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新闻中心>周末生活

高儒:发展书院文化 蕴育书香人生

2016-04-15 09:27:1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章一平 苏晓婕

  日前,记者来到沙畈乡高儒村,举目四望,只见该村座落在群山之间,白沙溪缓缓地流过,村前是成片的农田,空气清新,山清水秀,使得这个美丽的山村显得更加静谧。

  据高儒村村支书李金华介绍,高儒村东临白沙溪、五峰山,南离“金华大水缸”沙畈水库1.5公里。全村人口1345人,460户,耕地面积1120亩,山林面积7850亩。高儒村以李姓为主姓,占全村户数的65%。其他还有王、叶、董、张、周、江等21个姓氏。

  据村里的老人说,高儒村祖祖辈辈已在这里生活了七百多年,目前村里保存有王姓厅、李氏宗祠、李氏大厅、上厅(上对合)、福善庵、保本殿等清代古建筑。因此,村里还有七厅三殿二祠堂之美称,烽火台、漓渚书院、银子丘等遗址的传说故事在村民口中流传,村里的后山更是有一片原生态的阔叶林,被村民奉为“神山”,山上有整片几十年到百余年的树木,树干高达几十米,枝繁叶茂,显现出原始森林的景观,其中国家订牌保护的四百年以上树龄、直径一百五十厘米的参天大树就有四棵。

  1

  后山,村民们心中的“神山”

  走在高儒村中,每隔几十米便能看见一些古色古香的古建筑隐匿其中,门口还铺着鹅卵石路,一直延伸到了村子的后山,经过对合巷,一股原始森林的气息扑面而来。小山坡山林面积近百亩,里面密密麻麻地种着许多树木,其中不乏有树龄四百余年的参天大树,还有许多的较小古树。当问及村民为什么不在此山砍伐树木时,村民告诉记者,这是村民们心中的“神山”,平时家里烧柴火、造房子都不用这里的,小时候,掰断一条枝桠都会被父母亲责骂,认为是惊动了神灵,只有修祠堂、大厅时才可以动用山上的树木。

  正因如此,走进这片小山坡,看到绿树成荫的景象,村民们沿着山路一圈圈绕上山顶。走到山坡的另一面,古色古香的石子路沿着山脚一直通往山上,据村民介绍,沿着石子路走二三百米,就能看见一大片毛竹园,再往上走,只要是陡坡全都是这样的石子路,一直到山顶就能看见烽火台的遗址。

  沿着最高的烽火台往下走,就有一条宽敞的水泥路,一直到山下的福善庵,连接着村前的公路。绕回村子,能看到路边的垃圾分类点和污水处理池,在高儒村,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种植毛竹、茶叶、杉木等,公路两边,村民们都在干着农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

  高儒村曾设立过漓渚书院

  对于“高儒”村名的由来,村民们众说纷纭,但较为可信的说法是,据说当初高儒村有一家漓渚书院,而正是因为有这家书院,附近的读书人都汇聚于此,多少文人墨客,名士风流都曾在此颂读诗书,闲谈世事,因此被叫做高儒村。

  据昭利庙志旧志前言一和前言二中说:“康熙五十三年,双溪人范世德曾于漓渚书院会虞君,虞出一编以示曰:此《白沙庙志》也,明时杜翔凤所辑,翔凤字世仪,酤坊人。宋迪功郎杜再成之裔也。”另据村中老人回忆,他们听上一辈人说,以前在上厅(上对合)里办过书院。

  由此可见,高儒村曾设立过漓渚书院。

  据介绍,高儒村自古以来都是重视知识,崇尚儒学,出了许多人才,多次受到朝廷恩赐。

  “应该就是现在村里上对合的房子里,听人说里面还出过国子监学生呢。”李金华说,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村民们更加重视教育,重视文化。村里每年都有近十人考上大学,目前全村有大学文凭及以上的就有六十余人。

  3

  兰二公为高儒村李姓始祖

  在村中,记者翻阅了《高儒李氏宗谱》。据记载,甘肃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自唐以来享有盛名。唐朝时的“陇西”,是指如今甘肃省的东南部,以今陇西县为中心之地。至今各地李氏,也都上溯到陇西。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载,从先祖李崇时,就任陇西守,其子李徭为狄道(陇西郡之治)侯;其孙李信为陇西侯。李信下传至汉朝大将军李伉的次子仲翔,他在征讨叛羌的战斗中阵亡,被安葬在狄道东川,其后人就居此地守墓安家。再下传数世李伯考为陇西太守;至李尚,为汉朝(陇西)成纪令,并把家安在成纪。由此可见,李氏家族源出陇西甚早,从一开始,它就与陇西这个地方关系密切,其子孙在此地滋长繁荣,逐步扩大起来,故姓李者必称陇西。

  据《李氏源流序》记载,在唐代,李姓集大成者为李频。李频(818~876年),字德新,唐睦州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唐代诗人。

