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婺城水源地新增“一抹绿”

三年蝶变,金兰水库库尾的锯板厂成了水稻田
2016-09-23 08:55:21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姜景芳 通讯员 方卓君

  清晨的露珠还坠在稻穗间,太阳已经缓缓升起。于是,那青中带黄的谷粒便被镀上了一层柔光,如珠如宝,更散发着清甜气息。徐樟洪就漫步在这美丽的稻田间,掐掐谷粒、摸摸稻叶,然后自豪地笑了。

  这是昨天上午,记者在琅琊镇新兰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现场看到的一幕,徐樟洪是该村党支部书记。说起这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我们得先把镜头调回2013年。众所周知,那一年的7月至9月,婺城区通过开展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彻底清理了功能区内的污染行业,其中包括49家锯板厂。而位于金兰水库库尾的新兰村,当时拆除的锯板厂就有27家。厂房拆了,旁边老旧破败的废弃校舍也顺便拆了,再加上用于木材堆放及仓储的面积,村里一下子多出了近50亩集体性质的闲置土地。

  迎难而上,精打细算整治拆后土地

  这些土地,让它荒着还是再开发利用?对此,徐樟洪坦言:“大家都希望土地能重新得到利用,但要确保无污染,最好的选择是把这些土地改造成旱地或农田。可是,钱从哪里来?清运垃圾、整治土地、修渠筑坝,都需要资金。”不过,该村两委最终没被困难吓退,在上级党委政府、国土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选择了申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别以为项目申报就是递交一下材料,然后等着上级部门批准、拨钱,我们再拿钱办事。没这么简单!”新兰村村委主任陈清海表示。为了符合申报条件,尽管“手头没钱”,该村两委仍咬咬牙,启动了土地清理工作。为此,他们动足脑筋,将现场的垃圾一一进行了分类:可以利用的木头收集起来再利用,碎屑、废料则分给村里仍在烧柴火的老人使用;能进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尽量进填埋场;甚至现场的石块都留下来集中堆放,以便“土地整治时能用来垒坝修渠”;只有剩余的建筑垃圾、建筑土层才运到镇里的指定地点,用于垫基。如此做法,只为了尽可能减少清运费用。

  2014年年中,新兰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得以立项。于是,该村两委又为省钱一事忙开了:村里正在农房改造,已经购买了大批量黄泥,所以30公分垫土层所需黄泥就此解决。耕作层的标准是30公分,所需材料为淤泥。根据最初的整治设计方案,这些淤泥从山外购买后运入,费用需78元/立方米。实际施工中,村两委联系购买了金兰水库清出的淤泥,仅10元/立方米。既要省钱,还要尽可能提高土地质量,于是耕作层增加了厚度,达到40~50公分。

  喜获丰收,自产米油香飘新农村

  时间证明,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有了喜人的回报。去年9月底,新兰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顺利完成,实现整治面积49亩,新增耕地45.12亩。10月初,村两委安排播种了油菜。今年上半年,油菜获得丰收,打下5000多斤菜籽。随后,菜籽油的浓香飘满了整个新兰村——全村650位村民,每人都领到了村集体发放的2斤菜籽油。“这个菜籽油很香、很香,买来的哪里有这些好哟!”52岁的朱素清一提这事,笑眯了眼,旁边村民也是个个点头附和。“还有,当时我们在土地整治中省下了不少钱,前期清理土地的欠款都得以解决,还助推了我们村农房改造的顺利实施。”徐樟洪补充说。

  如今,经历过“6·28”大暴雨后的抢栽补种,经历过日复一日悉心照料,新兰村的这片新增耕地上,首批水稻已进入灌浆结实期,再过十天半个月即可收成。难得的是,水稻长势人见人夸,即使精通农事的老庄稼汉也忍不住赞叹一声:“新田第一次种,能长出这么好的水稻,还真没见过。”难怪“这一抹绿”,能先后吸引省、市、部门领导到新兰村,并在眼见为实后频频竖起大拇指了。

  当然,新兰村的村民已经开始期待——品尝村集体种出的新大米。因为徐樟洪说了:“这些水稻收获后,还会分到每一位村民手中。东西虽然不多,但要让每个人都享受到这个福利和实惠,让大家都形成更鲜明的新兰村集体观念,一起把村庄发展好、建设好!”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