治”工作,使得水质明显变好,产生了可喜的变化,并相继建立城防工程、古廊桥建设而更显秀美。白龙桥村村干部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为村民办好实事的治水精神,努力为村民谋福利,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为名利,甘于奉献。为村民的福祉默默贡献着自己。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