  大中八年(854),李频中进士,调校书郎,任南陵县主簿,又升任武功县令。

  在任武功令时,当地强暴横行,他针砭时弊,查明地方恶霸实情,陈报上司,予以严惩。

  适遇荒年,李频遂开仓赈济灾民,雇乡民疏通六门堰,按故道引水灌田,使粮食丰收,人民安居乐业。善政传闻朝廷,唐懿宗奖以绯衣、银鱼,后升侍御史,调都官员外郎。乾符年间上表自荐,请任建州刺史。当时正值黄巢起义军从衢州开山700里过建州,又因唐王朝宦官擅权,藩镇割据,盗贼四起,县政不治,建州局势相当混乱。李频到任后,首先宣布政教条例,严肃官规,惩办盗贼,礼与法相提并行,使建州社会得以安定,民生安宁。

  李频初到建州时,曾有《任建诗》:“入境当春务,农蚕事正殷。逢溪难饮马,度岭更劳人。想取蒸黎泰,无过赋敛均。不知成政后,是谁得为邻”。可见李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由于李频以礼法治下,深受百姓爱戴。乾符三年(876年),李频病死任内,建州百姓举城致哀。

  李频死后,建州父老将他卜葬在“县之永乐洲”。又念及李频生前甚爱梨山风景,便在梨山建梨岳庙以祀之。用庙前大梨木刻成李频象,立在庙殿中,以供拜念。宋人有诗云:“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

  李兰二是李频的十九代孙,李九如之子。元延佑二年(1315年),他见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从遂昌六都上坂(现云峰镇上畈村)迁居于此地,成为高儒村李姓的始祖。

  4

  白沙老爷卢文台廉政为民的传奇故事

  走进高儒村,年长的村民都会谈起白沙老爷卢文台廉政为民的传奇故事。

  卢文台,字高明,为幽州范阳(今河北定兴县)人,汉成帝末为步兵尉,官至辅国大将军,率部将36人,出宜阳,下江南,韬迹到达婺州括苍辅苍之后,觉得停久这个地方山清水秀,又有土地可以耕种。于是就停留下来,在此安家落户,开荒种地,隐居下来。

  当时,白沙溪水流湍急,两岸农田晴则旱,雨则涝,天灾连年,民不聊生。卢文台眼看丰富的水资源白白流失,不能为民造福,于是,效仿战国时李冰兴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之举,带领士兵和附近村民,不辞劳苦地兴建白沙堰,利用水势落差,先后筑成三十六堰,把沿溪万顷荒滩改造成渠网交织、旱涝保收的良田,使数十万黎民受益近两千年。乡民怀其惠,立庙以祭,敬称白沙老爷。

  今年80岁的村民叶永祥,说起和白沙老爷有关的故事时侃侃而谈。传说白沙老爷有两个女儿,相比而言,小女儿比较富有,大女儿家境差一些。白沙老爷去世时因为找不回头和双脚,小女儿便重新为父亲塑了一个金子做的头,大女儿则塑了一双银子做的脚。等到了白沙老爷出殡的时候,为了迷惑盗墓贼,不让坟墓被盗,家人共做了36个棺材一起出殡,其中一个放着白沙老爷的真身。

  大女儿见到有金头银脚后便心生贪念,在装着真身的白沙老爷棺材上做了记号,打算伺机行动。没曾想,刚下葬后就遇上了山洪暴发,36个坟墓都被冲得一干二净,大女儿也只得作罢。一直到前些年在那片地上造房子的村民还说,挖地基的时候还能看到许多鹅卵石,下面还有黑泥土,证明此地以前确实遇到山洪暴发。

  关于白沙老爷,村民们还听过一个小故事。白沙老爷的大女儿就嫁在了离高儒村不远的酒店村,平时大厅里都会挂着白沙老爷的画像,求雨、田里闹蝗灾只要拜一拜、拿着画像在田里转一转,蝗虫就没有了。但奇怪的是,画像一般展现的只有上半部分,下半部分都是用布包着,没有露出来过。有一回不小心扯掉了布后,立即发生了火灾。有看到画的村民说,因为白沙老爷脚下穿的是草鞋,所以不让别人看见。

  5

  传说银子丘那块田以前曾挖出金元宝

  在高儒村,建有王姓厅,老人们说,在以前,村里最有钱的莫过于王姓人家了,而这里又有一个小故事。以前有个牧童每天给王姓的东家放牛。有一天放牛回来,牧童骑在牛背上兴高采烈地唱道:“今年放放牛,明年回家造牌楼。”一个多月来,天天都是如此。

  原来,牧童在野外放牛时,看到放的大黄牛用牛角在田间一顶,结果从田里顶出了金元宝,牧童便在地上做了记号,放上草掩人耳目。东家多次听到歌声后,心生疑虑,便在晚上设宴灌醉了牧童,套出话来,从而知道了金元宝的秘密,于是当天晚上由醉酒的牧童带路,找到藏宝的地方,锄头一挖下去,就挖出了许多金元宝,于是把金元宝放在用粪桶里(因迷信说法,金元宝放在粪桶里才不会逃走),抬了回来。从此以后,王姓人家就变得十分有钱,置办了大量的房产、山林和大片的良田。以至于后来村民们都知道在琅琊集镇上,十座花厅就有三座是王姓人家的,除此之外,王姓人家还在金华四牌楼、小码头等地拥有多处房产。从此以后,挖出金元宝的那块田就被村民们称为银子丘。

  此外还有一说,相传在舜时代,现位于高儒地区的白沙溪曾河患为灾,于是舜便派大禹前来治水,在大禹的领导下,水患渐渐平息,但大禹也病倒了。大禹在离开前,给高儒留下了一大笔资金,传说这笔资金被埋在高儒的各个地方,共72个处,金银各36处。除了一处金子被挖起,至今还有71处金银长埋地底。大禹的美名与他留下的财富一起被流传了下来,高儒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尊他为“白沙大帝”,并建造了一座白沙大帝庙来供奉他,以感激他为高儒做下的善事。

  在清朝嘉庆年间,高儒村还有被村民称为“五戚老虎”的一户农家。那时高儒村人还很少,只有一户家庭生了五个儿子,力气都很好,尤其是老二,不但个子大而且力大无比,更是出门学过点武功。兄弟五个平时就在村里保护村民不受土匪的困扰,但也因此得到了不少人的记恨。

  有些混混不服气,就集结一些人和老二比试比试,但都打不过老二,反倒被老二打败了。

  结果这些混混又召集了更多的人,打算报复。当他们大队人马来时,村民们在山顶的烽火台点起了烟,为了村民的安危,兄弟五个便向大家提议转移,把他们的家属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五兄弟的母亲却不愿意,老二便留在了村里。一直等到那批混混到村后,老二使出武功,和那些混混对打起来,打倒了许多混混,但老二寡不敌众,幸好后来来了许多武林高手,这才突出重围,背着母亲逃走,到了后山的山涧处,虽然山涧较宽,老二背着母亲一跃而过,成功带着母亲逃出,这才留下了“五戚老虎”的美誉。

  讲起烽火台的来历,村支书李金华娓娓道来:以前祖上李姓的村民很少,为了让村民们在土匪进村时免受伤害,便在山顶上设了烽火台,可以将高儒村的情况一览无余,只要看见不远处有外人进村,驻守在烽火台的村民便会点起烟,告诉村民有危险,让村民们尽快往山上跑。

  初期,烽火台分为上基和下基,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专门在烽火台设了步兵哨驻守,那时日本鬼子的飞机经常来轰炸、侦察当地的驻军情况。为了更好地隐藏,驻军在烽火台的步兵哨位上面放了许多树枝,由于旁边还有许多树木作遮掩,从飞机上往下看很难发现。

  解放初期,这里成了民兵站岗放哨的地方。之后烽火台也慢慢地淡出村民的视线,如今烽火台的原型已经很难看见,只能隐约判断出用于建造的石头和通往烽火台的路。

  6

  历史变迁的几十年

  据村里的老人讲述,抗战时期,曾有一队日本鬼子闯入高儒村,日本军想翻过高儒村前的山,一打听,却听说这道山岭名叫“五十岭”,以为是五十里山路,爬山过去又费时又费力,日本兵只好从山脚下原路返回,灰头土脸地离开了高儒村。

  在高儒村,保存了许多传统的习俗。在高儒中元拜祭的桌上,少不了一种食物,那就是米糕。其做法就是将购得的长粳米在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在阳光下晒干后打磨成粉,拌入白糖、红糖揉匀,上锅蒸熟即可。刚出锅的米糕,冒着清香的热气,泛着诱人的蜜糖色,尝起来香甜可口,很受小孩子的欢迎。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祭祖时便用新米祭拜,向祖先报告求成,以尽孝道。现如今,下田种稻的村民越来越少,田地里多是茶叶等经济作物,但这个习俗却绵延至今。

  除此之外,高儒村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习俗,每年的正月初十,就把白沙老爷从殿里扛到祠堂,用来给村民祭拜。村民们则把自家的猪供奉于此,底下还放着切成五块的一板豆腐,还要用油煎过才可放上。正月十一李姓人家祭拜,正月十二客姓人家祭拜,一直到正月十三才将白沙老爷送回殿里。

  1951年,高儒村进行了土改,分田到户,实现了人人有田种;解放初期,高儒村曾经是高儒乡政府所在地,还办过国营粮库; 1957年,高儒村成立了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后,高儒村成了高儒大队;1958年,全国大办钢铁,高儒村村民也被动员起来,伐光后山所有树木用于炼钢铁;1969年,为造村里的会堂,需要烧瓦用柴,村民们又砍伐了一批树木,造成了许多损失; “文革”期间,以前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古迹许多被毁坏……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吹进了山坳里的高儒村。1982年,高儒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山林、土地包产到户;1985年,高儒村实现客车通车,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们和外界的沟通交流; 2001年以后,全村分别进行土地整改,重新布局机耕路和灌溉水渠;村庄道路进行水泥硬化并修建了联村公路、全面进行村庄整治,建设污水处理系统,为村路安装路灯,基本达到标准;建成了高儒村办公大楼;2014年,高儒村居家养老中心建成,免费为村里的60名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中、晚餐……

  目前,高儒村正在计划围绕后山一带修建游步道,开发旅游业,同时加紧建设文化礼堂,进行旧房改造,力争把高儒建成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责任编辑: 方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